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限同专利>正文

相对无极限无耗能循环加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930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作用是,在不耗能的前提下产生无限的动力。-使一定数量的组合磁体,同时于相应的位置和数量与之成(2m+1)/4m或(m+1)/2m之比例相配置的磁管的内部磁场相作用。每个组合磁体穿越相邻两个磁管的相接处时,受动力做功与克服阻力做功大小相同的运动区域为“无作功区”,设磁管中除去无作功区的部分为“动力作功区”,两个区域的长度相等。由于始终有一半的组合磁体受动力,另一半做功之合为零,实质上是将磁体间的作用力合为一个循环完整的动力。-理论上可满足无量无边能源之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利用磁体间相互作用力制成的无极限无耗能加速器。提供一种利用磁体间“无耗能”便可产生的作用力组合成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不间断的、循环往复的动力,依现有理论可知其(受力方)转速无限增大的必然性。——即在不消耗能量的前提下无限地增大其动量(动能)。制造方案如下1、规格相同的磁管围成一周,彼此无间隙(附图说明图1);规格相同的组合磁体置于其中以产生动力(图2)。2、设当每个组合磁体穿越相邻的两个磁管的相接处时,受动力做功与克服阻力做功之大小相同的运动区域为“无作功区”,设磁管中除去无作功区的部分为“动力作功区”;则每个磁管的长度=动力作功区之长度+无作功区之长度。3、所有的动力作功区之长度都相等且等于无作功区,一个动力作功区及无作功区组成一个单位;每个动力作功区、无作功区都各自分成m等份(图3,例如当m=4)。4、每个单位中放置两个组合磁体,作为一组(动力作功区、无作功区各一个)。第一单位,两个区域的组合磁体皆放到各自区间第一等份的中间位置;第二单位,一组组合磁体皆放到第二等份的中间位置……依此类推(图3)。5、一周需要磁管(2m+1)×K个,磁体组(2m+1)×K(即4m×K个组合磁体);或磁管m+1个,磁体组m个(K为正整数)。磁体之个别长度不能等于无作功区,否则无法持续做功;而依其本身形状特征,不应该使其个别长度小于无作功区,所以只能在大于无作功区,即存在动力作功区的前提下进行。持续做功的能源来自于动力作功区。总功率受磁管个别长度的影响,在一周磁管的总长度取定值时,增大磁管的个别长度即增大了动力作功区所占一周的比重,但磁管及与之作用的组合磁体的数量会随之减少;反之,减小了磁管的个别长度(减小了动力作功区的比重),会同时增加磁管及组合磁体的数量。只有当动力作功区占一半的比重,即二种区域的长度相等时,总功率是最大值。其前提是动力作功区为平行磁力线区。但为了组合磁体的运动,磁管侧端需留有一口以保证旋转环的通过。为了防止管中磁力线从侧端管口挤出,在旋转环一周采用环状磁体以填补其缺口(图4),尽可能地起到阻隔的作用。如果磁管长度的增加,在增大动力作功区长度的同时也增强了其本身之磁感应强度,则可以在动力作功区不小于一半比重(其长度不小于无作功区)的前提下,结合考虑管中磁力线从侧端管口挤出之情况(图4),适度增大磁管的个别长度(即增大动力作功区的比重)。此种情况下,等份可依据(动力作功区之长度+无作功区之长度)/2m来划分,保证每组的两个组合磁体之间存m-1个等份,每相邻两组的组合磁体这间存在m个等份。一周需要磁管(2m+1)×K个,旋转环上需要磁体组2m×K个(K为正整数;例如图5,当m=4,k=1时)。或者,需要磁管m+1个,磁体组m个(例如图6,当m=5时),并需在旋转环上安装重力平衡杆(在第一组组合磁体与第m组组合磁体所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标准为当旋转轴与角平分线同时与重力方向垂直时,此重力平衡杆恰能保证旋转环的静止。图6)。本专利技术可以配合使用如下方案——将n个规格相同的旋转环固定于同一个旋转轴上,保证每相邻的两个旋转环,它们与各自相作用的磁管的位置关系,彼此相差1/n等份。它的作用是,保证转速的均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简易方案为在闭合的环状磁管中另置(2m+1)×K或m+1个弧度与之相似的磁管(管口不向内弯曲),内部的相邻磁管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各自的长度,动力作功区位于相邻的两个内部磁管之间,内部磁管皆位于各自的无作功区的中部位置(图7)。采用此种方法,动力作功区与无作功区之长度相等,其它方面,按前述要求。