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电微型液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431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电微型液压站,包括有机箱外壳、进气模块、调压阀、气源开关、手动切换阀、第一增压总成、第二增压总成、气压表以及两气推储油总成;通过配合设置进气模块、调压阀、气源开关、手动切换阀、第一增压总成、第二增压总成、气压表以及两气推储油总成,其由气压驱动将低压油增压形成高压油输出,且可以通过调压阀调节进气压力来调节液压油得输出压力,当进气压力达到0.6MPA时其高压输出可以达到25MPA,且带有断气保压功能,无任何电子元件,能耗低,并且本液压站体积小巧、重量轻(大约5KG),可以安装在机器内部,不用打安装孔且配置带有快速对接接头的特殊包覆型高压软管,布管及安装非常方便。布管及安装非常方便。布管及安装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电微型液压站


[0001]本技术涉及各类液压夹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无电微型液压站,其用于CNC机加工类工装夹具的油缸动力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压夹具就是用液压元件代替机械零件,通过液压控制实现对工件的自动定位、支承与夹紧的夹具。具有夹紧力大、夹紧可靠、工作平稳、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自动化生产线等场景。通过把选用的液压元件和设计的机械部分装配在一起,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夹具。
[0003]现液压夹具的油缸主要由传统液压站提供动力驱动,传统的液压站是由液压泵、驱动用电动机、油箱、方向阀、节流阀、溢流阀等构成的液压源装置或包括控制阀在内的液压装置。按驱动装置要求的流向、压力和流量供油,适用于驱动装置与液压站分离的各种机械上,将液压站与驱动装置(油缸或马达)用油管相连,液压系统即可实现各种规定的动作。
[0004]然而,这种传统的液压站成本高、体积大、占用面积大,需要带电工作,其耗能高,液压站与夹具的连接需要粗且较硬的传统液压管连接,需要安装在机外,安装及布管及其不方便。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电微型液压站,其体积小巧、重量轻(大约5KG),无任何电子元件,能耗低,且可以通过调节进气阀的压力来调节液压站得压力大小其压力最高可以达到25MPA.且带有断气保压功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无电微型液压站,包括有机箱外壳、第一液压表、第二液压表、进气模块、调压阀、气源开关、手动切换阀、第一增压总成、第二增压总成、气压表以及两气推储油总成;
[0008]该进气模块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并外露于机箱外壳;
[0009]该调压阀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并外露于机箱外壳,调压阀与进气模块连接;
[0010]该气源开关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并外露于机箱外壳,气源开关连接进气模块;
[0011]该手动切换阀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并外露于机箱外壳,该手动切换阀连接气源开关,手动切换阀具有第一转换接口和第二转换接口;
[0012]该第一增压总成设置于机箱外壳内,第一增压总成包括有第一增压缸体、第一高压液控总成和第一气控阀;该第一增压缸体连接第一转换接口,该第一高压液控总成固定于第一增压缸体的侧旁并与第一增压缸体连接,第一高压液控总成连接有第一油管快速接头和第一液压表,该第一油管快速接头和第一液压表均外露于机箱外壳,该第一气控阀设置于第一高压液控总成上并与第一高压液控总成连接,第一气控阀连接第二转换接口;
[0013]该第二增压总成设置于机箱外壳内,第二增压总成包括有第二增压缸体、第二高压液控总成和第二气控阀;该第二增压缸体连接第二转换接口,该第二高压液控总成固定
于第二增压缸体的侧旁并与第二增压缸体连接,第二高压液控总成连接有第二油管快速接头和第二液压表,该第二油管快速接头和第二液压表均外露于机箱外壳,该第二气控阀设置于第二高压液控总成上并与第二高压液控总成连接,第二气控阀连接第一转换接口;
[0014]该气压表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并外露于机箱外壳,气压表连接调压阀;
[0015]该两气推储油总成均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其中一气推储油总成具有第一出油口、第一油推控制口和第一油回流控制口,该第一出油口连接第二高压液控总成,该第一油推控制口连接第二转换接口,该第一油回流控制口连接第一转换接口;另一气推储油总成具有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推控制口和第二油回流控制口,该第二出油口连接第一高压液控总成,该第二油推控制口连接第一转换接口,该第二油回流控制口连接第二转换接口。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压阀与进气模块连接,进气模块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该调压阀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该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一出气口,该气源开关具有第三进气口和第四出气口,该第三进气口连通第二出气口,该手动切换阀具有第四进气口,该第四进气口连通第四出气口。