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环境中的能量变换为电能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934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环境中存在的动能变换为电能的方法和装置。所说的动能以磁能的形式存在,通过在一导电体内或其周围产生的合适的磁力线的作用,磁能可以变换为电能。提供各种手段产生所说的磁力线作用,于是电动势可在一个导电体内产生。可以设置另一个导电体、最好是超导的,以便促进产生磁力线作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所属
为其他类不包括的电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环境中存在的动能变换为电能的方法。在此方法中,动能是由导电体内或周围产生的磁力线的作用变换成为在导电体中的电能。在环境中以磁能形式存在的动能被用来产生在导电体中的电动势。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到一种用来将环境中存在的动能变换成电能的装置。该装置设有导电体,及在其中或其周围产生磁力线作用的手段,以便将环境中存在的动能用来在导电体中产生电能。从环境中以磁能形式存在的动能,可以产生一个在导电体中的电动势。假设在空间中的所有方向上以极高的速度运动着无数亚原子粒子,其中引力子造成地球的重力,行星之间的引力,质量现象和固体物质中的凝聚能量。如果没有引力子,物质将因缺乏凝聚力而分崩离析。由于引力子的尺寸异常小,速度又极高,所以能穿过地球,其时这些引力子和其他物质的粒子将有一个极小的比例发生碰撞。即只有一小部分引力子在它们穿过地球的道路上将和其他粒子碰撞,并在释放能量后变换成光子。由此产生的光子随后以热和磁的形式被地球释放出来。同样,在磁性材料中光子也被引力子释放出来。因为,由于金属晶体原子格栅的不规则性,由引力子造成的凝聚能量受到影响的结果,光子就被释放出来。更有甚者,通过永久磁化过程,物体中的电子旋转能被以如下方式予以固定,使被释放了的光子按予定的方向流过这种物体,这个方向即所谓的磁化方向,它作为一个在物体外面的恒定磁场而能够被观察到。所以恒定的磁力是一股光子流,并表现为一定数量的动量,这种动能在本专利技术中被应用来产生电能。显然,由电流(电子流)产生的围绕导体的磁场也是一股光子的动能流。本专利技术旨在利用上述现象,提供一种将这种动能,也就是磁能变换为电能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将恒定磁能变换成电能。在这种情况下,恒定磁能也可以视为一种被永久磁铁或被电流作用的电磁铁产生的磁能,这种磁能的力和方向是不变的。(参元实验物理学教程,卡尔.杜辛(KarlDuesing)博士,教授,马克斯.杰奈克(MaxJaeneke)博士著,莱比锡1943,第15页,倒数第9至6行)。在电流通过一个导体的情况下,一个沿着磁力线流动的能动的粒子流在导体外面或周围产生了。将通电的导体绕成一个线圈的形状时,一个粒子流就能被产生出来,这与永久磁铁的情况下的粒子流是类似的,并可获得一个集中的粒子场。上述现象已被应用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中,在其中能动粒子的外部场受到这样的影响以致那里的能量能被导电体所吸收。这种能动粒子能量的吸收,也包含热量的吸收,能够借助于恒定磁场及/或可变磁场的应用来达到。例如,利用通过导电体的电流在高频率下的流向的变化或脉动,使能对围绕导体的能量平衡作出补偿的光子场激化到能将环境中的光子吸收到导电体的电子中,结果能量就从所说的环境中被纳入所说的电流中。本专利技术将根据一些实施例来描述,参阅以下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仿意图;图2是图1装置的Ⅱ-Ⅱ剖视图;图3是图1装置的Ⅲ-Ⅲ剖视图;图4和图5是图1装置在工作时磁场相互作用的图解仿意图;图6是能量相互作用的向量图;图7是图1装置的变型的俯视仿意图;图8是图7装置的Ⅶ-Ⅶ剖视图;图9是图1装置另一种变型的侧视图解仿意图;图10是图9装置的Ⅸ-Ⅸ剖视图;图11是图9装置的Ⅹ-Ⅹ剖视图;图12是图9装置在个别瞬间的磁场线流动的图解仿意图;图13是图9装置在接着发生的瞬间当通过初级线图的交流电刚被反向转换时的仿意图;图14和15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俯视和剖视图,它是一种高电流强度但是低电压的电能源;图16和17分别是图14和15装置的变型的俯视和剖视图;图1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作为一个磁芯共振变换器的图解仿意图;图19和20分别是图18装置的侧视和剖视图;图2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四个实施例作为一个混合能量吸收变压器的图解仿意图;图22和23分别是图21装置的俯视和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为一能量变换器,在其中交流电在导电体中流动并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和永久磁铁的磁场的合成结果因此也必然是变化的。