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及智能对抗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0172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及智能对抗机器人系统,其属于机器人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箱总装,机箱总装的底部安装有底盘总装,智能对抗机器人还包括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相互链接;驱动系统包括电源及驱动电机,驱动系统设置在机箱总装内;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台和中央控制端;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均设置在机箱总装上;底盘总装上设置有移动单元,驱动系统根据命令驱动移动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人机智能对抗机器人,设计理念新颖,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可以实现精准的侦查及对抗演练,模拟对抗,可以适用于日常训练或者实战演习。于日常训练或者实战演习。于日常训练或者实战演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及智能对抗机器人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与进步,机器人越来越多的走进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娱乐还是用于军事作战方面,智能对抗机器人也逐渐变得重要起来;我国士兵射击训练项目是训练士兵战斗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士兵进行射击训练时,通常需要设有用于射击的靶机,士兵通过训练用枪对靶机进行射击完成训练。而目前的靶标大都只能被射击,而无法对被训的士兵形成对抗性训练,进而无法使被训的士兵体会战场上敌我双方的战斗境况,导致被训士兵的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
[0003]而且现有对抗机器人,对抗性、博弈性较差,功能较单一,无法模拟战场真实情况,无法实现侦查后同步进行反击对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包括机箱总装,机箱总装的底部安装有底盘总装,智能对抗机器人还包括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相互链接;
[0006]驱动系统包括电源及驱动电机,驱动系统设置在机箱总装内;
[0007]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台和中央控制端;
[0008]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均设置在机箱总装上;
[0009]底盘总装上设置有移动单元,驱动系统根据命令驱动移动单元。
[0010]优选的,智能靶机系统包括靶机单元,靶机单元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识别传感器;靶机单元的下端连接有升降旋转系统,升降旋转系统包括升降单元和水平旋转单元。
[0011]优选的,靶机单元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用于安装靶机;升降旋转系统设置在机箱总装内,升降单元包括水平驱动电机和升降杆组件,水平旋转单元设置在升降单元的上端,水平旋转单元设有水平旋转部;升降单元与水平旋转单元通过支撑杆活动连接。
[0012]优选的,捕捉系统包括捕捉单元和激发单元,捕捉单元用于捕捉外界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控制系统,激发单元通过捕捉单元获取的信息进行相应激发操作。
[0013]优选的,捕捉单元包括摄像头,与其对应的激发单元包括激光发射器或训练标记弹发射装置。
[0014]优选的,捕捉单元包括摄像头,激发单元包括实弹激发机构。
[0015]优选的,移动单元包括履带式行走装置。
[0016]优选的,机箱总装、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的外周均安装有防弹系统。
[0017]优选的,智能对抗机器人还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
[0018]机箱总装上连接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定位装置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0019]机箱总装上连接有避障系统和巡航系统,避障系统设置有避障传感器,巡航系统设置有巡航传感器,避障系统与巡航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002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系统,机器人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及智能对抗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智能对抗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震动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包括机器人控制端和中央控制端,智能对抗单元包括靶机单元和射击单元;
[0021]中央控制端指定作战方案及指令,机器人控制端接收指令并开始采集环境数据,中央控制端根据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下发执行指令,机器人系统根据执行指令,并根据作战方案及环境数据进行动作及对抗演练。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对抗机器人包括机箱总装,机箱总装的底部安装有底盘总装,智能对抗机器人还包括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相互链接;驱动系统包括电源及驱动电机,驱动系统设置在机箱总装内;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台和中央控制端;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均设置在机箱总装上;底盘总装上设置有移动单元,驱动系统根据命令驱动移动单元。
[0024]本技术设计独特,理念新颖,不仅可以作为日常训练作为智能靶机使用,同时还可以用于红蓝军对抗时作为蓝军进行战场模拟演习,具有较强的对抗性,代替蓝方战斗人员真实模拟蓝方敌军的情况,可以实现精准的侦查及对抗演练;同时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侦查情况做出反击对抗,从而形成红蓝方士兵的对抗性练习,进而使演习训练的士兵能够尽可能的体会真实战场上的敌我双方的战斗境况,模拟真人对抗,增加训练及演习效果,从而提高红方参战士兵的实际作战技能。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升降旋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0031]1.机箱总装;2.底盘总装;21.移动单元;3.驱动系统;31.驱动电机;4 智能靶机系统;41.靶机单元;42.升降旋转系统;421.升降单元;422.水平旋转单元;423.水平驱动电机;424.升降杆组件;43.支撑平台;44.支撑杆;5. 捕捉系统;6.防弹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3]实施例一:
[0034]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包括:
[0035]机箱总装1,机箱总1装的底部安装有底盘总装2,底盘总装2上设置有移动单元21,底盘总装2用于带动对抗机器人进行移动;
[0036]驱动系统3,驱动系统3包括电源及驱动电机31,驱动系统3设置在机箱总装1内;
[0037]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台和中央控制端;
[0038]智能靶机系统4、捕捉系统5,智能靶机系统4及捕捉系统5均设置在机箱总装1上;
[0039]驱动系统3、控制系统、智能靶机系统4及捕捉系统5相互链接,并且驱动系统3根据指令驱动移动单元21运动。
[0040]具体地,电源和驱动电机31均设置在机箱总装1内,电源为对抗机器人提供动力支持,移动单元21在驱动电机31的驱动下进行移动,并且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下,驱动系统3可以驱动移动单元21进行智能化的移动和模拟走位。...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包括机箱总装,所述机箱总装的底部安装有底盘总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对抗机器人还包括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所述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智能靶机系统及捕捉系统相互链接;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电源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系统设置在所述机箱总装内;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台和中央控制端;所述智能靶机系统及所述捕捉系统均设置在所述机箱总装上;所述底盘总装上设置有移动单元,所述驱动系统根据命令驱动所述移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靶机系统包括靶机单元,所述靶机单元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识别传感器;所述靶机单元的下端连接有升降旋转系统,所述升降旋转系统包括升降单元和水平旋转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机单元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用于安装靶机;所述升降旋转系统设置在所述机箱总装内,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水平驱动电机和升降杆组件,所述水平旋转单元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的上端,所述水平旋转单元设有水平旋转部;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水平旋转单元通过支撑杆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系统包括捕捉单元和激发单元,所述捕捉单元用于捕捉外界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控制系统,所述激发单元通过捕捉单元获取的信息进行相应激发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对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单元包括摄像头,与其对应的激发单元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蓝剑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