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桑兴泰专利>正文

重力能、磁能能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34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重力能、磁能能源机,其主要机构是在转轴1对称的两边有驱动体12,使重力或磁力通过驱动体12成为水平推力,驱使转轴1朝一个方向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形式有两类,其一可用于转动机构方面而成为发动机。其二是用于各种作水平运动的交通工具上,而成为动力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能为人类社会千秋万代地提供取用不尽的高效、洁净、廉价的新能源。(*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利用重力能、磁能的能量来做功的能源机。目前世界上还未有先例来报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因结构形式有两类,因而也有两种目的及用途。其一,是用于作转动机构的方面。可设计一台结构紧凑,重力能、磁能利用率极高的能源机,以取代各种热机,电动机而成为发动机,也可用其输出能量通过装有发电的装置来发电,而成为发电机。其二,是用于作水平运动机构的方面。用在各种作水平运动的交通工具的机架车座上,利用重力的能量,通过该专利技术机构,而产生水平推动力,从而可作动力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机构,不论是利用重力能,还是利用磁能来做功时,应保证该机构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当用磁能来做功时,永久磁铁9与10其相同的极性在同一侧面,且磁感应强度应愈高愈好,不应低于3000GS,以保证具有足够的驱动力。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重力能、磁能利用率极高。附附图说明图1和2描述了该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用于作转动机构的方面。1、用重力能作动力源时。看附图1。该专利技术机构的壳体是有可转动的转轴1,它由上支撑板5及下支撑板17来支撑,它们与园筒形框架6用多个对称的螺钉3来连结组成。且有机脚18。在该机构中,转轴1的下方固定着一个园盘形的驱动盘16,在驱动盘16对称的两边之面上,固定着一对驱动轴承13,附图1中只画了2对,可有2n对。在每一对驱动轴承13之间有一个约为1/4半园环状体的驱动体12,置于驱动盘16之平面上,驱动体12的内、外两弧面之曲率半径为90°。在驱动体12的中心位置上有一个驱动轴14穿过其孔径,驱动轴14的两端由对称的一对驱动轴承13来支撑,它们之间为活动配合。驱动体12其外园弧面之下部与驱动盘16之平面相接触,又与固定在驱动盘16平面上的园弧面垫板15之园弧面相接触,且为活动配合。弧面垫板15之园弧面曲率半径为90°。在驱动体12的右上端,装有与之固定着的箱式负载器11,其底平面与地平面平行,且与驱动体12的内、外两弧面相垂直。当负载器11中置有负载重物10时,尽管负载重物10的重力是垂直向下,但由于通过驱动体12的作用,将使这个垂直向下的重力,沿着驱动体12传到驱动轴14上,使之成为水平径向推动力,并产生一个转动力矩,再通过驱动轴承13,带动驱动盘16和与之固定的转轴1反时针方向转动。且随着负载重物10重量的增大,而转速加快,输出功率也愈大,从而可使重力能输出无限的能量来做功,以取代各种热机、电动机、而成为发动机。如果由转轴1带动发电机转动,就可发出电来,也可在转轴1上安装作为发电机机构的转子,在园筒形框架6的内侧壁上安装作为发电机机构的定子,则就可以发出电来,成为发电机了。2、用磁能作动力源时。看附图1。用磁能作动力源来做功时,其结构、原理和利用重力能为动力源来做功时基本相同。它们具有基本相同的壳体,及其驱动机构。这时,作为负载器11及驱动体12,均应采用非导磁体,以防磁化,且有两个非导磁体的螺杆4螺纹连结于上支撑板5的对称的螺孔中,每个螺杆4的上端,固定有一个非导磁体的螺杆手柄2,其下端固定有一个非导磁体的上、下两平面互相平行的园盘形控制板8,在控制板8的上方有一个非导磁体的阶梯园盘形的保持架7,保持架7与螺杆4之间有间隙,控制板8的上平面和保持架7的内侧上平面之间成平面接触,保持架7的外侧下部平面和作为定子永久磁铁9的上侧面固定连结,在图1中,作为定子的永久磁铁9,是一个园环状体,其上侧面为S极,下侧面为N极。