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并嘧啶类化合物、异构体或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393137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式(Ⅰ)所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氮氧化合物、水合物、溶剂化合物、代谢产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药学上所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与TRPA1受体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咳嗽、哮喘、疼痛、睡眠呼吸暂停药物中的应用。睡眠呼吸暂停药物中的应用。睡眠呼吸暂停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吡咯并嘧啶类化合物、异构体或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新型的吡咯并嘧啶类化合物或其盐、异构体、其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与TRPA1受体相关的疾病中的用途,尤其在治疗和/或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瞬时受体势(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依据TRP序列同源性可将哺乳动物中的TRP离子通道分为7个亚家族即TRPC(7个成员)、TRPM(8个成员)、TRPV(6个成员)、TRPA(锚蛋白,ANKTM1,唯一成员)、TRPML(3个成员)、TRPP(5个成员)和TRPN。TRP家族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包括感知觉和信号转导。其中,TRPA1受体与温度、疼痛感、痛觉过敏和神经性炎症有关。
[0003]TRPA1广泛存在于三叉神经、背根、结状神经节中,表达于Aδ和C纤维的初级感觉神经元上。在非神经细胞上也有表达,如内耳毛细胞、肠嗜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角质细胞、胰岛细胞等。该通道能被低于17℃的伤害性冷刺激、一系列的化学物质刺激及炎症介质激活,产生钙离子内流为主的跨膜电压变化,参与有害性冷刺激的冷觉形成,并具有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坏死及介导疼痛的作用。最新研究表明TRPA1的受体也是咳嗽的"开关"。因此TRPA1受体的激活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对疼痛、神经痛、哮喘、气道炎症、支气管收缩和咳嗽显示出显著治疗作用。
[0004]其中,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2006年,中国广州地区1087名大学生调查显示,咳嗽发生率为10.9%,其中慢性咳嗽发生率为3.3%,推测社区人群将更高。目前没有批准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的药物。常用镇咳治疗剂有可待因,右美沙芬等,但中枢镇咳药经常发生便秘和嗜睡等副作用。而疼痛是人类最常见的痛苦之一,也是临床中最常见、患者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世界疼痛的发病率大约为35~45%,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约为75%~90%。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为COX抑制剂(镇痛作用弱,安全性相对高),一类为阿片受体激动(镇痛作用强,具有便秘、成瘾性和呼吸抑制作用),各有优缺点,还未能满足临床需求。另外,大约 16% 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用于治疗疼痛性 DPN 的药物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 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阿片类药物和抗癫痫药。且可用的治疗方案并不能完全缓解,也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获得 50% 以上的疼痛缓解。因此,TRPA1拮抗剂是多种疾病潜在治疗药物,且疼痛、哮喘、咳嗽等领域有很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0005]TRPA1拮抗剂目前临床在研品种只有两个,临床2期的ISC

1753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呼吸系统疾病)和临床1期的LY

3526318(疼痛)。ISC

17536在抑制通过TRPA1的钙电流时的IC50值约为70 nM。在欧洲开展的难治性咳嗽的临床研究中最终未达到终点,以失败告终,LY

3526318对TRPA1的拮抗作用IC50为5~6uM,活性弱。因此,临床上更需要对TRPA1高活性的拮抗剂,为患者提供活性更高,更安全的药物选择机会,开发TRPA1拮抗剂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和学术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化合物为一种新型的吡咯并嘧啶类化合物,多数实施例化合物在动物体内表现出良好的止咳作用和TRPA1的体外亲和力。在小鼠止咳实验中,口服给予60mg/kg本专利技术化合物时,均具有极强的止咳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000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环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5元杂环、取代或未取代7~12元芳香杂环、或取代或未取代苯;优选地,环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5元杂环、或取代或未取代苯;R1选自氢、氘、羟基、卤素、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氨基、C3~C6环状烷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烷基、

(CH2)fNR2R3、

O

(CH2)fNR2R3、

C(=O)fNR2R3或羧基,其中:f选自1至4的整数;每个R2独立的选自氢或低级烷基;每个R3独立的选自氢、低级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
[0008]进一步地,上述式(Ⅰ)所示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结构限定如下:环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噻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噁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噁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噻二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噁二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咪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呋喃、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吩、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咯、取代或未取代的1,2,3

三氮唑、或取代或未取代的1,2,4三氮唑;优选地,环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噻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噁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噁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噻二唑、或取代或未取代的噁二唑;R1选自氢、氘、羟基、卤素、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10元环氨基、C3~C6环状烷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烷基。
[0009]进一步地,上述R1选自氢、氘、羟基、卤素、氰基、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二氟
甲基、二氟甲氧基、C1~C6烷基,或自由地选自以下环:,其中:X选自:O、NH或CHR7;每个R4、R5、R6、R7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氢、卤素、羟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低级烷基、取代或未取代低级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取代或未取代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杂环、取代或未取代低级烷氨基、取代或未取代低级烷酰胺基、取代或未取代酯基、C3~C6环状烷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或羧基;另外地或可替代地,连接至同一个环碳的两个R4、或两个R5、或两个R6取代基可一起形成氧代基(即:=O)或C3~C7螺环基;并且另外地或可替代地,连接到不同环碳的两个R4、或两个R5、或两个R6取代基可一起形成环,其中两个R6一起时形成的所述环具有4~7个环原子,包括0~3个环杂原子;n选自0至4的整数;a选自0至3的整数;b、c独立的选自0至2的整数;m、p独立的选自1至3的整数;q、r独立的选自0至3的整数。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环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5元杂环、取代或未取代7~12元芳香杂环、或取代或未取代苯;优选地,环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5元杂环、或取代或未取代苯;R1选自氢、氘、羟基、卤素、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氨基、C3~C6环状烷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烷基、—(CH2)fNR2R3、—O

(CH2)fNR2R3、—C(=O)fNR2R3或羧基,其中:f选自1至4的整数;每个R2独立的选自氢或低级烷基;每个R3独立的选自氢、低级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中:环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噻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噁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噁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噻二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噁二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咪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呋喃、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吩、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咯、取代或未取代的1,2,3

三氮唑、或取代或未取代的1,2,4三氮唑;优选地,环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噻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噁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噁唑、取代或未取代的噻二唑、或取代或未取代的噁二唑;R1选自氢、氘、羟基、卤素、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低级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10元环氨基、C3~C6环状烷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烷基。3.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氢、氘、羟基、卤素、氰基、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基、二氟甲氧基、C1~C6烷基,或自由地选自以下环:,其中:X选自:O、NH或CHR7;每个R4、R5、R6、R7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氢、卤素、羟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低级
烷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燕群周广林朱绪成付海霞牟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施贝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