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限同专利>正文

超导磁体永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966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理想中的永动机(置于环状磁场下的磁单极子的圆周永动)的现实代替方法,即利用4n×K个两端显同极的组合磁体、(相互固定,利用合力)代替磁单极子,用(2n+1)×k个磁管(围成一个环)内部的平行的磁力线代替环状磁场作为动力源,利用“链式方案”克服单个组合磁体做穿越磁管的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并在整体上形成循环往复的永动。同名磁极克服斥力固定,利用磁管内部的平行的磁力线,“链式方案”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三个最重要的环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方案是一种理想中的永动机(置于环状磁场中的磁单极子的圆周永动)的利用现实磁体的代替方法。前次出于理论上的权威及方便,整个方案皆使用“磁单极子”进行说明,但是目前磁单极子不存在(1983年美国物理学家凯布雷拉曾捕获到一个;从理论分析,磁单极子尽管质量很大,可以人工制造,但是目前世界上的加速器能量太小,尚不能实现)。对此,中科院的观点是“由于磁单极子不存在,所以‘利用磁单极子制造永动机’这一方案,很难说可行。”因此,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目前技术下磁单极子的代替。方法1、用同名磁极克服斥力固定一起,使其两端皆显同极一一它的作用便与磁单极子相同。2、无论是代替磁单极子的上述组合磁体,还是为其提供磁场的其它磁体,都采用超导磁体。*磁单极子的磁场之强置于地球磁场中的一块长1英尺的磁单极子便可推动万吨巨轮。*在低温保障条件下,超导磁体易启动,长期稳定运行,磁场梯度高(14万高斯/cm2)的优点更是常规磁体所不具备的。而常规磁体因为砺磁耗用功率大及必然产生焦而热的缺陷在超导磁体上几近于无了。*而通过超导材料的强电流的磁感强度可达1000特,地面附近地磁场的磁感强度只有0.5×10-4特,二者相差2×107倍。用超导磁体提供磁场,便可以弥补超导的组合磁体之磁场强度小于磁单极子这一缺陷。理论依据1、磁单极子只有一个极,它只和地球磁场一个极相吸引而和另一个极相排斥,因而始终承受一个单向作用力。只要在万吨巨轮上固定一块长1英尺的磁单极子就可取代庞大的船舶动力装置(但磁单极子作为动力源自有其缺陷首先,它只能从地球磁场一极行至另一极,无法做其它方向的运动;其次,由于始终承受一个单向作用力,所以只能作为一次性动力源;再次,若减速或停止运动,便需为它消耗能量。——磁单极子的这一作用只能发挥在永动机上)。2、将磁单极子置于理想状态的环状磁场中,可绕中心运动不停,即永动机出。——而此种磁场不存在。3、磁单极子的代替用两端显同极的组合磁体(附图说明图1)。4、环状磁场的代替利用磁管内部的近于平行的磁力线(图2)。5、无论是组合磁体还是磁管都采用超导磁体。由于磁管其余的磁力线呈扩散状分部于管外部,所以组合磁体做穿越磁管的运动时,于管外部及管口都将受阻力。*最重要的理论依据Ⅰ(由于磁管内部的磁力线为平行状而外部的为扩散状)条件(1)在保证动力与阻力的比例不变的前提下,增长动力区(平行磁力线区)之长度;(2)或使动力区长度增加之比例大于阻力对于动力增加之比例。结论这一情况将完全建立“永动机”的理论基础。因为组合磁体穿越磁管时,克服阻力作功与受动力作功,绝对值已不相等,前者会小于后者。制造方案(一)——“链式方案”为了克服单个组合磁体穿越磁管时所受之阻力,并形成循环往复的永动,需利用4n个组合磁体之合力(动力区每个磁管内平行磁力线区,非动力区为每两个磁管之间扩散磁力线区)。(图3、4)(1)动力区长度都相等且等于非动力区,一个动力区及非动力区组成一个单位;(2)所有动力区及非动力区都各自分成n等份;(3)每个单位中放置两个组合磁体,作为一组(动力区、非动力区各一个);(4)第一单位,两个区间的组合磁体皆放到各自区间第一个等份的中间位置;第二单位,一组组合磁体皆放到第二个等份的中间位置。依此类推每组的两个组合磁体之间存在n-1个等份,每两组的组合磁体之间存在n个等份;(5)一个周期需要磁体组2n个,需要单位2n+1个。例如每个动力区及非动力区都分成4等份,组合磁体群向右运动(图3) 四格后重复出现最初情况,只是每组组合磁体所在的动力区与非动力区位置调换;八格后完全恢复最初情况,如此循环往复。初步实验时,可按此方式将磁管排成一直线,看组合磁体群能否持续向一方向运动。最重要的理论论据Ⅱ这一理论依据的作用是增大|动力|+|阻力|中动力之比例。1、A磁体组的数量增加的比例每个区间的长度增大的比例×区间的等份密度增大的比例。