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38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变速器,所述电动汽车用变速器包括:第一马达;低速齿轮部,其将从所述第一马达通过第一输入轴输入的旋转动力减速并通过输出轴输出;第二马达;动力转换部,其结合于所述低速齿轮部的齿轮系的一侧,将从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输入轴输入的旋转动力施加到所述低速齿轮部的所述齿轮系,将旋转动力加速并输出给所述输出轴;以及动力输出部,其设置于所述动力转换部的第二输入轴的一侧,允许将从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输入轴输入的旋转动力选择性地输出到外部。入的旋转动力选择性地输出到外部。入的旋转动力选择性地输出到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用变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用变速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在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变速的同时执行工作机械的驱动的电动汽车用变速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环境及能源方面和结构简化方面,目前正在积极进行有关将电用作动力的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电动汽车作为以电作为动力的汽车,是利用电池供应的电来驱动马达而获得推进力的汽车。
[0003]在将电用作动力的汽车中,就制作成适合于主要搬运货物的卡车而言,由于汽车特性上的原因,被用作多种用途。最近,为了与汽车行驶无关地用于更广泛、更多种的用途,趋于以能够附着需要旋转动力的工作机械的电动汽车的形式提供。
[0004]作为需要旋转动力的工作机械,可以举出消防水泵、机翼主体开闭用驱动装置、除雪刷、农用机械等,为了这种工作机械的驱动,需要将由马达输出的动力输出到外部并传递给工作机械的动力输出装置(Power Take Off,以下简称“PTO”)。
[0005]以往,独立于输出行驶动力的行驶用马达之外,还独立配备输出PTO动力的马达来执行动力输出功能。可是,在电动汽车中,搭载了利用两个马达来输出变速器的动力的双马达型的变速器。
[0006]因此,需将除了电动汽车用变速器所使用的与行驶相关的马达之外还包括用于输出PTO动力的另外的专用马达的多个马达搭载于汽车,因而被指出在能效方面不够高效的问题。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0001:韩国技术授权公报第0291183号(2002年9月24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问题而研发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变速器,将从电动汽车用双马达变速器接受传递的旋转动力分配给PTO,能够在扩大变速范围的同时实现多用途汽车的工作机械的驱动。
[0012]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变速器,包括:第一马达;低速齿轮部,其将从所述第一马达通过第一输入轴输入的旋转动力减速并通过输出轴输出;第二马达;动力转换部,其结合于所述低速齿轮部的齿轮系的一侧,将从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输入轴输入的旋转动力施加到所述低速齿轮部的所述齿轮系,将旋转动力加速并输出给所述输出轴;以及动力输出部,其设置于所述动力转换部的第二输入轴的一侧,允许将从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输入轴输入的旋转动力选择性地输出到外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低速齿轮部包括:第一输入轴,其连接于所述第一马达,并能正反旋转;第一输入齿轮,其结合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第一动力传递齿轮,其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啮合;行星齿轮机构,其由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齿轮传递的旋转动力变更转矩及旋转速度并输出到外部;以及输出轴,其结合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并向车轮传递旋转转矩。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其设置于供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齿轮结合的第一动力传递轴的端部;多个行星齿轮,其以与所述太阳齿轮啮合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太阳齿轮的外周面;齿轮架,其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的各中心轴;以及齿圈,其以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侧齿轮齿啮合的方式配置有内侧齿轮齿,并且在外周面配置有外侧齿轮齿。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动力转换部包括:第二输入齿轮,其结合于所述第二马达的第二输入轴,向所述动力输出部传递旋转动力;第二动力传递齿轮,其与所述第二输入齿轮并排地设置,啮合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齿圈的外侧齿轮齿,用于将所述第二马达的旋转动力传递给所述输出轴;第一离合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所述第二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齿轮之间,约束动力传递而使得所述第二马达的旋转动力不传递给第二动力传递齿轮;以及第二离合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后端,使所述第二输入轴固定,切断将传递给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齿圈的负载施加到所述动力转换部。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动力输出部设置有同步机构,使得从所述动力转换部的所述第二马达通过所述第二输入轴输入的旋转动力选择性地传递给PTO输出轴。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同步机构包括:PTO齿轮,其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所固定的第二输入齿轮啮合;同步器,其配置于所述PTO输出轴上,能够利用所述PTO齿轮的旋转动力而以自由轮旋转状态旋转;PTO轮毂,其以花键方式结合于所述PTO输出轴;以及PTO套管,其在沿着所述PTO轮毂和所述同步器沿轴向移动的同时,插入于所述PTO轮毂和所述同步器进行同步。
[0019]专利技术效果
[0020]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用变速器,具有如下效果,将从输出行驶动力的电动汽车用变速器的双马达接受传递的旋转动力分配给PTO,能够在扩大变速范围的同时执行多用途汽车的工作机械的驱动。
[0021]不另外设置用于驱动PTO的专用马达,能够利用电动汽车用变速器的双马达中一个马达动力用于PTO动力,在能效方面有利。
[0022]能够使电动汽车用变速器的双马达的功率合成而输出为高功率的行驶动力,因而在需要高速行驶模式的PTO运转时,能够有效应对。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用变速器的结构的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用变速器的一级变速模式的动力传递系统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用变速器的二级变速模式的动力传递系统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用变速器的一级变速模式与动力输出模式的动力传递系统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用变速器的二级变速模式与动力输出模式的动力传递系统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低速齿轮 100:第一马达
[0030]110:第一输入轴 120:第一输入齿轮
[0031]130:第一动力传递轴 140:第一动力传递齿轮
[0032]150:行星齿轮机构 160;输出轴
[0033]20:动力转换部 200:第二马达
[0034]210:第二输入轴 220:第二输入齿轮
[0035]230:第二动力传递齿轮 240:第一离合器
[0036]250:第二离合器 30:动力输出部
[0037]300:同步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专利技术可以施加各种变更,可以具有多种形态,在正文中详细说明实施例。但是,这并非要把本专利技术限定于特定的公开形态,应理解为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及技术范围内所包含的所有变更、等同物以及替代物。在说明各附图时,针对类似的结构要素,使用了类似的附图标记。
[0039]所述术语只用于把一种结构要素区别于另一结构要素的目的。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说明特定实施例而使用,并非是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意。只要在上下文中未明确表示不同,单数的表现包括复数的表现。
[0040]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马达;低速齿轮部,其将从所述第一马达通过第一输入轴输入的旋转动力减速并通过输出轴输出;第二马达;动力转换部,其结合于所述低速齿轮部的齿轮系的一侧,将从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输入轴输入的旋转动力施加到所述低速齿轮部的所述齿轮系,将旋转动力加速并输出给所述输出轴;以及动力输出部,其设置于所述动力转换部的第二输入轴的一侧,允许将从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输入轴输入的旋转动力选择性地输出到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齿轮部包括:第一输入轴,其连接于所述第一马达,并能正反旋转;第一输入齿轮,其结合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第一动力传递齿轮,其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啮合;行星齿轮机构,其由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齿轮传递的旋转动力变更转矩及旋转速度并输出到外部;以及输出轴,其结合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并向车轮传递旋转转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其设置于供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齿轮结合的第一动力传递轴的端部;多个行星齿轮,其以与所述太阳齿轮啮合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太阳齿轮的外周面;齿轮架,其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的各中心轴;以及齿圈,其以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侧齿轮齿啮合的方式配置有内侧齿轮齿,并且在外周面配置有外侧齿轮齿。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泰佑李炳昊李河永
申请(专利权)人:韩虎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