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394543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进行能量回收的过程中,响应于防抱死制动系统激活事件;监测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根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控制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控制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解决通过bump路面因ABS激活后能量回收退出导致的车辆加速感。避免通过bump路面后车辆向前冲的现象,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稳定性。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稳定性。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相关
,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动汽车为了提高续航里程,一般设置有能量回收功能。通过对制动或滑行时能量的回收来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以增加续驶里程。
[0003]然而,在电动汽车通过bump路面(bump路面一般指颠簸路面,比如减速带,坏路)时,由于车轮前轮在一瞬间与地面悬空或者路面附着系数变低,导致前轮轮速急剧下降,达到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

lock Braking System,ABS)的激活门限。而为了避免车辆前轮抱死或失稳,电动汽车会立刻退出能量回收,以保证车辆稳定。而此时,由于能量回收退出,车辆丢失了一部分减速度,相较于退出前,车辆制动力矩减小,会有加速的感觉。
[0004]因此,现有技术的能量回收方法,在通过bump路面时由于ABS激活后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VCU)将立刻退出能量回收,车辆会有加速的感觉,驾驶员容易产生恐慌,有撞车的风险,影响驾驶员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电动汽车在通过颠簸路面时容易有加速感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包括:
[0007]进行能量回收的过程中,响应于防抱死制动系统激活事件;
[0008]监测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根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控制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
[0009]本专利技术根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控制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解决通过bump路面因ABS激活后能量回收退出导致的车辆加速感。避免通过bump路面后车辆向前冲的现象,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稳定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根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控制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具体包括:
[0011]监测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
[0012]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则不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
[0013]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大于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
[0014]本实施例根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确定是否执行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从而避免某些路面ABS误触发回收扭矩退出后导致的扭矩波动。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为电动汽车通过颠簸路面时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
的激活时间分布区间的最小值。
[0016]本实施例基于电动汽车通过颠簸路面时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分布区间确定是否执行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更为贴合现实情况。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大于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具体包括:
[0018]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大于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则采用预设退出斜率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所述退出斜率定义在单位时间内用于能量回收的能量回收扭矩的减少量。
[0019]本实施例采用退出斜率执行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以避免能量回收扭矩的突然减少,使得驾驶员不会有失速感。
[0020]再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能量回收扭矩采用预设退出斜率执行退出操作,具体包括:
[0021]根据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分阶段采用不同的退出斜率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
[0022]本实施例根据防抱死制动系统不同的激活时间,采用不同的退出斜率。
[0023]再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分阶段采用不同的退出斜率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具体包括:
[0024]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大于预设第一时间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则采用预设第一退出斜率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
[0025]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大于第二时间阈值,则采用预设第二退出斜率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所述第二退出斜率大于所述第一退出斜率。
[0026]本实施例对于较短的激活时间采用较小的退出斜率,既保证了通过bump路面的舒适性,驾驶员不会有失速感,而对于较长的激活时间,采用较大的退出斜率,保证了ABS正常介入后的车辆稳定性。
[0027]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为电动汽车通过颠簸路面时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分布区间的最大值。
[0028]本实施例基于电动汽车通过颠簸路面时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分布区间确定是否执行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更为贴合现实情况。
[0029]更进一步地,所述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大于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具体包括:
[0030]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大于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且在执行退出操作过程中,如果检测到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未激活,则停止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
[0031]本实施例在防抱死制动系统未激活,停止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以尽量减少能量回收扭矩的减少量,降低加速感。
[0032]再进一步地,电动汽车通过颠簸路面时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分布区间为200毫秒至400毫秒。
[0033]本实施例通过统计大量bump路面实车测试数据,得到ABS激活时间分布区间,以贴
合实际使用场景。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0035]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0036]与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0037]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如前所述的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
[0038]本专利技术根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控制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解决通过bump路面因ABS激活后能量回收退出导致的车辆加速感。避免通过bump路面后车辆向前冲的现象,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汽车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4]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0045]步骤S101,进行能量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能量回收的过程中,响应于防抱死制动系统激活事件;监测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根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控制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根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控制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具体包括:监测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则不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大于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为电动汽车通过颠簸路面时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分布区间的最小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大于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具体包括:如果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大于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则采用预设退出斜率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所述退出斜率定义在单位时间内用于能量回收的能量回收扭矩的减少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能量回收扭矩采用预设退出斜率执行退出操作,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激活时间,分阶段采用不同的退出斜率执行所述能量回收的退出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防抱死制动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俊洲廖金华张忐忑
申请(专利权)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