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组件的吸塑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81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CB板组件的吸塑盘,所述吸塑盘的正面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放置所述PCB板组件,所述吸塑盘的背面形状与所述吸塑盘的正面形状相配合;所述吸塑盘划分为边框区和内部区,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内部区中,所述边框区的边缘框架环绕所述容纳槽设置;所述边缘框架上设有形状不同的第一对位部和第二对位部,所述第一对位部设置在所述边缘框架的一个边角上,所述第二对位部设置在所述边缘框架的一个外侧面上。通过上述设计,工人很难在堆叠吸塑盘时出错,还方便工人将堆叠的吸塑盘从同一方向放入到机台的料仓中,使得吸塑盘可以从同一方向下料,从而提高PCB板组件的上料和下料效率,进而提高电池组件的生产效率。池组件的生产效率。池组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B板组件的吸塑盘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器的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板组件的吸塑盘。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器主要包括雾化器和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为雾化器提供电能,使雾化器中的加热件发热,进而将雾化器中的烟油汽化以散发油烟。在电池组件的生产中,包括在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安装吸油棉、电芯焊接、缠胶、安装咪头盖、安装底盖等工艺。
[0003]目前在PCB板上安装吸油棉的工艺中,常需要用到吸塑盘盛装多个PCB板组件以将PCB板组件送入机台,但是目前PCB板组件的吸塑盘设计存在多种不方便的地方,影响到电池组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B板组件的吸塑盘,方便PCB板组件的上料和下料,提高电池组件的生产效率。
[000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CB板组件的吸塑盘,所述PCB板组件包括PCB板、咪头和电极,所述咪头和电极分别固定在所述PCB板的两端,所述吸塑盘的正面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放置所述PCB板组件,所述吸塑盘的背面形状与所述吸塑盘的正面形状相配合;所述吸塑盘划分为边框区和内部区,所述边框区环绕所述内部区设置;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内部区中,所述边框区包括边缘框架,所述边缘框架为四边形环形结构,并环绕所述容纳槽设置;所述边缘框架上设有形状不同的第一对位部和第二对位部,所述第一对位部设置在所述边缘框架的一个边角上,所述第二对位部设置在所述边缘框架的一个外侧面上。
[0006]可选的,所述边缘框架为正四边形环形结构,包括依次相连且长度相同的第一外侧面、第二外侧面、第三外侧面和第四外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第二外侧面和第三外侧面上并列设有两个第一夹持槽,所述第四外侧面上并列设有三个第二夹持槽;在所述第四外侧面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夹持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夹持槽的长度;所述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之间的夹角处设有切角,所述第一对位部为所述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之间的切角,所述第二对位部为三个所述第二夹持槽。
[0007]可选的,所述边缘框架的外侧壁朝所述内部区倾斜设置,在所述内部区中,所述容纳槽中各侧面朝相邻所述容纳槽或所述边缘框架倾斜设置。
[0008]可选的,所述边框区的高度大于所述内部区的高度,且所述边框区的顶部与所述内部区的顶部平齐,所述边框区的底部突出于所述内部区的底部。
[0009]可选的,每个所述容纳槽都包括第一PCB板限位部、第一悬空部、第二PCB板限位部、第二悬空部和电极限位部,所述第一PCB板限位部、第二PCB板限位部和电极限位部的底部平齐,且都高于所述第一悬空部和第二悬空部的底部;所述PCB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
PCB板限位部、第二PCB板限位部的底部相贴,所述PCB板上的电极与所述电极限位部对应。
[0010]可选的,同一行所述容纳槽中,相邻所述第一PCB板限位部、相邻所述第二PCB板限位部和相邻所述电极限位部分别被所述容纳槽的侧壁隔开,相邻所述第一悬空部和相邻所述第二悬空部分别相通;同一列所述容纳槽中,相邻所述容纳槽被连接筋隔开,所述连接筋的高度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高度相等。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咪头槽,所述咪头槽的图案与所述PCB板上咪头的图案相同;在所述吸塑盘中,所述咪头槽都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同一端。
[0012]可选的,所述边框区还包括外延部,所述外延部的一端与所述边缘框架的底部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边缘框架的方向延伸;所述外延部环绕所述边缘框架设置。
