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330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搬运装置,涉及搬运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安装部;所述扫描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内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内部;所述间隔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内部;所述推动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内部;通过移动架与牵引杆,使其在推动架的作用下对玻璃组进行辅助移动,从而便于辅助调节玻璃组的位置,而间隔杆在脱离约束架的限制后,其在牵引杆的上进行转动,从而避免多余的间隔杆对生产线的机械手臂造成阻碍,解决了目前传统汽车零部件搬运装置在对汽车门窗玻璃进行搬运时因其门窗玻璃之间的隔块无法调节,导致只能竖向对玻璃进行移除,使其在移除过程中易与装置发生摩擦,从而影响门窗玻璃正常使用问题。从而影响门窗玻璃正常使用问题。从而影响门窗玻璃正常使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搬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搬运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由大量的零件进行加工组合,汽车零件需要一系列的加工,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各种搬运以便于零件加工。
[0003]然而,就目前传统汽车零部件搬运装置而言,在对汽车门窗玻璃进行搬运时,大都通过固定支架对汽车玻璃进行支撑固定,导致其在汽车加工生产时,因其门窗玻璃之间的隔块无法调节,导致只能竖向对玻璃进行移除,使其在移除过程中易与装置发生摩擦,从而影响门窗玻璃正常使用,并且因其玻璃在搬运过程中大都并列固定,从而导致其在汽车加工过程中,内侧门窗玻璃不易进行抓取,导致生产线的机械手臂易与装置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搬运装置,其具有支撑部与间隔部,通过将调节固定在安装架的内部,使其便于对汽车门窗玻璃进行支撑,而通过升降板与支撑架,便于调节装置与门窗玻璃的接触位置以及接触面积,从而保持汽车门窗玻璃的稳定性,而通过将移动架与牵引杆,使其对最外侧玻璃移除后,在推动架的作用下对玻璃组进行辅助移动,从而便于调节玻璃组的位置,同时带动间隔杆与支撑架进行移动,而间隔杆在脱离约束架的限制后,其在牵引杆的上进行转动,从而避免多余的间隔杆对生产线的机械手臂造成阻碍。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搬运装置,具体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有:安装架,安装架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安装架的后侧中间位置设有方形板,安装架的方形板后侧设有控制电机,安装架的控制电机与中间螺纹杆通过柱状齿轮相连接,安装架的前侧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杆状凸起,安装架的底部设有四处移动轮;扫描部,所述扫描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内部,扫描部的固定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部的支撑板上,固定架的控制中枢与安装架上的控制电机通过电性连接,扫描部的扫描块与安装架上的控制电机通过电性连接;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内部,支撑部的两组调节块底部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上,支撑部包括有:支撑架,支撑架为U形结构,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圆柱状凸起,支撑架的转动连接在支撑部的移动架的矩形凹槽内;间隔部,所述间隔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内部,间隔部的两组底架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的左右两侧,间隔部的两组约束架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的左右两侧,间隔部包括有:间隔杆,间隔杆为圆柱杆状结构,间隔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轮,间隔杆的右侧设有六棱柱状凸起,间隔杆的六棱柱状凸起上设有圆形通孔,间隔杆转动连接在间隔部的牵引杆上,间隔杆滑动连接在约束架的六棱柱状凹槽内;推动部,所述推动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内部,推动部的两组稳定架分别
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的左右两侧,两组稳定架分别设置在两组底架的下方,推动部的推动架底部螺纹连接在安装架中间的螺纹杆上。
[0006]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倒T形结构,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矩形通孔,支撑板的后侧设有螺纹孔,支撑板的中间位置设有轴孔,支撑板的轴孔内转动连接有安装架的螺纹杆的前端,支撑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的前侧中间位置。
[0007]可选的,所述安装部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为长方体结构,保护罩的后侧设有矩形凹槽,保护罩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后侧的方形板上;挡块,挡块为圆柱体结构,挡块的底部设有圆柱状凸起,挡块的底部设有圆柱状凹槽,挡块的圆柱状凹槽顶部连接有螺纹通孔,挡块共设有两组,两组挡块分别螺纹连接在安装架的两处螺纹杆状凸起上。
[0008]可选的,所述固定架为L形结构,固定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扫描块固定在固定架的顶部,扫描块与固定架的控制中枢通过电性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调节块为倒T形结构,调节块的中间位置设有矩形通孔,调节块的顶部设有矩形凹槽,调节块的矩形凹槽内设有转杆,调节块的转杆上设有锥形齿,调节块的矩形通孔内转动连接有两根螺纹杆,调节块的转杆与螺纹杆通过锥形齿相连接;支撑部还包括:升降板,升降板为长方体结构,升降板的顶部设有矩形凸起,升降板的底部设有矩形通孔,升降板的矩形通孔底部连接有两处螺纹通孔,升降板的矩形凸起顶部设有矩形凹槽,升降板的矩形凹槽内设有滑动杆,升降板滑动连接在调节块上,升降板的底部螺纹连接在调节块的螺纹孔上。