B、动力增大的比例磁体组的数量增加的比例×每个动力区之动力增大的比例。C、(1)当区间的长度不变时阻力增大的比例区间的等份密度增大的比例×每个非动力区之阻力增大的比例。即磁体组的数量增加的比例×每个非动力区之阻力增大的比例。*(2)当区间的等份密度不变时(每个区间的长度都增大)阻力增大的比例>每个非动力区之阻力增大的比例阻力增大的比例<每个区间的长度增大的比例×每个非动力区之阻力增大的比例。即阻力增大的比例<磁体组的数量增加的比例×每个非动力区之阻力增大的比例。2、由B、C(2)’又由“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工Ⅰ”的条件(1)、(2)可得在区间的等份密度不变时,增加磁体组的数量(即增大每个区间的长度),动力增大的比例>阻力增大的比例。制造方案(二)将磁体组合固定在旋转环上(旋转面与重力方向垂直为宜),磁管固定于旋转环的周围,磁管曲度与环周同。则绕环一周的磁体组的数量2n×k(组)绕环一周的磁管的数量(2n+1)×k(个)(k为正整数)按上述方法可保证无论是磁管还是磁体组,它们都各自等分圆周。这样便减少了理论复杂性,又避免了重力所造成的麻烦。对于上述方法的详细解析(图4)设当n=4 k=1时1、单位的数量=(2n+1)×k=(8+1)×1=9(个)2、磁体组的数量=2n×k=8×1=8(组)其中n为每个动力区(非动力区)的等份数量,2n+1为一个周期所需的单位的数量,2n为一个周期的磁体组的数量。K的含义为一周(360°)所含的周期的数量(例如此种情况,一个周期需要单位2n+1=9个,需要磁体组2n=8个,一周只含一个周期)。在以上两个公式中,假定其余各变量取定值,则合力随K值的增大而按相同比例增大,同时会减少磁管曲度。这种增大K值以增大合力的方法不同于“最重要的理论依据Ⅱ”中的方法。因为K值的变化只改变了合力的大小,合力中动力与阻力的比例不变。而“最重要的理论依据Ⅱ”的方法是主要增大合力中的动力,使动力所占|动力|+|阻力|的比例逐渐上升——二者本质不同。制造方案(三)见磁管剖面图(图5),磁管侧端留有一口,以保证组合磁体(包括旋转环的边缘)的通过。为阻止管中的磁力线从此口挤出,需在此口处设置磁场。具体方法Ⅰ、旋转环四周采用环状磁体(图6)以填补磁管缺口(图7),旋转环内部磁力线闭合,对外不显磁场。其内部磁场强度等于磁管壁内之磁场强度;Ⅱ、环状磁体与磁体管缺口要紧密接触;Ⅲ、接触面的形状以能够阻挡管内磁力线为宜(图7)。对于第二点,由于接触紧密,便会增加摩擦的麻烦(摩擦生热及物质能量耗损)。参考对策(1)、二者接触面上各自履盖一层隔热材料(高分子材料);(2)、接触面的最外层材料必须光滑耐磨;(3)、在接触面处涂抹润滑油;(4)、降温。在接触面滑动分离时;(5)、永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发电,在保证功率输出不变的前提下,减缓其转速(增大发电机的磁场强度及导线长度。)总之,一切方法为避免摩擦生热及摩擦损耗。备注1、磁管采用(图8)中形状以增大管内磁力线数量之比例。2、(图9)几种方式可供参考。权利要求1.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永动机(置于环状磁场中的磁单极子的圆周永动)的现实代替方案——利用(2n+1)×k个磁管(围成一个环)内部的平行的磁力线代替环状磁场作为动力源(图2),利用4n×k个两端显同极的组合磁体(相互固定,利用合力)代替磁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永动机(置于环状磁场中的磁单极子的圆周永动)的现实代替方案-利用(2n+1)×k个磁管(围成一个环)内部的平行的磁力线代替环状磁场作为动力源(图2),利用4n×k个两端显同极的组合磁体(相互固定,利用合力)代替磁单极子(图1)(动力区为每个磁管内平行磁力线区,非动力区为每两个磁管之间扩散磁力线区):(图3、4)(Ⅰ)动力区长度都相等且等于非动力区,一个动力区及非动力区组成一个单位;(Ⅱ)所有动力区及非动力区都各自分成n个等份;(Ⅲ)每个单位中放置两 个组合磁体,作为一组(动力区、非动力区各一个);(Ⅳ)第一单位,两个区间的组合磁体皆放到各自区间第一等份的中间位置;第二单位,一组组合磁体皆放到第二等份的中间位置;依此类推,每组的两个组合磁体之间存在n-1个等份,每两组的组合磁体之间存 在n个等份;(Ⅴ)一个周期需要磁体组2n个(即4n个组合磁体),需要单位2n+1个,一周(360°)需要k个周期(k为正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限同
申请(专利权)人:吴限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N[中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