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束紧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454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1:14
一种束带束紧工具,其包括以枢轴相枢接的第一控制件及第二控制件、抵靠第一和第二控制件的扭力弹簧,以及切断组件和拉伸弹簧;第二控制件设有导引孔,枢轴活动地穿置于导引孔,切断组件设有枢接于第二控制件的致动件,以及受致动件推抵而能切断束带的切断件,拉伸弹簧结合致动件和第二控制件而呈拉伸状态,致动件挡止枢轴沿着导引孔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拉伸弹簧拉住致动件,阻止致动件将切断件推出、切断束带,当使用者的施力克服拉伸弹簧的拉力时,呈弯曲状的导引孔导引枢轴,能活动的枢轴便驱使致动件推动切断件而省力地剪切束带,能解决现有束带工具的结构不精简及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能一次性地完成拉紧束带和切断束带的束带束紧工具。带束紧工具。带束紧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束带束紧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紧束带的工具,尤指一种能够一次性地完成拉紧束带和切断束带的束带束紧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束带常被用于整理线材或者是捆绑长形的杆状物;为了确保束带能确实地束紧于物品上,使用者通常会通过束带枪、束带剪等束带工具来拉紧束带。
[0003]如图10所示的一种现有束带工具100,其包括有一第一握把100A、一第二握把100B及一第三握把100C;其中,该第一握把100A与该第二握把100B相枢接,该第一握把100A设有用于夹制束带的制动件(图未示),该第二握把100B设有切断束带用的切断件100D;该第三握把100C枢接于该第一握把100A且连接该切断件100D。
[0004]使用现有的束带工具100来束紧束带时,首先将束带的终端穿过束带的束带扣,接着再将束带穿过该第一握把100A与该第二握把100B,当使用者操作该第一握把100A与该第二握把100B时,该第一握把100A所设的制动件能夹紧束带,该第二握把100B能推动束带的束带扣,由此来拉紧束带、使束带确实束紧于物品;最后,使用者再按压该第三握把100C将该切断件100D推出,进而切断束带。
[0005]然而,现有的束带工具100需要额外设置该第三握把100C来控制该切断件100D,因而产生了结构不简洁,以及使用者需要操作该第三握把100C来切断束带所造成的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的束带工具,其结构不精简及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束带束紧工具,其设有能活动的枢轴、拉伸弹簧及切断组件,本专利技术以拉伸弹簧拉住切断组件所设的致动件,阻止致动件将切断组件所设的切断件推出、切断束带,当使用者的施力克服拉伸弹簧的拉力时,能活动的枢轴便能驱使致动件推动切断件来剪切束带,进而在操作上能达到一次性地完成拉紧束带和切断束带的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束带束紧工具,其包括:
[0008]一第一控制件,其包括有相对的一夹制端及一操作端;
[0009]一第二控制件,其包括有直线相对的两个导引孔,以及相对的一剪切端及一调整端;
[0010]一枢轴,其穿置于两该导引孔而枢接该第一控制件与该第二控制件,该枢轴能沿着两该导引孔而活动;
[0011]一扭力弹簧,其包括两端,该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该第一控制件和该第二控制件,使该第一控制件的夹制端抵靠于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
[0012]一切断组件,其包括有一致动件及一切断件,该致动件枢接于该第二控制件,该切断件能活动地结合于该第二控制件且包括有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的一切断刃,该切
断件受该致动件所推抵而能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和调整端往复活动;以及
[0013]一拉伸弹簧,其包括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拉伸弹簧的第一端结合于该致动件,该拉伸弹簧的第二端与该第二控制件相结合,该拉伸弹簧呈拉伸状态而使该致动件挡止该枢轴沿着两该导引孔活动。
[0014]前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中各导引孔呈弯曲状且包括有依序连通的一第一导引段、一弯曲段及一第二导引段,该第一导引段包括有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的一终端,且该第一导引段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调整端延伸,该弯曲段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延伸,该第二导引段包括有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的一终端。
[0015]前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中各导引孔的第一导引段的长度小于第二导引段的长度。
[0016]前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中所述的第二控制件包括有一本体及至少一限制件,该至少一限制件结合于该第二控制件的本体且与所述枢轴相平行;所述切断件包括有一刀片,该刀片被限制于该至少一限制件与该第二控制件的本体之间。
[0017]前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包括有一调整组件,该调整组件包括有一第一调整件、以螺纹结合于该第一调整件的一第二调整件,以及固结于该第二调整件的一旋钮;该第一调整件固结于所述拉伸弹簧的第二端,该旋钮抵靠于所述第二控制件的调整端。
