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悬挂系统、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2145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系悬挂系统及具有该一系悬挂系统的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属于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技术领域,一系悬挂系统置于轮对内侧,其包括:架设在构架和车轴之间的轴箱体、装设在轴箱体和构架之间的一系悬挂弹簧,一系悬挂弹簧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玻璃纤维弹簧和装设在玻璃纤维弹簧下部用于与轴箱体连接的叠层弹簧;其中,两个玻璃纤维弹簧之间形成有变形空间,且玻璃纤维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插接装置,通过橡胶插接装置以铰接的形式连接两个玻璃纤维弹簧,以使两个玻璃纤维弹簧同步释放纵向变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满足构架轻量化设计需求,既能减少横向占用空间,同时还满足动车组高速运用要求的有益效果。运用要求的有益效果。运用要求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系悬挂系统、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
,尤其涉及一种一系悬挂系统及具有该一系悬挂系统的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高速动车组转向架一系悬挂采用钢弹簧结构,与轴箱共同位于车轮外侧,轴箱套装于轴颈上,组成联接轮对和转向架的部件,轴箱内部压装有轴承,可实现把车体重量承载和传递给轮对,化滑动摩擦为滚动,以实现承载车体的平动;
[0003]对于全世界的部分地区的既有铁路,线路复杂且车辆限界较小,高速动车组若要通过这类线路必须满足较小的限界要求,但轴箱外置方式使轮对的横向尺寸已没有减少空间;与此同时,外露的轴箱及轴温、测速传感器等装置需面对高速飞石、冰雪击打等恶劣情况,需增设保护罩等装置,此方式也给动车组日常车下检查带来不便,但是,如果将轴箱内置,两个轴箱之间跨距减少,一系悬挂系统若满足侧滚刚度不变需使垂向刚度提升至外置方案的300%,若仍采用螺旋钢弹簧结构会更加占用系统的横向空间,同时,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轴箱组成中的轴承、防尘挡圈、轴承压盖、轴箱盖等零部件均不满足轴箱内置转向架的安装空间要求;
[0004]所以,就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既能减少横向占用空间,同时还满足动车组高速运用要求的一系悬挂系统、及具有该一系悬挂系统的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系悬挂系统、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该悬挂系统置于轮对内侧,包括:
[0008]架设在构架和车轴之间的轴箱体、装设在所述轴箱体和所述构架之间的一系悬挂弹簧;
[0009]所述一系悬挂弹簧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玻璃纤维弹簧和装设在所述玻璃纤维弹簧下部用于与所述轴箱体连接的叠层弹簧;
[0010]其中,两个所述玻璃纤维弹簧之间形成有变形空间,且所述玻璃纤维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插接装置,通过所述橡胶插接装置以铰接的形式连接两个所述玻璃纤维弹簧,以使两个所述玻璃纤维弹簧同步释放纵向变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插接装置包括插销和与玻璃纤维弹簧固连的对接头,两个所述对接头之间通过所述插销旋转连接。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具有销孔的衬板,所述衬板与所述对接头之间硫化有橡胶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一系悬挂弹簧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弹簧中部的上连接板和
相对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下方的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位于所述变形空间内硫化有橡胶止挡。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装设有与所述构架配合的第一定位销,且所述第一定位销贯穿所述玻璃纤维弹簧。
[0015]进一步的,所述叠层弹簧两端均布设有金属橡胶堆,所述金属橡胶堆下部设置有与所述轴箱体配合的第二定位销。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叠层弹簧上表面形成有U型槽,用于与所述玻璃纤维弹簧卡合。
[0017]进一步的,所述轴箱体上方形成有承托所述叠层弹簧的承载区域,且所述承载区域与所述叠层弹簧中部下表面形成有用于散热的空隙,所述承载区域与所述叠层弹簧接触位置开设有销孔。
[0018]进一步的,所述轴箱体一端套设于所述车轴外部,另一端朝向所述构架延伸,所述轴箱体位于所述车轴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温振传感器的温振接口,所述轴箱体位于车轮侧安装有前盖,所述轴箱体远离所述前盖侧安装有内侧轴箱盖,所述内侧轴箱盖内径装设有齿轮压盖;
[0019]所述内侧轴箱盖对应所述齿轮压盖传感器探头径向位置开设有用于安装测速传感器的安装接口,其中,所述内侧轴箱盖与所述齿轮压盖之间、所述轴箱体与所述前盖之间均设置有迷宫密封结构。
