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棉组件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74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棉组件上料设备,用于对钢圈进行上料,并且将钢圈与载具上的包棉组件进行组装,所述钢圈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钢圈包括固定端和插合端,所述插合端设有开口,所述固定端一侧设有通孔,所述包棉组件上料设备包括震动料盘、取料检测组件和移料组件,所述取料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座、检测模块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夹持部夹取所述震动料盘的出料口的钢圈,所述检测模块对被夹在所述夹持部上的钢圈的通孔的朝向进行检测;本申请通过以上设计,在转移钢圈的同时就进行较正工作,节省较正钢圈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棉组件上料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包棉组件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器是通过加热雾化等方式,将包棉组件上的吸附的油雾化变成蒸汽后,让用户抽吸的一种产品。因此,在电子雾化器中,包棉组件是非常重要的部件,在对包棉组件的组装也是极其重要,其中包括将钢圈与包棉组件进行组装,使包棉组件中的吸油棉的端部与钢圈上的通孔对应,以便由通孔进油被吸油棉均匀吸收。
[0003]现有技术中,将包棉组件进行套钢圈时,没有设置检测模块用于先将钢圈的通孔的朝向进行检测,而且需要通过人工观察的方式来确定钢圈的通孔的朝向且再进行调整,这样的方式影响组装工序的进度,而且人工调整的方式误差较大,影响电子雾化器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钢圈的通孔的朝向并无需额外增加较正时间的包棉组件上料设备。
[000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棉组件上料设备,用于对钢圈进行上料,并且将钢圈与载具上的包棉组件进行组装,所述包棉组件包括环状的发热组件和吸油棉,所述吸油棉包裹所述发热组件,所述钢圈套设在所述吸油棉外;所述钢圈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钢圈包括固定端和插合端,所述插合端设有开口,所述固定端一侧设有通孔,所述包棉组件上料设备包括震动料盘、取料检测组件和移料组件,所述震动料盘上设有出料口和卡合部,所述震动料盘通过震动的方式将所述钢圈传输到所述出料口,且所述钢圈的开口与所述卡合部卡合,使所述开口朝向背离地面的一侧;所述取料检测组件用于与所述震动料盘配合,对所述出料口的钢圈进行夹取,所述取料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座、检测模块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夹持部夹取所述震动料盘的出料口的钢圈,所述检测模块对被夹在所述夹持部上的钢圈的通孔的朝向进行检测;所述移料组件用于对所述取料检测组件上的钢圈进行较正和转移,使所述钢圈套在所述包棉组件上。
[0006]可选的,所述取料检测组件还包括支撑平台、固定台和支撑台,所述固定座、检测模块和夹持部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固定台设置在所支撑平台上,与所述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台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台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下方,用于对所述夹持部上夹持的钢圈支撑固定;移动所述固定座,使所述夹持部对应所述出料口夹取所述钢圈后,所述支撑台上升顶住所述钢圈的底面,所述检测模块对被夹在所述夹持部上的钢圈的通孔的朝向进行检测。
[0007]可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持部分别呈阶梯状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也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弧形槽对合形成钢圈固定槽,所述钢圈固定在所述钢圈固定槽内,且所述钢圈的外壁与所述钢圈固定槽的内壁相
贴;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激光发射部和判定部,所述激光发射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与所述钢圈相对设置,朝所述钢圈的通孔发射光线;所述判定部与所述激光发射部信号连接,当所述激光发射部发出的光线从钢圈上反射回的时间小于预设值时,判定所述钢圈的通孔的朝向有误;所述预设值为所述激光发射部发射的光线穿过所述钢圈的通孔被钢圈的内壁反射回所述激光发射部所需要的时间。
[0008]可选的,所述移料组件包括较正转移组件、顶料组件和推料组件,所述较正转移组件用于对所述取料检测组件上的钢圈进行较正和转移,所述顶料组件用于对转移后的钢圈进行固定并将组装有钢圈的包棉组件转移至所述载具上,所述推料组件用于与所述载具配合,将所述载具上的包棉组件推入所述钢圈内。
[0009]可选的,所述较正转移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履带、轨道、机械臂、固定板、旋转气缸和移料部,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机械臂一端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一侧,所述移料部设置在所述旋转气缸上,且与所述旋转气缸可旋转连接,所述履带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所述履带带动所述机械臂在所述轨道内滑动,使所述移料部沿所述轨道的方向移动;所述移料部对所述钢圈进行较正,所述机械臂带动所述移料部对所述钢圈进行转移。
[0010]可选的,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轨道固定板,所述第一轨道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所述轨道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轨道固定在所述轨道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一轨道垂直设置;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轨道推动杆和第二轨道推动杆,所述第一轨道推动杆一端固定在第一轨道一侧,另一端与所述轨道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轨道推动杆一端固定在第二轨道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推动杆与所述转移履带连接,控制所述轨道固定板带动所述机械臂沿所述第一轨道滑动;所述第二轨道推动杆与所述转移履带连接,控制所述机械臂沿所述第二轨道滑动。
[0011]可选的,所述移料部包括旋转部、固定杆、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和定位柱,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旋转气缸可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下方,一端与所述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爪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可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相对设置,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之间;所述定位柱上设有与所述钢圈的开口配合的凸起;当所述移料部工作时,使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钢圈的插合端,所述凸起与所述开口卡合,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配合夹住所述钢圈。
[0012]可选的,所述顶料组件包括支撑座、顶料履带、固定底座、导轨、推动杆和固定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固定底座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顶料履带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一侧,且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带动所述固定底座沿所述导轨滑动;