[0010]可选的,所述移动架为长方体结构,移动架的顶部设有矩形凹槽,移动架的矩形凹槽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圆形凹槽,移动架的底部设有圆形凹槽,移动架共设有两组,两组移动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升降板的矩形凹槽内。
[0011]可选的,所述底架为方形板状结构,底架的顶部设有方形板状凸起;所述约束架为方形板状结构,约束架的前后两侧左右两端分别设有U形卡架,约束架上设有六棱柱状凹槽,约束架的六棱柱状凹槽左侧连接有矩形通孔,约束架的六棱柱状凹槽内设有圆柱状滑动杆,两组约束架固定在底架的顶部。
[0012]可选的,所述牵引杆为圆柱杆状结构,牵引杆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圆柱状凸起,牵引杆的后侧设有圆柱状凹槽,牵引杆共设有两组,两组牵引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约束架的六棱柱状凹槽内。
[0013]可选的,所述稳定架为圆柱杆状结构,稳定架的前后两端设有矩形凸起,稳定架的矩形凸起上设有矩形凹槽。
[0014]可选的,所述推动架为T形结构,推动架的左右两侧设有圆形通孔,推动架的底部设有螺纹通孔,推动架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稳定架上;推动部还包括:接触块,接触块为圆柱状结构,接触块的前侧设有锥形筒状凸起,接触块为橡胶结构,接触块固定连接在推动架前侧。
[0015]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的汽车零部件搬运装置,与传统搬运装置相比,其外部设有安装部,并且通过安装架对装置的其他结构进行安装并保持稳定,同时通过底部移动轮,便于对汽车门窗玻璃进行搬运,而通过将支撑板固定在安装架的前侧,从而在固定扫描部位置的同时对螺纹杆进行辅助支撑,而通过将安装架上固定保护罩以及挡块,使其对控制
电机与螺纹杆的连接位置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损坏,同时通过挡块对间隔杆进行阻挡,从而避免在移动过程中,汽车门窗玻璃从装置上掉落。
[0016]此外,扫描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内部,使其通过固定架对装置控制中枢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装置进行控制,而通过将扫描块固定在固定架的顶部,便于对外侧门窗玻璃进行扫描,从而便于控制装置对门窗玻璃进行推动。
[0017]此外,支撑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内部,通过将调节块固定在安装架的中间位置,使其保持支撑部其他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内部的转杆配合螺纹杆对升降板进行控制,使其通过升降控制对门窗玻璃的支撑高度,并且支撑架转动连接在移动架的矩形凹槽内,从而使支撑架通过转动调节与门窗玻璃的接触位置,从而便于保护门窗玻璃的稳定性,同时移动架滑动连接在升降板的顶部,使其在门窗玻璃受到推力时,同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1);所述安装部(1)包括有:安装架(101),安装架(101)的后侧中间位置设有方形板,安装架(101)的方形板后侧设有控制电机,安装架(101)的控制电机与中间螺纹杆通过柱状齿轮相连接,安装架(101)的前侧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杆状凸起,安装架(101)的底部设有四处移动轮;扫描部(2),所述扫描部(2)设置在安装部(1)的内部,扫描部(2)的固定架(201)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部(1)的支撑板(102)上,固定架(201)的控制中枢与安装架(101)上的控制电机通过电性连接,扫描部(2)的扫描块(202)与安装架(101)上的控制电机通过电性连接;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设置在安装部(1)的内部,支撑部(3)的两组调节块(301)底部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101)上,支撑部(3)包括有:支撑架(304),支撑架(30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圆柱状凸起,支撑架(304)的转动连接在支撑部(3)的移动架(303)的矩形凹槽内;间隔部(4),所述间隔部(4)设置在安装部(1)的内部,间隔部(4)的两组底架(401)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101)的左右两侧,间隔部(4)的两组约束架(402)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101)的左右两侧,间隔部(4)包括有:间隔杆(404),间隔杆(404)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轮,间隔杆(404)的右侧设有六棱柱状凸起,间隔杆(404)六棱柱状凸起上设有圆形通孔,间隔杆(404)转动连接在间隔部(4)的牵引杆(403)上,间隔杆(404)滑动连接在约束架(402)的六棱柱状凹槽内;推动部(5),所述推动部(5)设置在安装部(1)的内部,推动部(5)的两组稳定架(501)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101)的左右两侧,两组稳定架(501)分别设置在两组底架(401)的下方,推动部(5)的推动架(502)底部螺纹连接在安装架(101)中间的螺纹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2)的底部设有矩形通孔,支撑板(102)的后侧设有螺纹孔,支撑板(102)的中间位置设有轴孔,支撑板(102)的轴孔内转动连接有安装架(101)的螺纹杆的前端,支撑板(102)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101)的前侧中间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还包括:保护罩(103),保护罩(103)的后侧设有矩形凹槽,保护罩(103)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101)后侧的方形板上;挡块(104),挡块(104)的底部设有圆柱状凸起,挡块(104)的底部设有圆柱状凹槽,挡块(104)的圆柱状凹槽顶部连接有螺纹通孔,挡块(104)共设有两组,两组挡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王前武顾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东之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