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座椅的骨架和可调节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座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座椅的骨架和具有该骨架的可调节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长期驾车行驶的车主或者爱好自驾游的玩车人来说,存在将前排座椅临时放倒一键成床进行休息的需求。相关技术中,在座椅的靠背转动时,座垫的高度和角度可以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一键成床功能,但座垫的高度变化和角度变化通常保持固定,无法根据个人习惯进行对应调整,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调节座椅的骨架,可实现座盆的后端的单独抬升,也可实现座盆的整体抬升,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调节座椅的骨架,包括:座盆;座框总成,所述座框总成支撑于所述座盆的底部,且用于将所述座盆抬升或降落;靠背总成,所述靠背总成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框总成的后端,且适于相对于所述座框总成转动至水平方向;后抬升组件,所述后抬升组件安装于所述座框总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座椅的骨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座盆(1);座框总成(2),所述座框总成(2)支撑于所述座盆(1)的底部,且用于将所述座盆(1)抬升或降落;靠背总成(3),所述靠背总成(3)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框总成(2)的后端,且适于相对于所述座框总成(2)转动至水平方向;后抬升组件(5),所述后抬升组件(5)安装于所述座框总成(2),且用于驱动所述座盆(1)的后端抬升或降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的骨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抬升组件(5)包括:第一联动管(51),所述第一联动管(5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框总成(2);第二联动管(52),所述第二联动管(52)与所述第一联动管(51)通过连接结构相连,且所述第二联动管(52)与所述座盆(1)的后端相连;第一驱动机构(5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5)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结构动力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联动管(52)相对于所述第一联动管(5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座椅的骨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左联动片(531)、右联动片(532)和齿板(533),所述左联动片(531)用于将所述第一联动管(51)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联动管(52)的左端相连,所述右联动片(532)用于将所述第一联动管(5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联动管(52)的右端相连;其中,所述齿板(533)套设于所述第一联动管(51)且连接于所述左联动片(531)或所述右联动片(53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5)的输出端与所述齿板(533)动力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座椅的骨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5)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连接于电机轴的棘轮,所述齿板(533)设有驱动齿部,所述棘轮与所述驱动齿部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座椅的骨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管(52)设有抬升塑料件(54),所述抬升塑料件(54)用于与所述座盆(1)的后端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座椅的骨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总成(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卫,熊培建,唐从坤,张敏,肖磊杰,于敬瑞,隰朋,张亚伟,曹振华,张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