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024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换挡装置,用于插秧机速度挡位和秧苗台挡位的切换。自动换挡装置安装在插秧机的换挡杆外部,自动换挡装置包括安装座、换挡滑块总成、步进电机和螺杆;所述安装座包括内侧板、外侧板、远端支撑立板、近端支撑立板、安装底板、电机安装立板、内导杆和外导杆;所述换挡滑块总成包括向前拨杆、拨杆连接块、向后拨杆、滑块、丝杆螺母、外导杆直线轴承和内导杆直线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可通用于插秧机速度挡位的切换和秧苗台位置的变换,并且可通用于多种型号的插秧机。且可通用于多种型号的插秧机。且可通用于多种型号的插秧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换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自动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换挡装置,用于插秧机速度挡位和秧苗台挡位的切换。

技术介绍

[0002]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效率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田作业环境较恶劣,土壤易滑陷,现阶段广泛使用的水稻插秧机尚需大量人力的投入,驾驶员长时间高注意力的操作机械,重行种植和漏行种植的现象难以避免,出现了驾驶员劳动强度大、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局面。
[0003]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分散,土壤特性差异大,各地田块形状不一,种植条件复杂,需要因地制宜的设定秧苗种植密度。驾驶员的种植水平无法保证,单纯的依靠驾驶员的经验种植水稻无法有效地提高插秧的准确性。
[0004]导航定位、自动控制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进步,硬件设备成本的降低,使得无人驾驶插秧机逐渐成为无人稻田的重要支撑。无人驾驶插秧机的自动变速换挡装置可以控制整机移动方向和速度,提高整机的运动效率,进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无人驾驶插秧机的秧苗台自动换挡装置控制秧苗台的位置,提高插秧准确率,进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弥补无人驾驶插秧机的自动变速换挡装置和秧苗台自动换挡装置的已有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的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换挡装置,可通用于插秧机速度挡位的切换和秧苗台位置的变换,并且可通用于多种型号的插秧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换挡装置,安装在插秧机的换挡杆50外部,自动换挡装置100包括安装座10、换挡滑块总成20、步进电机30和螺杆40。
[0008]所述安装座10包括内侧板11、外侧板16、远端支撑立板14、近端支撑立板17、安装底板13、电机安装立板18、内导杆12和外导杆15。
[0009]所述内侧板11和外侧板16分别固接在安装底板13的内侧边和外侧边;所述远端支撑立板14固接在安装底板13的远端边;所述近端支撑立板17和电机安装立板18并列且间隔一定距离地固接在安装底板13的近端边;相互平行的内导杆12和外导杆15的两端分别固接在远端支撑立板14和近端支撑立板17上。
[0010]所述螺杆40的两端安装在远端支撑立板14和近端支撑立板17上,所述步进电机30固接在电机安装立板18上,步进电机30的动力输出轴与螺杆40同轴线固接。
[0011]所述换挡滑块总成20包括向前拨杆21、拨杆连接块22、向后拨杆23、滑块24、丝杆螺母25、外导杆直线轴承26和内导杆直线轴承27。
[0012]所述滑块24通过丝杆螺母25、外导杆直线轴承26和内导杆直线轴承27安装在螺杆
40、外导杆15和内导杆12上;所述向前拨杆21和向后拨杆23相互平行间隔一定距离且可插拔地安装在滑块24一侧,所述拨杆连接块22固接在向前拨杆21与向后拨杆23之间;所述向前拨杆21、拨杆连接块22、向后拨杆23和滑块24共同构成一用于容纳插秧机的换挡杆50的框架。
[0013]通过拨杆连接块22将向前拨杆21和向后拨杆23从滑块24中拔出或插入滑块24中,实现换挡杆50的手动

自动切换。
[0014]所述安装座10的内侧板11、外侧板16、远端支撑立板14、近端支撑立板17、安装底板13和电机安装立板18均通过边缘设置的凹槽和凸台进行组装固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以步进电机为动力,经螺杆进行传动,功耗低、稳定性好,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转角运动和较大的转矩;
[0017](2)本技术设计的自动换挡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装快捷、成本低廉;
[0018](3)滑块总成加工方便,与螺杆配合工作;
[0019](4)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装实现手动

