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光专利>正文

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546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属吸收式热泵技术领域。第一吸收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经第二发生器和第一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吸收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有驱动热介质管路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分别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温余热利用热泵

技术介绍
: 对于一些余热资源丰富的地方,如果单选择采用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虽然性能指数较经典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高,但其供热温度相对较低,受到很大限制,而选择采用经典第一类吸收式机组可以将余热介质的热量提高到用户的需求温度时,其性能指数较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低,现实生产中遇到这种状况时,一般这样的方案是:在低温段采用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而高温段采用经典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同时使用两台机组,这对企业使用成本大幅提高且其综合性能指数很不理想。为了在提高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温度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使机组拥有较高的性能指数,为了更高效的利用余热资源,本专利技术采用巧妙的流程,得到了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集聚了经典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和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优点,其中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采用溶液有并联流程,该机组对不同品位的余热可在不同的循环中应用,在能满足用户供热需求的同时拥有较高的性能指数,且该机组可根据需要采用一种或两种不同溶液作为的工质,使用两种溶液时二者互不影响可以分别完成各自循环流程,可利用不同余热资源,同时具有多个供热端,该机组更丰富了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类型,可以高效利用余热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分项阐述如下: 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组成。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经第二发生器和第一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分别经第二节流阀与第一蒸发器连通和经第三节流阀与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二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结构和流程示意图。图中,I一第一发生器,2—第二发生器,3—第三发生器,4一第一吸收器,5—第二吸收器,6—冷凝器,7—第一蒸发器,8—第二蒸发器,9一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 一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2—第一节流阀,13—第二节流阀,14 一第三节流阀,15—第一溶液泵,16—第二溶液泵。【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I)结构上,它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组成。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15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I连通。第一发生器I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I有冷剂蒸汽通道经第二发生器2和第一节流阀12与冷凝器6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有冷剂液管路分别经第二节流阀13与第一蒸发器7连通和经第三节流阀14与第二蒸发器8。第一蒸发器7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二蒸发器8有冷剂蒸汽通道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和冷凝器6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蒸发器7和第二蒸发器8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发生器I和第三发生器3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2)流程上,第一吸收器4的稀溶液流经第一溶液泵15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进入第一发生器I。第一发生器I的浓溶液流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的浓溶液流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一吸收器4、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流经第一吸收器4的被加热介质。第一发生器I的浓溶液在来自外部的驱动热介质的加热下产生冷剂蒸汽。来自第一发生器I的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2作为第二发生器2的驱动热介质、加热流经其内的浓溶液并释放冷剂蒸汽向冷凝器6提供。冷剂蒸汽放热后变成冷剂液流经第一节流阀12进入冷凝器6 ;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流经第二溶液泵16加压后流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1进入第三发生器3。第三发生器3有浓溶液流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1进入第二吸收器5。第三发生器3的浓溶液被来自外部的驱动热介质加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6提供;进入冷凝器6的冷剂蒸汽放热于来自外部的被加热介质变成冷剂液。冷凝器6的冷剂液分别经第二节流阀13进入第一蒸发器7和经第三节流阀14进入第二蒸发器8。第一蒸发器7内的冷剂液被来自外部的余热介质加热变成冷剂蒸汽向第一吸收器4提供。第二蒸发器8内的冷剂液被来自外部的余热介质加热变成冷剂蒸汽向第二吸收器5提供,形成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本专利技术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具有如下的效果和优势: 1.在被加热介质温度范围较宽时,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能够克服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和经典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缺陷,可对余热资源进行更深度的利用。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在利用余热资源时,具有较合理的性能指数。3.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可采用一种或者两种溶液作为工质分别完成各自循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取不同溶液作为工作介质,能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拓宽了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使用范围。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可以利用不同品味的余热,利用余热资源更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组成,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15)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经第二发生器(2)和第一节流阀(12)与冷凝器(6)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有冷剂液管路分别经第二节流阀(13)与第一蒸发器(7)连通和经第三节流阀(14)与第二蒸发器(8),第一蒸发器(7)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二蒸发器(8)有冷剂蒸汽通道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和冷凝器(6)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蒸发器(7)和第二蒸发器(8)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发生器(1)和第三发生器(3)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用冷凝器的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组成,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15)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 )与第一发生器(I)连通,第一发生器(I)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 )与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I)有冷剂蒸汽通道经第二发生器(2)和第一节流阀(12)与冷凝器(6)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第二吸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