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针用振动盘及插针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765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插针用振动盘及插针上料机构,包括具有自转盘面的盘体,盘体上方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分流轨道、转向轨道和输送轨道,分流轨道沿盘面边沿螺旋向上延伸,分流轨道的输出端的宽度仅可通过单个插针;转向轨道与分流轨道连接并沿分流轨道的外壁螺旋向下延伸,且转向轨道的输送面自水平状态逐渐向竖直状态偏转;输送轨道与转向轨道连接并向下延伸,输送轨道为封闭管道,盘体通过振动驱动插针自分流轨道逐个进入转向轨道,并沿输送面由水平状态移动为竖直状态进入输送轨道内,分流轨道的输出端为第三输送段的末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插针沿转向轨道传输过程中完成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的方向调节,优化插针上料流程,提高插针输出效率。提高插针输出效率。提高插针输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针用振动盘及插针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振动盘
,具体地涉及一种插针用振动盘及插针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高压连接器是用于连接高压配电盒、车载充电机等重要设备的关键部件,其中高压连接器内的插芯需要设置插针来进行电性连接。
[0003]在现有的生产装配环节中,插针和插销通过压装组装成一体,但整体的压装效率提高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在压装前需要对插针进行调节,使得插针与插芯对准来进行压装,否则会压装失败。现有的插针通常使用振动盘进行上料,由于插针两端不对称,所以插针在振动过程中的方向并不能保证,这使得振动盘输出的插针方向不确定。而压装设备也不具有调节功能,此处需要人工进行校准之后再压装。此外,由于插针的重心不平衡,振动盘容易出现拥堵情况,造成传输中断。这些都影响了插针的传输效率和高压连接器的装配效率,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要。
[0004]因此,如何对插针进行快速校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插针用振动盘及插针上料机构。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插针用振动盘,包括具有自转盘面的盘体,所述盘体上方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分流轨道、转向轨道和输送轨道,所述分流轨道沿所述盘面边沿螺旋向上延伸,所述分流轨道的输出端的宽度仅可通过单个插针;所述转向轨道与所述分流轨道连接并沿所述分流轨道的外壁螺旋向下延伸,且所述转向轨道的输送面自水平状态逐渐向竖直状态偏转;所述输送轨道与所述转向轨道连接并向下延伸,所述输送轨道为封闭管道,所述盘体通过振动驱动所述插针自所述分流轨道逐个进入转向轨道,并沿所述输送面由水平状态移动为竖直状态进入输送轨道内,所述分流轨道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三输送段的末端。
[0008]优选的,所述分流轨道包括相连的第一输送段、第二输送段和第三输送段,所述第一输送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输送段,所述第二输送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输送段。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段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输送段的外壁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可使所述插针掉落的第一间隙,且所述第二输送段和第三输送段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导向斜面。
[0010]优选的,所述转向轨道包括斜向转向轨道和竖直转向轨道,所述斜向转向轨道由斜向导向面和斜向导向轨组成,所述斜向导向面与所述第三输送段对接并沿所述斜向导向轨的外侧向外倾斜设置;所述竖直转向轨道由竖直导向面和竖直导向轨组成,所述竖直导向面沿竖直导向轨的外侧竖直设置并与所述输送轨道4连接,所述斜向导向轨和竖直导向
轨首尾对接,所述斜向导向面和竖直导向面拼接形成所述转向轨道的输送面。
[0011]优选的,所述斜向导向轨与所述分流轨道的外壁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可使所述插针掉落的第二间隙。
[0012]优选的,所述斜向导向面的尾端具有衔接面,所述衔接面逐渐由倾斜变为竖直设置并向所述竖直导向轨逐渐靠近,所述衔接面与所述竖直导向轨的端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竖直导向面靠近所述竖直导向轨的一侧形成有台阶面,所述插针竖直滑动设置于所述台阶面与竖直导向轨之间。
[0014]优选的,所述输送轨道的内侧面与所述竖直导向面连接,所述输送轨道的外侧面与所述竖直导向轨连接,所述输送轨道的内部中空形成可使所述插针通过的轨道。
[0015]优选的,所述转向轨道的外部下方设置有与之延伸方向相匹配的承接盘,所述承接盘的表面自其外边缘向其内边缘倾斜并与所述盘面连通。
[0016]插针上料机构,包括如上所述的插针用振动盘。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8]通过设置分流轨道使得插针单个传输至转向轨道上,通过多段式设置转向轨道,使得插针沿转向轨道传输过程中完成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的方向调节,使其保持同一方向进入封闭的输送轨道,并通过输送轨道以统一方向输出,直接省去了输出后的调向步骤,优化了插针上料流程,提高了插针输出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插针用振动盘的示意图;