[0020]本技术公开的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系悬挂系统。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系悬挂系统及具有该一系悬挂系统的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设计的一系悬挂系统,实现了一系悬挂弹簧及轴箱体置于车轮内侧,既保证了外置一系悬挂弹簧及轴箱体主体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又满足抗侧滚性能,对时速400km/h高速性能轴承具有良好的密封功能,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满足构架轻量化设计需求,既能减少横向占用空间,同时还满足动车组高速运用要求,且实用性高;
[0023]该一系悬挂系统,首先,在轴箱体上方承载空间紧凑的对称设置两个玻纤维弹簧,两个玻璃纤维弹簧通过橡胶插接装置铰接,能够实现同步顺利释放纵向变位,可靠性高,有利于延长一系悬挂弹簧使用寿命;
[0024]其次,在轴箱体开设有温振接口,在内侧轴箱盖开测速接口,通过温振接口,便于温振传感器的信号采集,能够保证时速40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实时温度振动数据监控,通过测速接口,能够满足不同车编组的ATP、LG、LKJ、SS及GS防滑所有传感器的信号采集;
[0025]另外,一系悬挂弹簧及轴箱体内置与轮对内侧,使整个转向架的外形尺寸缩小,有效降低簧下质量达15%,使高速工况下构架横梁、车轴受力状态得以良好改善,相比外置式轴箱方式,车辆通过曲线的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和车轮磨耗指数等发生改变,轮轨磨耗得以减小;
[0026]本技术设计的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具有上述一系悬挂系统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的轴测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的一系悬挂弹簧轴测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的一系悬挂弹簧主视图;
[0031]图4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的橡胶插接装置主视图;
[0032]图5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的叠层弹簧轴测图;
[0033]图6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与构架和轮对组装状态示意图(外侧);
[0034]图7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与构架和轮对组装状态示意图(内侧);
[0035]图8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与构架和轮对组装状态A

A剖视图;
[0036]图9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轴箱体的前盖簧轴测图;
[0037]图10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轴箱体的内侧轴箱盖轴测图;
[0038]图11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系悬挂系统轴箱体的齿轮压盖轴测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0、轴箱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系悬挂系统,该悬挂系统置于轮对内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设在构架(40)和车轴(50)之间的轴箱体(10)、装设在所述轴箱体(10)和所述构架(40)之间的一系悬挂弹簧;所述一系悬挂弹簧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玻璃纤维弹簧(20)和装设在所述玻璃纤维弹簧(20)下部用于与所述轴箱体(10)连接的叠层弹簧(30);其中,两个所述玻璃纤维弹簧(20)之间形成有变形空间(100),且所述玻璃纤维弹簧(20)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插接装置(21),通过所述橡胶插接装置(21)以铰接的形式连接两个所述玻璃纤维弹簧(20),以使两个所述玻璃纤维弹簧(20)同步释放纵向变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系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插接装置(21)包括插销(211)和与玻璃纤维弹簧(20)固连的对接头(212),两个所述对接头(212)之间通过所述插销(211)旋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系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销孔的衬板(214),所述衬板(214)与所述对接头(212)之间硫化有橡胶层(2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系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悬挂弹簧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弹簧(20)中部的上连接板(22)和相对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22)下方的下连接板(23),所述下连接板(23)位于所述变形空间(100)内硫化有橡胶止挡(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系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22)装设有与所述构架(40)配合的第一定位销(25),且所述第一定位销(25)贯穿所述玻璃纤维弹簧(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韩庆利赵文学杨大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