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5576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包括:支柱、横梁、固定机头和升降架;多个支柱固定在地面上,横梁水平架设在支柱上,固定机头固定在横梁的一端,横梁的另一端滑动装配有移动机头,升降架设置在横梁的下方,升降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升降架上还设置有升降调整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快速调整不同规格管棒材的位置,方便对不同规格管棒材进行试压、成型和机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管棒材加工效率。极大地提高了管棒材加工效率。极大地提高了管棒材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相关的管棒材设备试压、成型、机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冶炼制造出的管棒材都需要进行试压、成型和机加工,一个机加工设备加工不同品质或不同批量的管棒材前都需要进行规格调整;不锈钢、合金管棒材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因此规格更换频繁,需要技术人员根据管棒材直径和长度频繁调整试压、成型、机加工的相关设备,这就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传统的调整方式为采用人工更换模具增加垫块的方式调整竖直方向的尺寸,人工调整好升降位置后通过螺栓锁紧;在长度方向调整通过人工观察移动机头的位置,采用人工开关球阀等方式决定升降几组升降装置。这种调整方式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0004]一种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包括:支柱、横梁、固定机头和升降架;多个所述支柱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横梁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柱上,所述固定机头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横梁的另一端滑动装配有移动机头,所述升降架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下方,所述升降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架上还设置有升降调整机构。
[0005]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可选特征。
[0006]可选地,所述升降架包括:底座、铰接座、摆动柱和支撑梁,多个所述铰接座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上,每个所述摆动柱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一个所述铰接座上,所述支撑梁与多个所述摆动柱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均竖向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顶部设置有托架的长油缸。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为顶部设置有托架的短油缸。
[0009]可选地,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包括:连杆和伸缩装置,所述连杆分别与多个所述摆动柱相铰接,伸缩装置直接或间接与所述连杆的一端相铰接。
[0010]可选地,每个所述摆动柱上分别设置有铰接臂,所述连杆与所述铰接臂相铰接。
[0011]可选地,所述伸缩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连杆的一端相铰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通过升降架上的第一升降装置接取管棒材,通过第二升降装置调整管棒材高度,通过固定机头和移动机头快速配合适应管棒材长度,通过升降调整机构调整管棒材的轴心高度,其结构简单,可快速调整不同品种和不同批次管棒材的规格,方便对不同品种和不同批次的管棒材进行试压、成型和机加工,极大地提高了
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中的升降架的结构图。
[0014]在以上图中:1 支柱;2 横梁;3 固定机头;4 升降架;401 底座;402 铰接座;403 摆动柱;404 支撑梁;405 铰接臂;5 第一升降装置;6 第二升降装置;7 升降调整机构;701 连杆;702 伸缩装置;8 移动机头。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包括:支柱1、横梁2、固定机头3和升降架4;多个所述支柱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横梁2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柱1上,所述固定机头3固定在所述横梁2的一端,所述横梁2的另一端滑动装配有移动机头3,所述升降架4设置在所述横梁2的下方,所述升降架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升降装置5和第二升降装置6,所述升降架4上还设置有升降调整机构7。
[0017]对不同品种和不同批次的管棒材进行试压、成型或机加工时前,先获取本批次的管棒材的尺寸规格,管棒材的中心应该位于横梁2的中心线位置,当需要调整规格时,可通过升降调整机构7微调升降架4的高度,达到设定值后停止;移动机头8中设置有伺服电机驱动的行走小车,根据管棒材长度可以预先确定移动机头8的位置,同时决定第一升降装置5的升降数量,允许升起的第一升降装置5从横梁2的上方取到管棒材,第二升降装置6分成若干组,每组单独控制升降,根据移动机头8的位置,决定第二升降装置6的升降数量,允许升起的位置就是中心位置
·
,第一升降装置5降到底时,第二升降装置6接到第一升降装置5上取到的管棒材,此时管棒材已经达到中心位置,完成中心位置调整;对管棒材长度变化调整时,移动机头8前进时,第一升降装置5、第二升降装置6全部退回到最低初始位置,移动机头8根据管棒材的长度在横梁2上行走到达位置后,通过插销和横梁2固定。
[0018]其中,第一升降装置5、第二升降装置6、升降调整机构7和移动机头8均可以通过工控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完全自动化。
[0019]实施例2参考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架4包括:底座401、铰接座402、摆动柱403和支撑梁404,多个所述铰接座402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401上,每个所述摆动柱403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一个所述铰接座402上,所述支撑梁404与多个所述摆动柱403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5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6均竖向固定在所述支撑梁404上。
[0020]升降架4的底座401水平铺设在地面上,底座401通过多个铰接座402与多个摆动柱403相铰接,多个摆动柱403的顶部同时铰接一个支撑梁404,支撑梁404上的第一升降装置5可接取管棒材,支撑梁404上的第二升降装置6调节管棒材的中心线的高度,再通过升降调
整机构7控制多个摆动柱403的摆动角度即可微调支撑梁404的高度,以此可对管棒材的中心线的高度进行微调。
[0021]实施例3参考图1和图2,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5为顶部设置有托架的长油缸。
[0022]采用长油缸作为第一升降装置5,当管棒材输送到横梁2的上方,长油缸向上伸出一段距离通过托架接取管棒材后,再向下缩回到管棒材落到第二升降装置6为止。
[0023]实施例4参考图1和图2,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升降装置6为顶部设置有托架的短油缸。
[0024]采用短油缸作为第二升降装置6,短油缸顶部的托架接取到管棒材后,可通过伸缩调整管棒材的高度,使管棒材的高度接近横梁2的中心线。
[0025]实施例5参考图2,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升降调整机构7包括:连杆701和伸缩装置702,所述连杆701分别与多个所述摆动柱403相铰接,伸缩装置702直接或间接与所述连杆701的一端相铰接。
[0026]伸缩装置702可以横向推拉连杆701,使连杆701带动多个摆动柱403摆动,以此调节铰接在摆动柱403顶部的支撑梁404的高度。
[0027]实施例6参考图2,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每个所述摆动柱403上分别设置有铰接臂405,所述连杆701与所述铰接臂405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1)、横梁(2)、固定机头(3)和升降架(4);多个所述支柱(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横梁(2)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柱(1)上,所述固定机头(3)固定在所述横梁(2)的一端,所述横梁(2)的另一端滑动装配有移动机头(8),所述升降架(4)设置在所述横梁(2)的下方,所述升降架(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升降装置(5)和第二升降装置(6),所述升降架(4)上还设置有升降调整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棒材规格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4)包括:底座(401)、铰接座(402)、摆动柱(403)和支撑梁(404),多个所述铰接座(402)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401)上,每个所述摆动柱(403)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一个所述铰接座(402)上,所述支撑梁(404)与多个所述摆动柱(403)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5)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6)均竖向固定在所述支撑梁(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邯涛张超武晓斌吕江孔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