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144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包括:杆架主体、带有第一测头的移动座、滑动机构与测量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滑动座与弹性件,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于杆架主体,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杆架主体,滑动座下部设置有第二测头,弹性件位于滑动座与弹性件之间且可驱动滑动座背向于固定座移动;使用时,杆架主体架设于待测量的内齿圈上,调整移动座使第一测头卡设于内齿圈的一侧,调整滑动机构,使滑动座上的第二测头卡设于内齿圈的另一侧,通过测量机构读取第一测头与第二测头之间的变化值,即可实现对内齿圈M值变化的检测;通过该结构对内齿圈M值进行测量,减少传统测量的繁琐步骤,提高测定效率,同时减少测量误差。差。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量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内齿圈的生产实际中,需要对内齿圈的M值(跨棒距)进行测量,以对齿圈质量进行测定与检验。通常的检测方法是使用量具贴设于内齿圈的齿槽,再用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测量量具之间的距离。该测量方法步骤繁琐,造成内齿圈M值检测效率低,且容易造成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能够解决内齿圈M值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包括:杆架主体;设置于杆架主体一侧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下部设置有第一测头;设置于杆架主体另一侧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滑动座与弹性件,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于杆架主体,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杆架主体,且位于固定座远离移动座的一侧,滑动座下部设置有第二测头,所述第二测头与所述第一测头背向设置,所述弹性件位于滑动座与固定座之间,且可驱动滑动座背向于固定座移动;设置于杆架主体端部的测量机构,所述滑动座沿调杆架主体滑动时可止抵测量机构。
[0005]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所述滑动座与固定座之间还设置有连杆件与把手,所述把手转动设置于固定座,所述连杆件一端与滑动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把手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件与把手的连接处和把手与固定座的连接处之间具有间距。
[0006]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所述杆架主体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连接件与量表座,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平行设置,所述连接件连接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一侧端部,所述量表座连接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另一侧端部。
[0007]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所述移动座包括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下部铰接,且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对称分设于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两侧,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上的相对侧均设置有可容纳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半圆槽,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为两组,且分别套设于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
[0009]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所述测量机构设置为数显千分尺,所述数显千分尺设置于量表座,且数显千分尺的测量杆贯穿量表座并延伸至滑动座一侧。
[0010]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所述移动座与量表座均设置有平衡组件,每一所述平衡组件均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平衡杆,两所述平衡杆对称分设于第二杆件两侧,且所述平衡杆均与第二杆件平行。
[0011]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使用时,杆架主体架设于待测量的内齿圈上,使其处于内齿圈的直径位置,调整移动座使第一测头卡设于内齿圈的一侧,调整滑动机构,使滑动座上的第二测头卡设于内齿圈的另一侧,通过测量机构读取第一测头与第二测头之间的变化值,即可实现对内齿圈M值变化的检测;通过该结构对内齿圈M值进行测量,减少传统测量的繁琐步骤,提高测定效率,同时减少测量误差。
[00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与内齿圈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的前视图;
[0017]图4本技术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中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杆架主体,11.第一杆件,12.第二杆件,13.连接件,14.量表座,2.移动座,21.第一测头,22.第一板件,23.第二板件,24.螺栓,3.滑动机构,31.固定座,32.滑动座,33.弹簧,34.第二测头,35.连杆件,36.把手,4.测量机构,41.数显千分尺,5.平衡组件,51.平衡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2]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参照图1

图4,提供一种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包括杆架主体1,该杆架主体1呈矩形框结构,移动座2设置于杆架主体1一侧,移动座2下部设置有第一测头21,第一测头21卡放于内齿圈6的一侧;滑动机构3设置于杆架主体1另一侧,滑动机构3包括固定座31、滑动座32与弹性件,固定座31固定设置于杆架主体1,滑动座32可滑动地设置于杆架主体1,且位于固
定座31远离移动座2的一侧,滑动座32下部设置有第二测头34,第二测头34与第一测头21背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测头21与第二测头34均设置为球型测头,且两球型测头的中心位置水平相齐。弹性件位于滑动座32与固定座31之间,且可驱动滑动座32背向于固定座31移动,从而驱动移动座2上的第二测头34抵紧内齿圈6的另一侧。测量机构4设置于杆架主体1靠近滑动座32端部,滑动座32沿调杆架主体1滑动时可止抵测量机构4,以进行相应数值的测量。
[0024]通过上述结构,使用时,杆架主体1架设于待测量的内齿圈6上,使其处于内齿圈6的直径位置,调整移动座2使第一测头21卡设于内齿圈6的一侧,调整滑动机构3,使滑动座32上的第二测头34卡设于内齿圈6的另一侧,通过测量机构4读取第一测头21与第二测头34之间的变化值,即可实现对内齿圈M值变化的检测;通过该结构对内齿圈M值进行测量,减少传统测量的繁琐步骤,提高测定效率,同时减少测量误差。
[0025]进一步地,滑动座32与固定座31之间还设置有连杆件35与把手36,把手36转动设置于固定座31,连杆件35一端与滑动座3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把手36转动连接,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架主体(1);设置于杆架主体(1)一侧的移动座(2),所述移动座(2)下部设置有第一测头(21);设置于杆架主体(1)另一侧的滑动机构(3),所述滑动机构(3)包括固定座(31)、滑动座(32)与弹性件,所述固定座(31)固定设置于杆架主体(1),所述滑动座(32)滑动设置于杆架主体(1),且位于固定座(31)远离移动座(2)的一侧,滑动座(32)下部设置有第二测头(34),所述第二测头(34)与所述第一测头(21)背向设置,所述弹性件位于滑动座(32)与固定座(31)之间,且可驱动滑动座(32)背向于固定座(31)移动;设置于杆架主体(1)端部的测量机构(4),所述滑动座(32)沿调杆架主体(1)滑动时可止抵测量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32)与固定座(31)之间还设置有连杆件(35)与把手(36),所述把手(36)转动设置于固定座(31),所述连杆件(35)一端与滑动座(3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把手(36)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件(35)与把手(36)的连接处和把手(36)与固定座(31)的连接处之间具有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齿圈M值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架主体(1)包括第一杆件(11)、第二杆件(12)、连接件(13)与量表座(14),所述第一杆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用强庞培霞刘自强李相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永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