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增压缸体内设置有寸动起压循环活塞、高压衬套和换气活塞,该高压衬套套设于寸动起压循环活塞的活塞杆上,该换气活塞与寸动起压循环活塞彼此正对,一增压缸体上开设有第一工作进气口,该第一工作进气口连通换气活塞和第一转换接口之间,第一工作进气口内设置有进气活塞。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高压液控总成上具有封盖、球体和弹簧,该封盖上开设有通孔,该球体抵于通孔内侧,该弹簧设置于第一高压液控总成内促使球体堵住通孔;该第一气控阀内具有泄压活塞和顶针,泄压活塞促使顶针活动,顶针穿过通孔抵于球体上。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高压液控总成内具有进油通道、出油通道和连接于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之间的加压通道,加压通道与第二增压缸体连通,加压通道的一端与进油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组件,加压通道的另一端与出油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组件。
[00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包括有第一扶正套和设置于第一扶正套内的第一钢球和第一弹簧。
[002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包括有第二扶正套和设置于第二扶正套内的第二钢球和第二弹簧。
[002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推储油总成包括有彼此固定在一起的储油罐和推油气缸,储油罐内设置有推油活塞,推油气缸内设置有气缸活塞,该气缸活塞与推油活塞之间连接有推油杆。
[002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储油罐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储油罐内部的加油口。
[002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储油罐的顶端侧面开设有连通储油罐内部的卸油口。
[002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26]通过配合设置进气模块、调压阀、气源开关、手动切换阀、第一增压总成、第二增压总成、气压表以及两气推储油总成,其由气压驱动将低压油增压形成高压油输出,且可以通过调压阀调节进气压力来调节液压油得输出压力,当进气压力达到0.6MPA时其高压输出可以达到25MPA,且带有断气保压功能,无任何电子元件,能耗低,并且本液压站体积小巧、重
量轻(大约5KG),可以安装在机器内部,不用打安装孔且配置带有快速对接接头的特殊包覆型高压软管,布管及安装非常方便。
[002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图4另一角度示意图;
[0033]图6是本技术之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电微型液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箱外壳、第一液压表、第二液压表、进气模块、调压阀、气源开关、手动切换阀、第一增压总成、第二增压总成、气压表以及两气推储油总成;该进气模块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并外露于机箱外壳;该调压阀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并外露于机箱外壳,调压阀与进气模块连接;该气源开关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并外露于机箱外壳,气源开关连接进气模块;该手动切换阀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并外露于机箱外壳,该手动切换阀连接气源开关,手动切换阀具有第一转换接口和第二转换接口;该第一增压总成设置于机箱外壳内,第一增压总成包括有第一增压缸体、第一高压液控总成和第一气控阀;该第一增压缸体连接第一转换接口,该第一高压液控总成固定于第一增压缸体的侧旁并与第一增压缸体连接,第一高压液控总成连接有第一油管快速接头和第一液压表,该第一油管快速接头和第一液压表均外露于机箱外壳,该第一气控阀设置于第一高压液控总成上并与第一高压液控总成连接,第一气控阀连接第二转换接口;该第二增压总成设置于机箱外壳内,第二增压总成包括有第二增压缸体、第二高压液控总成和第二气控阀;该第二增压缸体连接第二转换接口,该第二高压液控总成固定于第二增压缸体的侧旁并与第二增压缸体连接,第二高压液控总成连接有第二油管快速接头和第二液压表,该第二油管快速接头和第二液压表均外露于机箱外壳,该第二气控阀设置于第二高压液控总成上并与第二高压液控总成连接,第二气控阀连接第一转换接口;该气压表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并外露于机箱外壳,气压表连接调压阀;该两气推储油总成均设置于机箱外壳内,其中一气推储油总成具有第一出油口、第一油推控制口和第一油回流控制口,该第一出油口连接第二高压液控总成,该第一油推控制口连接第二转换接口,该第一油回流控制口连接第一转换接口;另一气推储油总成具有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推控制口和第二油回流控制口,该第二出油口连接第一高压液控总成,该第二油推控制口连接第一转换接口,该第二油回流控制口连接第二转换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微型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阀与进气模块连接,进气模块具有彼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欣源昊五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