这个变化的合成磁场的结果是,一个电动势在次级导电体中感应产生。通过适当配置导电体和永久磁铁,寻求最佳状态,可使这个电动势达到可能的最大值。永久磁铁并不是装置中的必须部分,例如地磁场也能利用为达到上述目的。图1至3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所说的第一个实施例。在这个装置中,一个永久磁铁(11)被安置在次级线圈(13)的内部开放空间内,而次级线圈又设在初级线圈(12)之内并与它同心。所说的两个线圈(12)和(13)的连接线在图中未表示出来。磁铁(11)被安置在线圈(12)和(13)的系统中,处于如此一种状态,使磁力轴位于一个与线圈顶部界面和底部界面平行的平面中。在这第一个实施例及其所有变型中初线圈都可是超导线圈。这个永久磁铁(11)和线圈(12),(13)组成的系统被放在两块用合适的导热材料制成的平板(14)和(16)中,这些平板上又带有与其垂直设置的翼肋(15)(在平板(14)上),和(17)(在平板(16)上)。这些平板和翼肋可用例如铜或铝制成。在工作期间,假使有一个交变电流通过初级线圈(12),如图4和5所示,就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Nw-Sw。永久磁铁(11)的磁场在图中示为Np-Sp,这两个磁场的合成结果是一交变磁场Nr-Sr。它的向量始终穿过次级线图。这样造成的交变磁场能在次级线圈(13)中感应产生一个电压。图6所示为一能量的向量图。向量AB代表永久磁铁的能量。同时,向量BC代表通过初级线圈提供的能量,向量CA是从次级线圈中可以取得的能量。因为这个能量大于初级线圈所提供的能量,所以能量将通过永久磁铁(11)从环境中吸收进来。因此需要有一个能永久供应的动能,这可以通过在线圈和磁铁系统二边设置的带有横向翼肋的平板系统来办到。图7和8分别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变型的俯视图和剖视图。在这个变型中,圆柱形磁铁(21),被一个适当的绝缘物(22)围住,又被一个罐头形的物体(23)容纳,此罐头体(23)是由适当导电体材料例如由铜制成的。罐头(23)基本上是由两个平行的平板或圆盘相互之间用带状环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罐头(23)的形成顶部表面的平板的中心装有接线端(24),在边缘上还装有另一接线端(25)。一个环状体(26)设在围绕罐头(23)的若干距离处。三个线圈(28)被安装在围绕环(26)对称分布的适当的凸块(27)上。线圈(28),最好是超导的,被连接到一个在图上未示出的三相发电机上。在工作时,线圈被连续供能,作为线圈中产生的磁力线和永久磁铁的恒定磁力线的合成结果,就可获得一个旋转的磁场或磁力线。由于磁力线的旋转,根据单极法拉第发电机的同样原理,一个电位差就可在导体(即铜罐头(23))中产生出来,这样产生的电能一方面是从给线圈供能的三相发电机取来的,另一方面是从环境中取来的,导致产生环境冷却效应。为了供应所需的热,罐头(23)因此通过电绝缘的中间层(29)被连接到由适当材料例如铝制成的圆盘(30)上。所说的圆盘装有翼肋或称作供热的翼肋(31)。图9至11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另一变型的侧视和剖视图。在这个变型中,导电体(即两个线圈(33)和(34)被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环境中存在的动能变换为电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动能是通过在导电体内或周围产生的磁力线的作用变换为导电体内的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道夫赫伯特阿斯特杰林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阿道夫赫伯特阿斯特杰林斯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