[0018]前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中所述的第二控制件贯穿设有一观测孔;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有一指示件,该指示件结合于所述拉伸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调整件之间,该指示件包括有一指示板及设于该指示板的指示标志,该指示板遮挡该观测孔,使该指示标志显露于该观测孔。
[0019]前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中所述的第二控制件包括有一第一挡板,所述第一调整件被该第一挡板所挡止。
[0020]前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中所述的第二控制件包括有一第二挡板,该第二挡板靠近该第二控制件的调整端,所述第二调整件被该第二挡板所挡止。
[0021]前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中所述的致动件包括有一枢接部、一致动臂及一挡止臂,该枢接部枢接于所述第二控制件,该致动臂和该挡止臂突设自该枢接部,该致动臂的终端设有一卡制凸部,该挡止臂则凹设有一凹部,该挡止臂以所设的凹部抵靠于所述枢轴;所述切断件包括有一卡合钩及一切断刃,所述刀片包括有相对的两端,该卡合钩设于该刀片的其中一端且与该致动臂的卡制凸部相卡合。
[0022]前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包括有一调整组件,该调整组件包括有一第一调整件、以螺纹结合于该第一调整件的一第二调整件,以及固结于该第二调整件的一旋钮;该第一调整件固结于所述拉伸弹簧的第二端,该旋钮抵靠于所述第二控制件的调整端。
[002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功效增进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束带束紧工具,其以拉伸弹簧拉住切断组件的致动件,阻止致动件将切断组件的切断件推向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只要使用者施加于第一控制件和第二控制件的力大于拉伸弹簧所提供的拉力,便能驱使致动件推动切断件来剪切束带,使本专利技术无须设置额外的零件来控制切断件,让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洁、外型利落,以及操作方便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外观立体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细部元件分解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本体的放大侧视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的剖面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动作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动作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动作示意图。
[0033]图10为现有束带工具的局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能详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
技术实现思路
来实现,兹进一步以如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0035]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束带束紧工具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一第一控制件10、一第二控制件20、一枢轴30、一扭力弹簧40、一切断组件50、一拉伸弹簧60及一调整组件70。
[0036]如图1至图3,以及图6所示,该第一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带束紧工具,其包括:一第一控制件,其包括有相对的一夹制端及一操作端;一第二控制件,其包括有直线相对的两个导引孔,以及相对的一剪切端及一调整端;一枢轴,其穿置于两该导引孔而枢接该第一控制件与该第二控制件,该枢轴能沿着两该导引孔而活动;一扭力弹簧,其包括两端,该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该第一控制件和该第二控制件,使该第一控制件的夹制端抵靠于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一切断组件,其包括有一致动件及一切断件,该致动件枢接于该第二控制件,该切断件能活动地结合于该第二控制件且包括有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的一切断刃,该切断件受该致动件所推抵而能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和调整端往复活动;以及一拉伸弹簧,其包括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拉伸弹簧的第一端结合于该致动件,该拉伸弹簧的第二端与该第二控制件相结合,该拉伸弹簧呈拉伸状态而使该致动件挡止该枢轴沿着两该导引孔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中各导引孔呈弯曲状且包括有依序连通的一第一导引段、一弯曲段及一第二导引段,该第一导引段包括有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的一终端,且该第一导引段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调整端延伸,该弯曲段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延伸,该第二导引段包括有朝向该第二控制件的剪切端的一终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中各导引孔的第一导引段的长度小于第二导引段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束带束紧工具,其中所述的第二控制件包括有一本体及至少一限制件,该至少一限制件结合于该第二控制件的本体且与所述枢轴相平行;所述切断件包括有一刀片,该刀片被限制于该至少一限制件与该第二控制件的本体之间。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