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支玉柱专利>正文

磁感应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78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感应发动机,主要利用永磁体同性相斥的原理,用永磁体制成此种发动机的定子和转子,通过定子对转子的产生连续不断的向一侧倾斜的斥力做为动力源,此种发动机无噪音,无污染,不用燃油,不用电能支持,结构合理,可以控制工作和停止,可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动力的各个领域,包括:发电厂、汽车、机动车、轮船、小型飞机、电扇、电冰箱、空调、洗衣机、水泵等。(*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感应发动机,尤其在于产生动力的动力的定子和转子的构造,控制发动机起动和停止的方案。近几十年中,内燃机特别是汽车的广泛应用,汽车的尾气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人类的生活及健康影响越来越大,解决内燃机尾汽污染问题当前有以下途径1是用电动机代替汽车内燃机,由于能够满足汽车的长时间、长距离大功率耗能的大容量、充电方便体积适合成本低廉的电瓶难于实现,使得电动机全面代替内然机困难重重。2是用液化气作为内然机燃料,产生的尾气中有害物质较少,比燃烧汽、柴油对空气污染小,但一方面对原来燃烧系统的改造增加一部分成本,一方面天然气为液化气,而且是有毒气体,且价格比汽油、柴油成本高一些,所以没有被普及,还有一点,液化气汽车,没有解决对氧气的消耗和对空气的热排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无污染的,无燥音,无排放的不需要依赖燃料、不需要依赖电瓶的新式动力机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对电磁感应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磁感应发动机,利用永磁体异性相斥的原理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式转子单元和定子单元,新式转子单元和定子单元都由磁极于两端按照同极同向,并排向同一侧倾斜,成倾斜辐射状排列由固定结构固定,定子单元内壁为圆柱状曲面,转子单元外壁为圆柱状曲面,在同一发动机里转子单元的永磁体倾斜方向与定子单元永磁体倾斜方向相同,定子单元内壁为同一种磁极,外壁为同一种磁极;转子单元外壁为同一种磁极,内壁为同一种磁极;由于自身的组成方式,使得定子的内壁与转子的外壁在工作时为同一种磁极,定子内壁就会对转子外壁产生斥力,由于定子永磁体与转子永磁体向同一方向倾斜所以定子内壁对转子的外壁产生向同一方向倾斜的斥力即向同一方向的推动力,推动转子连续不断的转动。固定永磁体的结构、固定转子与传动轴的结构、有以下情况①直接由固定材料固定,优点是固定牢固;②用预制的支架固定,优点为永磁材料可以回收利用;③利用自身锁定结构固定。定子中转子中固定定子单元和转子单元的结构有以下情况①直接由固定材料固定;②用预制的支架固定。为减少漏磁对人体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磁体的磁力利用率,根据永磁体组成单元的两种情况,把其规定为定子单元A和定子单元B,转子组成单元为单元A′转子单元B′,单元A的内壁为N极外壁为S极,单元B的内壁为S极外壁为N极,单元A′外壁为N极内壁为S极,单元B′的外壁为S极内壁为N极,定子由单元A与单元B按照ABA的并排方式组成,单元A与单元B中间有间隙并排由固定结构固定在一起,组成定子间隙为非导磁材料,转子由单元A′与单元B′按照ABA的并排方式组成,单元A′与单元B′有与定子的间隙间距相等,并由非导磁材料固定结构固定,在定子外壁上分布的S极环状面和N极环状面上设置一层导磁能力强的导磁结构,使得永磁体的磁力线形成回路,即类似蹄形磁体状,使得定子内壁的N极和S极的磁力各增加近一倍,绝大部分的漏磁被消除,在转子内壁上分布的S极环状面和N极环状面上设置一层强导磁的导磁结构,使磁力线形成回路,使转子的外壁的N极和S极磁力各增加近1倍,绝大部分的漏磁被消除。为了有效的控制发动机的运行和停止,在定子侧面设置了控制定子轴向移动的装置,定子在原来基础上适当增加了单元A单元B组数,按照等间距等厚度等内壁半径,ABA的间接方式,由非导磁材料固定结构固定,转子也在原来基础上适当增加单元A′B′的组数,也按照等间距等厚度与定子中的单元间距和厚度相同,等外壁半径,按A′B′A′的间接联系方式,间隙由非导磁材料固定结构固定,定子与壳体的连系方式为定子可以在壳体内作轴向移动不可以晃动和转动。