[0013]可选的,所述吸塑盘各处的厚度相等。
[0014]可选的,所述吸塑盘由防静电材料构成。
[0015]目前在电子雾化器的生产工艺中,PCB板组件的吸塑盘上是不设对位部的,工人在堆叠吸塑盘以及将吸塑盘放入机台中,要进行两次对位找准位置,否侧位置错误的话会影响机台的运转;即使为了防呆设计在吸塑盘中设置了一个对位部,也只是为了方便工人按照顺序将吸塑盘堆叠到一起,但是当这一对位部不明显时仍然存在堆叠错误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PCB板组件的上料和下料,进而影响到了电池组件的生产效率。本申请通过在吸塑盘上设置两组不同的对位部,且两组对位部都在吸塑盘最显眼的外侧,以方便工人观察到;且两组对位部中,第一对位部是在边缘框架的边角上,第二对位部是在边缘框架的外侧面上,采用这样的设计,工人很难在堆叠吸塑盘时出错,即使出现位置不对的情况,上下吸塑盘也不会堆叠成功,从而提醒工人摆放错误。另外,第一对位部和第二对位部不仅是为了方便工人堆叠吸塑盘,也方便工人将堆叠的吸塑盘从同一方向放入到机台的料仓中,使得吸塑盘可以从同一方向下料,从而提高PCB板组件的上料和下料效率,进而提高电池组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有PCB板组件的吸塑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吸塑盘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吸塑盘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吸塑盘堆叠时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吸塑盘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吸塑盘的正面示意图;
[0023]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容纳槽的示意图。
[0024]其中,100、吸塑盘;110、吸塑盘的正面;120、吸塑盘的背面;130、边框区;131、边缘框架;132、第一外侧面;133、第二外侧面;134、第三外侧面;135、第四外侧面;136、第一夹持槽;137、第二夹持槽;138、外延部;140、内部区;150、第一对位部;160、第二对位部;170、容
纳槽;171、第一PCB板限位部;172、第一悬空部;173、第二PCB板限位部;174、第二悬空部;175、电极限位部;176、咪头槽;180、连接筋;200、PCB板组件;210、PCB板;220、咪头;230、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0026]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组件的吸塑盘,所述PCB板组件包括PCB板、咪头和电极,所述咪头和电极分别固定在所述PCB板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塑盘的正面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放置所述PCB板组件,所述吸塑盘的背面形状与所述吸塑盘的正面形状相配合;所述吸塑盘划分为边框区和内部区,所述边框区环绕所述内部区设置;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内部区中,所述边框区包括边缘框架,所述边缘框架为四边形环形结构,并环绕所述容纳槽设置;所述边缘框架上设有形状不同的第一对位部和第二对位部,所述第一对位部设置在所述边缘框架的一个边角上,所述第二对位部设置在所述边缘框架的一个外侧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组件的吸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框架为正四边形环形结构,包括依次相连且长度相同的第一外侧面、第二外侧面、第三外侧面和第四外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第二外侧面和第三外侧面上并列设有两个第一夹持槽,所述第四外侧面上并列设有三个第二夹持槽;在所述第四外侧面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夹持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夹持槽的长度;所述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之间的夹角处设有切角,所述第一对位部为所述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之间的切角,所述第二对位部为三个所述第二夹持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组件的吸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框架的外侧壁朝所述内部区倾斜设置,在所述内部区中,所述容纳槽中各侧面朝相邻所述容纳槽或所述边缘框架倾斜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组件的吸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的高度大于所述内部区的高度,且所述边框区的顶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红日朱善国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奇思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