但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将其改进成I、作为闭合的环状磁体的磁管壁是由静止壁、旋转壁两部分组成,有(2m+1)×K或m+1个内部磁力线与磁管壁内磁力线弧度相似的磁体固定于静止壁上,相应的组合磁体于磁管内安置于旋转壁上与之相作用(图8);两种作用磁体之横剖面,在形状上是交叉互补,运动至同一处时即可充满所占据的管内空间(图9);II、固定于静止壁上的磁体之间,旋转壁上的组合磁体之间,在避免相互产生摩擦的前提下各自充以非导磁物体以增大其牢固性;于是可换一方式说明此专利技术产生动力的环节是由半交叉状的静止体、旋转体两部分组成;静止体包括静止壁、非导磁物体及安置于非导磁物体中的(2m+1)×K或m+1个具有相应特征的磁体,旋转体是由旋转壁、非导磁物体以及固定于其中的组合磁体构成(图10);III、也可以把组合磁体固定于静止体中,另一种磁体安置在旋转体内。作上述改进的作用是,能够缩短无作功区的长度,即相同规格下增大了总功率。因此,无作功区中,至少要在其两端包含一部分与动力作功区之磁力线方向一致的区间;这个改进缩短了位于其中部的与动力作功区磁力线方向不一致的区域,并且减小了组合磁体于其间克服阻力的做功,所以减小了无作功区的长度。权利要求1.相对无极限无耗能循环加速器,利用磁管中的组合磁体的与之作用力制成,其技术特征在于(一)规格相同的磁管围成一周,彼此无间隙,规格相同的组合磁体置于其中以产生动力;(二)设当每个组合磁体穿越相邻的两个磁管的相接处时,受动力做功与克服阻力做功之大小相同的运动区域为“无作功区”;设磁管中除去无作功区的部分为“动力作功区”;每个磁管的长度=动力作功区之长度+无作功区之长度;(三)所有的动力作功区之长度都相等且等于无作功区,一个动力作功区及无作功区组成一个单位;每个动力作功区、无作功区都各自分成m等份;(四)每个单位中放置两个组合磁体,作为一组(动力作功区、无作功区各一个);第一单位,两个区域的组合磁体皆放到各自区间第一等份的中间位置;第二单位,一组组合磁体皆放到第二等份的中间位置……依此类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可以在动力作功区不小于一半比重(其长度不小于无作功区)的前提下,结合考虑管中磁力线从侧端管口挤出之情况,适度增大磁管的个别长度(即增大动力作功区的比重);此种情况,等份可依据(动力作功区之长度+无作功区之长度)/2m来划分,保证每组的两个组合磁体之间存在m-1个等份,每相邻两组的组合磁体之间存在m个等份。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一周需要磁管(2m+1)×K个,旋转环上需要磁体组2m×K个(K为正整数)—。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比较权利要求3,或者一周需要磁管m+1个,磁体组m个;并需在旋转环上固定重力平衡杆(在第一组组合磁体与第m组组合磁体所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标准为当旋转轴与角平分线同时与重力方向垂直时,此重力平衡杆恰能保证旋转环的静止)—。5.按照权利要求1、2、3或1、2、4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以配合使用此种方案——将n个规格相同的旋转环固定于同一个旋转轴上,保证每相邻的两个旋转环,它们与各自相作用的磁管的位置关系,彼此相差1/n个等份。6.按照权利要求l、2、3、5或1、2、4、5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简易方案为在闭合的环状磁管中另置(2m+1)×K或m+1个弧度与其相似的磁管(管口不向内弯曲);内部的相邻磁管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各自的长度,动力作功区位于相邻的两个内部磁管之间,内部磁管皆位于各自的无作功区的中部位置;采用此种方法,动力作功区与无作功区之长度相等;其它方面,按前述要求;采用这种方式,进一步将其改进成I、作为闭合的环状磁体的磁管壁是由静止壁、旋转壁两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相对无极限无耗能循环加速器,利用磁管中的组合磁体的与之作用力制成,其技术特征在于:(一)规格相同的磁管围成一周,彼此无间隙[1],规格相同的组合磁体置于其中以产生动力[2];(二)设当每个组合磁体穿越相邻的两个磁管的相接处时,受动力 做功与克服阻力做功之大小相同的运动区域为“无作功区”;设磁管中除去无作功区的部分为“动力作功区”;每个磁管的长度=动力作功区之长度+无作功区之长度;(三)所有的动力作功区之长度都相等且等于无作功区,一个动力作功区及无作功区组成一个单位; 每个动力作功区、无作功区都各自分成m等份[3];(四)每个单位中放置两个组合磁体,作为一组(动力作功区、无作功区各一个);第一单位,两个区域的组合磁体皆放到各自区间第一等份的中间位置;第二单位,一组组合磁体皆放到第二等份的中间位置……依 此类推[3]。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限同
申请(专利权)人:吴限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