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01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量化光伏组件。所述轻量化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聚合物薄膜层、第一胶膜层、电池层、第二胶膜层、聚合物背板、第三层胶膜层和蜂窝板;所述蜂窝板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金属蜂窝芯、第三加强层和第四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远离第二加强层的一面与第三胶膜层远离聚合物背板的一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加强层和第四加强层各自独立地选自聚合物层或聚合物玻纤层;所述第二加强层和第三加强层均为胶膜网格玻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既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又具有轻量化的特点。又具有轻量化的特点。又具有轻量化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性越来越高,化石燃料由于储存量有限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使得人类不得不寻求更加清洁的能源。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的环境污染。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转换反应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0003]目前现有的光伏组件一种是以光伏玻璃为主,其拆分后包括依次叠加的玻璃前板、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和聚合物背板,经过热压合后封装,之后再于四周加装铝框来增加其强度,优点是机械强度高,缺点是重量重,每瓦功率约占90~100g左右;另一种光伏组件是以透明聚合塑料薄膜为主,其拆分后包括依次叠加的透明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和聚合物背板,经过热压合后封装,其优点为具备些许的可弯曲性且重量较轻,但缺点为具有较差的机械强度,在受力后容易造成组件内部的太阳能电池片受损而影响输出功率。
[0004]CN207082538U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板,所述层压板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前玻璃、第一EVA胶膜、太阳能电池、第二EVA胶膜和背板层,所述第一EVA胶膜、太阳能电池和第二EVA胶膜的四周通过胶密封;其中:所述背板层包括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位于所述第二EVA胶膜的下方,且所述第一透光层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透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层的下方,且所述第二透光层由含有阻水层的透光材料制成。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背板层包括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来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背板玻璃,在实现发电的同时减轻了重量,但是其机械强度较差。
[0005]CN202633343U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底衬基板为中空玻纤复合基板,该光伏组件的透光材料为ETFE膜,所述中空玻纤复合基板是将玻璃纤维直接编制成型并浸环氧树脂胶硬化。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用中空玻纤复合基板作为底衬基板,使用ETFE膜为透光材料,制备得到了具有轻量化的光伏组件。
[0006]CN208299743U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光伏组件的加强框。所述加强框设置有短边框,短边框焊接固定有长边框,两侧的长边框卡接有加强框,加强框开有均匀的排布的通孔,长边框与短边框上开有固定槽,固定槽内粘接有橡胶垫。加强框和在长边框与短边框结合处使用圆角连接,加强了光伏组件边框的结构强度;加强框上的通孔用于减轻框架的整体质量,使得光伏组件达到轻量化,并保证框架的强度;长边框与短边框上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用于固定光伏组件,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框架质量。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加强框结构的设计,使光伏组件达到了轻量化的效果。
[0007]CN210778623U公开了一种具备有坚硬特性的轻量化光伏组件。所述轻量化光伏组件由下而上依次叠放聚合物背板、第一封装板、第一网格板、发泡聚合物、第二网格板、第二封装板、太阳能电池片阵列、第三封装板和透明PET,并进行热压而成。该技术方案中以透明聚合塑料薄膜为主制备得到的光伏组件虽然具有较轻的质量,但是其机械强度较差。
[0008]由上述内容可知,目前以光伏玻璃为主的太阳能组件由于具有刚化的玻璃层和铝合金边框导致组件的质量较大,大约在15kg/m2左右,这严重限制了光伏组件在承重能力较弱的屋顶上的使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轻量化的光伏组件,减轻太阳能组件的重量,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光伏组件。本技术中通过对光伏组件结构的设计,进一步通过对蜂窝板结构的设计,使蜂窝板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由此制备得到的光伏组件既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又具有轻量化的特性。
[0010]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轻量化光伏组件,所述轻量化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聚合物薄膜层、第一胶膜层、电池层、第二胶膜层、聚合物背板、第三层胶膜层和蜂窝板;
[0012]所述蜂窝板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金属蜂窝芯、第三加强层和第四加强层;
[0013]所述第一加强层远离第二加强层的一面与第三胶膜层远离聚合物背板的一面相贴合;
[0014]所述第一加强层和第四加强层各自独立地选自聚合物层或聚合物玻纤层;
[0015]所述第二加强层和第三加强层均为胶膜网格玻纤层。
[0016]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通常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前板、第一胶膜层、电池层、第二胶膜层和背板。当前板为聚合物薄膜,背板为聚合物背板时,制备由此制备得到的光伏组件虽然具有轻量化的特点,但是其机械强度较差。本技术中,通过对光伏组件结构的设计,进一步通过对蜂窝板结构的设计,通过使用聚合物层或聚合物玻纤层作为第一加强层和第四加强层,以及使用胶膜网格玻纤层作为第二加强层和第三加强层,并通过金属蜂窝芯的设计,制备得到的光伏组件既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又具有轻量化的特性。
[0017]同时,本技术中,通过选用金属蜂窝芯,可在保证蜂窝板具有较好机械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减轻光伏组件的重量,得到轻量化的光伏组件。
[0018]以下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和有益效果。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强层的厚度为50~300μm,例如可以是5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或300μm等。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厚度为50~300μm,例如可以是5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或300μm等。
[00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加强层的厚度为50~300μm,例如可以是5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或300μm等。
[002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四加强层的厚度为50~300μm,例如可以是5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或300μm等。
[002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蜂窝芯由多边形孔格构成。
[002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边形孔格为正六边形。
[00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边形的边长为2~12mm,例如可以是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11mm或12mm等。
[0026]所述多边形的壁厚为0.01~0.1mm,例如可以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或0.1mm等。
[0027]本技术通过控制多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聚合物薄膜层、第一胶膜层、电池层、第二胶膜层、聚合物背板、第三层胶膜层和蜂窝板;所述蜂窝板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金属蜂窝芯、第三加强层和第四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远离第二加强层的一面与第三胶膜层远离聚合物背板的一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加强层和第四加强层各自独立地选自聚合物层或聚合物玻纤层;所述第二加强层和第三加强层均为胶膜网格玻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层的厚度为50~3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厚度为50~3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标唐柯陈洪野吴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