[0021]图2: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3: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3]图4:插针上料机构的示意图;
[0024]图5: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25]图6:插针上料机构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7]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0028]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插针用振动盘,包括自转的盘体1,所述盘体1上方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分流轨道2、转向轨道3和输送轨道4,所述分流轨道2沿所述盘
体1的盘面101边沿螺旋向上延伸,所述分流轨道2的输出端的宽度仅可通过单个插针6;所述转向轨道3与所述分流轨道2连接并沿所述分流轨道2的外壁螺旋向下延伸,且所述转向轨道3的输送面自水平状态逐渐向竖直状态偏转;所述输送轨道4与所述转向轨道3连接并向下延伸,所述输送轨道4为封闭管道,所述盘体1通过振动驱动所述插针6自所述分流轨道2逐个进入转向轨道3,并沿所述输送面由水平状态移动为竖直状态进入输送轨道4内。
[0029]具体的如图1、4、6所示,所述分流轨道2包括相连的第一输送段201、第二输送段202和第三输送段203,所述第一输送段20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输送段202,所述第二输送段20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输送段203,所述分流轨道2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三输送段203的末端。所述分流轨道2通过逐渐缩窄的流通通道来达到对插针6分流的目的,并且所述第三输送段203的宽度大于单个所述插针6的宽度且小于两个所述插针6的宽度,使得所述第三输送段203上的所述插针6逐个传输。
[003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段202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输送段201的外壁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可使所述插针6掉落的第一间隙100,且所述第二输送段202和第三输送段203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导向斜面204。所述插针6因为离心力作用沿所述第二输送段202的外壁移动,所述第一间隙100使得过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插针用振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自转盘面(101)的盘体(1),所述盘体(1)上方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分流轨道(2)、转向轨道(3)和输送轨道(4),所述分流轨道(2)沿所述盘面(101)边沿螺旋向上延伸,所述分流轨道(2)的输出端的宽度仅可通过单个插针(6);所述转向轨道(3)与所述分流轨道(2)连接并沿所述分流轨道(2)的外壁螺旋向下延伸,且所述转向轨道(3)的输送面自水平状态逐渐向竖直状态偏转;所述输送轨道(4)与所述转向轨道(3)连接并向下延伸,所述输送轨道(4)为封闭管道,所述盘体(1)通过振动驱动所述插针(6)自所述分流轨道(2)逐个进入转向轨道(3),并沿所述输送面由水平状态移动为竖直状态进入输送轨道(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用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轨道(2)包括相连的第一输送段(201)、第二输送段(202)和第三输送段(203),所述第一输送段(20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输送段(202),所述第二输送段(20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输送段(203),所述分流轨道(2)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三输送段(203)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针用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段(202)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输送段(201)的外壁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可使所述插针(6)掉落的第一间隙(100),且所述第二输送段(202)和第三输送段(203)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导向斜面(2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针用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轨道(3)包括斜向转向轨道(301)和竖直转向轨道(302),所述斜向转向轨道(301)由斜向导向面(3011)和斜向导向轨(3012)组成,所述斜向导向面(3011)与所述第三输送段(203)对接并沿所述斜向导向轨(301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苏光鄢忠华李红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