自动切换;
[0020](5)通用性强,可用于速度挡切换和秧台挡切换;
[0021](6)安装座可以使用较为环保的亚克力材料加工制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自动换挡装置100在插秧机上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自动换挡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安装座10的爆炸图;
[0025]图4为换挡滑块总成20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0027]10 安装座
ꢀꢀꢀꢀꢀꢀꢀꢀꢀꢀꢀꢀꢀ
20 换挡滑块总成
[0028]30 步进电机
ꢀꢀꢀꢀꢀꢀꢀꢀꢀꢀꢀ
40 螺杆
[0029]50 换挡杆
ꢀꢀꢀꢀꢀꢀꢀꢀꢀꢀꢀꢀꢀ
100 自动换挡装置
[0030]11 内侧板
ꢀꢀꢀꢀꢀꢀꢀꢀꢀꢀꢀꢀꢀ
12 内导杆
[0031]13 安装底板
ꢀꢀꢀꢀꢀꢀꢀꢀꢀꢀꢀ
14 远端支撑立板
[0032]15 外导杆
ꢀꢀꢀꢀꢀꢀꢀꢀꢀꢀꢀꢀꢀ
16 外侧板
[0033]17 近端支撑立板
ꢀꢀꢀꢀꢀꢀꢀ
18 电机安装立板
[0034]21 向前拨杆
ꢀꢀꢀꢀꢀꢀꢀꢀꢀꢀꢀ
22 拨杆连接块
[0035]23 向后拨杆
ꢀꢀꢀꢀꢀꢀꢀꢀꢀꢀꢀ
24 滑块
[0036]25 丝杆螺母
ꢀꢀꢀꢀꢀꢀꢀꢀꢀꢀꢀ
26 外导杆直线轴承
[0037]27 内导杆直线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9]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换挡装置100安装在插秧机的换挡杆50外部。如图2所示,所述自动换挡装置100包括安装座10、换挡滑块总成20、步进电机30
和螺杆40。
[0040]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座10包括内侧板11、外侧板16、远端支撑立板14、近端支撑立板17、安装底板13、电机安装立板18、内导杆12和外导杆15。
[0041]所述内侧板11和外侧板16分别固接在安装底板13的内侧边和外侧边;所述远端支撑立板14固接在安装底板13的远端边;所述近端支撑立板17和电机安装立板18并列且间隔一定距离地固接在安装底板13的近端边;相互平行的内导杆12和外导杆15的两端分别固接在远端支撑立板14和近端支撑立板17上。
[0042]所述螺杆40的两端安装在远端支撑立板14和近端支撑立板17上,所述步进电机30固接在电机安装立板18上,步进电机30的动力输出轴与螺杆40同轴线固接。
[0043]如图4所示,所述换挡滑块总成20包括向前拨杆21、拨杆连接块22、向后拨杆23、滑块24、丝杆螺母25、外导杆直线轴承26和内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换挡装置(100)安装在插秧机的换挡杆(50)外部,自动换挡装置(100)包括安装座(10)、换挡滑块总成(20)、步进电机(30)和螺杆(40);所述安装座(10)包括内侧板(11)、外侧板(16)、远端支撑立板(14)、近端支撑立板(17)、安装底板(13)、电机安装立板(18)、内导杆(12)和外导杆(15);所述内侧板(11)和外侧板(16)分别固接在安装底板(13)的内侧边和外侧边;所述远端支撑立板(14)固接在安装底板(13)的远端边;所述近端支撑立板(17)和电机安装立板(18)并列且间隔一定距离地固接在安装底板(13)的近端边;相互平行的内导杆(12)和外导杆(15)的两端分别固接在远端支撑立板(14)和近端支撑立板(17)上;所述螺杆(40)的两端安装在远端支撑立板(14)和近端支撑立板(17)上,所述步进电机(30)固接在电机安装立板(18)上,步进电机(30)的动力输出轴与螺杆(40)同轴线固接;所述换挡滑块总成(20)包括向前拨杆(21)、拨杆连接块(22)、向后拨杆(23)、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瑞娟班超朱晓龙黄修炼姜龙腾马悦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