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电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420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电晕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供薄膜进出的进膜口和出膜口;所述机箱内沿薄膜前进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电晕组件和第二电晕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分别电晕处理薄膜的两个表面;所述机箱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抽风口,所述抽风口朝向所述第一电晕组件和第二电晕组件,所述抽风口与抽风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薄膜电晕装置,通过第一电晕组件和第二电晕组件的设计,使得聚酰亚胺薄膜一次通过机箱就能够实现双面电晕,有效提高了电晕效率;通过抽风口的设置,及时移除电晕产生的热量,有效防止薄膜受热;有效提高电晕处理后的薄膜质量,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电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酰亚胺薄膜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电晕装置,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电晕处理。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种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的薄膜。当聚酰亚胺薄膜应用于柔性线路或电池行业时,其至少一面需要进行涂胶处理和熟化作业,为了提高聚酰亚胺薄膜与胶层的粘结性能同时确保其剥离指标满足要求,需要在涂胶前先对其进行电晕处理。
[0003]现有电晕处理设备大都只能进行单面电晕处理,处理效果低。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电晕过程是利用高频率高电压电晕放电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作用于聚酰亚胺薄膜上,在这个过程中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将热量及时移除,则一方面会导致电晕辊温度过高,对后续进行电晕处理的薄膜产生粘连,降低薄膜质量;另一方面,薄膜自身温度过高也会粘辊,甚至产生热收缩,导致聚酰亚胺薄膜在电晕处理过程中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薄膜电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膜电晕效率低及电晕放热对薄膜性能影响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用电晕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供薄膜进出的进膜口和出膜口;所述机箱内沿薄膜前进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电晕组件和第二电晕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分别电晕处理薄膜的两个表面;所述机箱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抽风口,所述抽风口朝向所述第一电晕组件和第二电晕组件,所述抽风口与抽风机连通。
[0006]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晕组件包括第一电晕发生器和第一电晕辊;所述第二电晕组件包括第二电晕发生器和第二电晕辊;所述第一电晕发生器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机箱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晕辊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晕发生器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晕发生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机箱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晕辊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晕发生器的上方。
[0007]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抽风口包括第一抽风口和第二抽风口,其中,所述第一抽风口朝向所述第一电晕发生器和第一电晕辊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抽风口朝向所述第一电晕发生器和第一电晕辊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抽风口和第二抽风口均与所述抽风机连接。
[0008]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的外壁面分别固定有隔热层。
[0009]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沿薄膜前进的方向,所述机箱内位于所述第一电晕组件和第二电晕组件之间还依次安装有第一冷却辊和导向辊。
[0010]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内位于第二电晕组件与所述出膜口之间还安装有第二冷却辊。
[0011]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辊内内置有第一冷却盘管,所述第二冷却辊内内置有第二冷却盘管,所述第二冷却盘管的冷却液出口与第一冷却盘管的冷却液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盘管的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盘管的冷却液出口分别与冷却系统连通。
[0012]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辊内内置有第一冷却盘管,所述第二冷却辊内内置有第二冷却盘管,所述第一冷却盘管和第二冷却盘管分别与冷却系统连通。
[0013]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为冷却水系统。
[0014]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外位于所述进膜口的一侧安装有进膜导向辊,所述机箱外位于所述出膜口的一侧安装有出膜导向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薄膜电晕装置,通过第一电晕组件和第二电晕组件的设计,使得聚酰亚胺薄膜一次通过机箱就能够实现双面电晕,有效提高了电晕效率;通过抽风口的设置,及时移除电晕产生的热量,有效防止薄膜受热;有效提高电晕处理后的薄膜质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薄膜用电晕装置一较佳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所示提1的内部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机箱,11.进膜口,12.出膜口,13.第一抽风口,14.第二抽风口,2.进膜导向辊,3.出膜导向辊,4.聚酰亚胺薄膜,5.第一电晕组件,51.第一电晕发生器,52.第一电晕辊,53.第一连接杆,6.第二电晕组件,61.第二电晕发生器,62.第二电晕辊,63.第二连接杆,7.抽风机,8.第一冷却辊,9.导向辊,10.第二冷却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本技术的薄膜用电晕装置,通过第一电晕组件、第二电晕组件以及抽风口、冷却辊的设置,一方面使得聚酰亚胺薄膜一次通过机箱就能够实现双面电晕,对于有双面电晕需求的薄膜,有效提高了电晕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及时移除电晕产生的热量,避免对薄膜产生不良影响。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薄膜用电晕装置,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电晕处理,如图1和2所示,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供聚酰亚胺薄膜4进出的进膜口11和出膜口12;所述机箱1外位于所述进膜口11的一侧安装有进膜导向辊2,所述机箱1外位于所述出膜口12的一侧安装有出膜导向辊13。通过进膜导向辊2和出膜导向辊3的设计,使得聚酰亚胺薄膜4按确定的方向通过机箱1进行电晕处理。
[0023]所述机箱1内沿聚酰亚胺薄膜4前进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电晕组件5和第二电晕组件6。所述第一组件5和第二组件6分别电晕处理聚酰亚胺薄膜4的两个表面。
[0024]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晕组件5包括第一电晕发生器51和第一电晕辊52。所述第一电晕发生器51为放电电极或电极板,通过第一连接杆53与所述机箱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晕辊52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晕发生器51的下方,用于对聚酰亚胺薄膜的上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0025]所述第二电晕组件6包括第二电晕发生器61和第二电晕辊62;所述第二电晕发生器61为放电电极或电极板,通过第二连接杆63与所述机箱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晕辊62位于在所述第二电晕发生器61的上方,用于对聚酰亚胺薄膜4的下表面极性电晕处理。
[0026]所述第一电晕辊52和第二电晕辊62的外壁面分别固定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1~5mm,能够有效隔绝电晕产生的热量向第一电晕辊52和第二电晕辊62的传递,防止第一电晕辊52和第二电晕辊62受热对后续聚酰亚胺薄膜产生影响,也有利于降低聚酰亚胺薄膜的粘膜风险。
[0027]所述机箱1的一个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电晕组件5和第二电晕组件6的区域还开设有第一抽风口13和第二抽风口14,具体地,所述第一抽风口13朝向所述第一电晕发生器51和第一电晕辊52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抽风口14朝向所述第二电晕发生器61和第二电晕辊62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抽风口13和第二抽风口14通过管道分别与抽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电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供薄膜进出的进膜口和出膜口;所述机箱内沿薄膜前进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电晕组件和第二电晕组件,所述第一电晕组件和第二电晕组件分别电晕处理薄膜的两个表面;所述机箱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抽风口,所述抽风口朝向所述第一电晕组件和第二电晕组件,所述抽风口与抽风机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电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晕组件包括第一电晕发生器和第一电晕辊;所述第二电晕组件包括第二电晕发生器和第二电晕辊;所述第一电晕发生器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机箱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晕辊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晕发生器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晕发生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机箱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晕辊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晕发生器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电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口包括第一抽风口和第二抽风口,其中,所述第一抽风口朝向所述第一电晕发生器和第一电晕辊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抽风口朝向所述第一电晕发生器和第一电晕辊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抽风口和第二抽风口均与所述抽风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电晕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云保金岳保邹卫刚田波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华强绝缘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