永久磁铁9的下侧面N极与放在负载器11中作为转子的永久磁铁10的上侧面N极相对,且它们之间有一微小间距,即为磁气隙。作为转子的永久磁铁10的上侧面为N极,下侧面为S极。当对称的两个螺杆手柄2转动时,即可调节螺杆4的上、下高度,通过控制板8和保持架7的作用,就能有效地支撑永久磁铁9,及控制永久磁铁9与10之间的距离,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很近时,由于磁性的同性相斥,永久磁铁10与9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力,这个磁力使转子永久磁铁10垂直向下,但因有驱动体12的作用,将使这个垂直向下的磁力沿着驱动体12传到驱动轴14上,成为水平径向推动力,并产生一个转动力矩,再通过驱动轴承13带动驱动盘16和与之固定的转轴1反时针方向转动,从而能不断地输出磁能来做功,可作为发动机。如要成为发电机来发电,和采用重力能作功时情形一样。当螺杆手柄2转动时,因可控制定子9与转子10之间的距离,因而可控制磁力的强弱、转速的快慢,及输出功率的大小。根据很多有关资料介绍,永久磁铁的磁性经20年后,减弱3%左右,为了克服永久磁铁在长期转动中磁性的减弱,可采用自身能量充磁法,即利用从该机构所发出总的电能中,只取出其中一小部分电能的电流,采取把它流向通过绕制在永久磁铁上的线圈,这样就能达到不断充磁的作用,即可防止磁性的减弱。本专利技术机构,可单独利用磁能作动力源来做功,可单独利用重力能作动力源来做功,即在负载器11中,仅放重物10,无需永久磁铁10和9了,也可既采用磁能,又采用重力能作动力源来做功。此时,在负载器11中,应把作为转子的永久磁铁10放在重物10的上面就行了,这样输出的功率更大。二、用于作水平运动机构的方面。看附图2。附图2是该能源机用于作水平运动机构的结构原理图,它和附图1中用重力能为动力作转动机构时的原理一样,这时必须把该专利技术的主要机构,置于各种交通工具的机架上,即车箱板上,它的使用范围很广,如可用于飞机、轮船、火车、汽车、拖拉机、坦克、摩托车、自行车、小运动车、跑鞋上等等方面。附图2中只以小运动车作实例,以示代替各种作水平运动的机车。在附图2中,小运动车的机架16下部装有与之固定着的4个轴承19,且有前后2个转动轴20,及4个作水平运动的小车轮17。附图2中,跟小运动车前进的只能作水平运动的机架16,实际上相当于图1中只能作旋转运动的驱动盘16,也相当于各种交通工具机车的机架、车箱板。在附图2中机架16上,装置着和附图1中利用重力能作动力源时一样的机构,在机架16上装置着固定的驱动轴承13,以及还有驱动体12,驱动轴14,园弧面垫板15,负载器11。当负载器11中置有负载重物10时,如前所述,则负载重物10的重力,将沿着驱动体12传到驱动轴14,再传到驱动轴承13,再传到机架16上,使之成为水平推动力,从而使小运动车沿水平方向前进。由于本专利技术实验已成功,它完全可以推广到社会上各个领域,特别是陆、海、空各种交通工具上,小运动车上的机架16,可代表各种交通工具车辆、飞机、轮船上的机架、车箱板,在机架车箱板上,装置着固定的驱动轴承13,以及驱动体12,驱动轴14,园弧面垫板15,负载器11,在实际使用中,对于载人的交通工具车辆机架上,驱动体12相当于一个座椅或座凳,负载器11可相当于座椅面,或座凳面。其平面与地平面平行,且与驱动体12之内、外两弧面相垂直。负载重物10相当于人的重量或重物。这样,当人们一旦坐在设置有该机构座位的座凳面上时,即可产生一个使机架、车箱板向前运动的水平推力,驱使车辆向前运动,减小及取代其他动力机械热机的能源消耗。例如,在一辆车的车箱里,装有40个人的该重力能源机机构的座位装置,每一个人平均重量按50公斤计算,则总重量为2000公斤,则通过该重力能源机机构的作用,就可产生2000公斤的水平向前推动力。从而可极大地减少热机的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重力能,磁能能源机用于作转动机构方面时,其壳体由转轴1、上支撑板5、下支撑板17及框架6组成,该专利技术机构的特征在于转轴1的下部固定着一个驱动盘16,在驱动盘16对称的两边之面上固定着一对驱动轴承13,可有2n对,在每一对驱动轴承13之间有一个约为1/4半园环状体的驱动体12,置于驱动盘16之平面上,在驱动体12的中心位置上,有一个驱动轴14穿过其孔径,驱动轴14的两端由对称的一对驱动轴承13来支撑,它们之间为活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兴泰
申请(专利权)人:桑兴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