在定子单元间以及转子单元间选用非导磁材料固定结构固定可以避免相邻异种磁极的磁力线的短路。定子与壳体的联系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壳体内壁有一条以上的槽与传动轴轴心线平行,在定子外壁有相应的凸起与之相对应,凸起与槽成滑动吻合联系;2.在定子外壁有1条以上的传动轴平行的槽,在壳体上有相对应的凸起与其对应,凸起与槽成滑动吻合联系;3.壳体内壁为不规则的空腔即非圆柱状腔室,定子外壁为壳体内壁相对应的不规则形状定子可以在壳体内作轴向滑动,而不可以转动或晃动。壳体与定子的联系方式还可以为壳体的内壁为螺纹状结构,定子的外壁为与壳体内壁螺纹相对应的螺纹结构,定子可以在壳体内作螺旋式轴向移动,在壳体上有固定定子的结构,当发动机工作时,保证定子与壳体为固定联系。壳体与定子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只要能够保证定子可以在壳体内作轴向移动并且在发动机工作时与壳体保持固定联系,就属于本专利技术范围之内。控制定子轴向移动装置即控制定子与转子相对位置的装置有以下几类方案1.“螺纹控制式”调节结构;2.“流体压力控制式”调节结构;3.“蜗轮控制式”调节结构;4.“杠杆控制式”调节结构;5.“电磁控制式”调节结构;6.“拉杆控制式”调节结构;7.“斜面控制式”调节结构。控制定子在壳体内的轴向移动的装置还可以有其它类型,只要能够控制定子在壳体内的轴向移动并且在发动机工作时,定子与壳体为绝对稳定联系,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螺纹控制式”1.在定子一侧壳体内部有空心柱状调节体,调节体内壁有螺纹与侧壳向定子一侧凸出的空心柱体上的螺纹为滑动吻合,调节体有手柄,通过壳体上的豁口伸出壳外,在壳体豁口处有阻挡异物进入的阻挡装置,调节体外壁与壳体内壁有间隙,调节体的定子侧面与定子滑动相靠,在定子另一侧壳内壁对应处有弹力结构,在壳体上有自由限制手柄移动位置的结构。异物阻挡装置可以为1.与豁口及手柄密封的富有弹性的质地柔软的材料制成的罩状结构;2.与豁口处外壁相吻合的与手柄相对固定的档板。2.在定子一侧壳体内部有空心柱状调节体,内壁有螺纹与侧壳向定子一侧凸出的空心柱体的螺纹为滑动吻合,调节体外壁有条形齿与以侧壳为支撑的传动齿轮齿合,调节体与定子侧面滑动相靠,在定子另一侧侧壳内臂对应处有弹力结构,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引出壳外,在壳外端有传动装置与传动轴联系,此传动轴为控制调节体的传动轴。3.在定子一侧壳体内部有空心柱状调节体,内壁有螺纹,与侧壳向定子一侧凸出的空心柱体上的螺纹为滑动吻合,调节体外壁有条形齿与以侧壳为支撑的传动齿轮齿合,调节体与定子侧面为可转动锁定,传动齿轮的传动轴的壳外端为传动装置。4.在侧壳与定子间有外壁上有螺纹的空心柱状调节体,与定子内壁上上的凸起相滑动吻合,调节体侧壳可转动锁定,调节体可以以传动轴为轴心转动,在调节体内壁上有齿,与传动齿轮齿合,传动齿轮传动轴通过侧壳与壳外的传动装置与动力相连。5.在侧壳与定子间有外壁上有螺纹的空心柱状调节体,与定子内壁上的凸起相滑动吻合,调节体被侧壳可转动锁定,调节体可以以传动轴为轴心转动,在调节体外壁上有齿与传动齿轮齿合,传动齿轮传动轴通过侧壳与壳外传动装置相连。6.在侧壳与定子间有外壁上有凸起的空心柱状调节体,凸起与定子内壁上的螺纹相吻合滑动吻合,调节体被侧壳可转动锁定,调节体可以以传动轴为轴心转动在调节体外壁上有齿与传动齿轮齿合,齿靠近侧壳一方,凸起靠近定子一方,传动齿轮传动轴穿过侧壳与壳外传动装置相连。7.在侧壳与定子间有外壁上有凸起的空心柱状调节体,凸起与定子内壁上的螺纹相吻合滑动吻合,调节体被侧壳可转动锁定,调节体内壁上有齿与传动齿轮齿合,齿靠近侧壳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磁感应发动机的定子单元与转子单元,特征在于:定子单元,转子单元都由永磁体按照同极,同向,并排相邻,向同一侧倾斜、成倾斜辐射状排列,并由固定结构固定,永磁体的磁极位于单元的内壁和外壁上,每个单元的内壁只存在一种磁极,每个单元的外壁只存在一种磁极,定子单元的内壁为圆柱状空腔,转子单元的外壁为圆柱状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支玉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