[0013]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且通过所述推动杆与所述固定底座可活动连接;
[0014]所述固定部包括支撑底座、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定位杆,所述第一固定部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也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
[0015]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固定端
和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设置,使所述第一夹持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端对合形成夹持槽;所述定位杆设置在所述夹持槽内,且所述定位杆凸出于所述夹持槽的槽面;当所述顶料组件工作时,所述顶料履带带动所述固定底座滑动至对应位置,所述较正转移组件移动至所述顶料组件的上方,所述推动杆推动所述固定部上升,使所述定位杆插入所述钢圈的固定端内,所述钢圈转移至所述固定部的定位杆上。
[0016]可选的,所述推料组件包括固定架、压板和推杆,所述压板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压板朝向地面的一侧,用于推动载具上的包棉组件;当所述推料组件工作时,所述顶料组件位于所述推料组件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棉组件上料设备,用于对钢圈进行上料,并且将钢圈与载具上的包棉组件进行组装,所述包棉组件包括环状的发热组件和吸油棉,所述吸油棉包裹所述发热组件,所述钢圈套设在所述吸油棉外;所述钢圈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钢圈包括固定端和插合端,所述插合端设有开口,所述固定端一侧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棉组件上料设备包括:震动料盘,所述震动料盘上设有出料口和卡合部,所述震动料盘通过震动的方式将所述钢圈传输到所述出料口,且所述钢圈的开口与所述卡合部卡合,使所述开口朝向背离地面的一侧;取料检测组件,用于与所述震动料盘配合,对所述出料口的钢圈进行夹取并对夹取后的钢圈进行检测,所述取料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座、检测模块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夹持部夹取所述震动料盘的出料口的钢圈,所述检测模块对被夹在所述夹持部上的钢圈的通孔的朝向进行检测;移料组件,用于对所述取料检测组件上的钢圈进行较正和转移,使所述钢圈套在所述包棉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棉组件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检测组件还包括支撑平台、固定台和支撑台,所述固定座、检测模块和夹持部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固定台设置在所支撑平台上,与所述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台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台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下方,用于对所述夹持部上夹持的钢圈支撑固定;移动所述固定座,使所述夹持部对应所述出料口夹取所述钢圈后,所述支撑台上升顶住所述钢圈的底面,所述检测模块对被夹在所述夹持部上的钢圈的通孔的朝向进行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棉组件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呈阶梯状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也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弧形槽对合形成钢圈固定槽,所述钢圈固定在所述钢圈固定槽内,且所述钢圈的外壁与所述钢圈固定槽的内壁相贴;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激光发射部和判定部,所述激光发射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与所述钢圈相对设置,朝所述钢圈的通孔发射光线;所述判定部与所述激光发射部信号连接,当所述激光发射部发出的光线从钢圈上反射回的时间小于预设值时,判定所述钢圈的通孔的朝向有误;所述预设值为所述激光发射部发射的光线穿过所述钢圈的通孔被钢圈的内壁反射回所述激光发射部所需要的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棉组件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组件包括较正转移组件、顶料组件和推料组件,所述较正转移组件用于对所述取料检测组件上的钢圈进行较正和转移,所述顶料组件用于对转移后的钢圈进行固定并将组装有钢圈的包棉组件转移至所述载具上,所述推料组件用于与所述载具配合,将所述载具上的包棉组件推入所述钢圈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棉组件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较正转移组件包括固定支架、转移履带、轨道、机械臂、固定板、旋转气缸和移料部,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机械臂一端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设
置在所述固定板一侧,所述移料部设置在所述旋转气缸上,且与所述旋转气缸可旋转连接,所述转移履带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所述转移履带带动所述机械臂在所述轨道内滑动,使所述移料部沿所述轨道的方向移动;所述移料部对所述钢圈进行较正,所述机械臂带动所述移料部对所述钢圈进行转移;其中,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轨道固定板,所述第一轨道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所述轨道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轨道固定在所述轨道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一轨道垂直设置;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轨道推动杆和第二轨道推动杆,所述第一轨道推动杆一端固定在第一轨道一侧,另一端与所述机械臂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轨道推动杆一端固定在第二轨道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推动杆与所述转移履带连接,控制所述轨道固定板带动所述机械臂沿所述第一轨道滑动;所述第二轨道推动杆与所述转移履带连接,控制所述机械臂沿所述第二轨道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棉组件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部包括旋转部、固定杆、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和定位柱,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旋转气缸可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下方,一端与所述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爪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可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红日朱善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奇思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