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58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包括传输机构和检测机构,传输机构用于把拾起机构拾取的待测物传输至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具有编码器,检测机构用于根据待测物触发编码器的状态变化以检测待测物的厚度尺寸值,进而判定拾起机构所拾取的待测物是否粘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编码器进行待测物厚度的检测,让待测物经过检测机构后,通过待测物触发编码器转动的幅度以测得待测物的厚度,使得在传输待测物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待测物的防粘检测,提升了检测效率。提升了检测效率。提升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检测
,尤其是指一种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路板上料时是通过叠放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在拾起最上方的电路板时,其有可能与彼此接触的电路板发生粘连,这种情况会导致后续的工艺无法顺利进行,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对应装置损坏,因此对于电路板的检测是电路板加工所必须进行的步骤。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电路板的检测通常是称重或者视觉检测进行,两种方式均需要把电路板放在或者移送至特定位置进行较长时间的检测,导致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能够提升检测的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传输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待测物传输至所述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具有编码器,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根据待测物触发编码器的状态变化以检测待测物的厚度尺寸值,进而判定拾起机构所拾取的待测物是否粘连。
[0007]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接触件、转轴、支撑臂、固定架,支撑臂经由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接触件设置在支撑臂上,所述接触件用于与待测物接触;转动的转轴带动所述编码器运转,借助接触件未接触待测物时、待测物抵触接触件使得转轴转动时编码器的脉冲数据检测待测物的厚度尺寸值。
[0008]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驱动支撑臂转动的动力单元,支撑臂配置有感应器,当感应器检测到待测物时,动力单元驱动转轴正向移动,以使得转轴经由支撑臂带动接触件升起,便于待测物移动至接触件的下方。
[0009]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架上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的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套设在两个传动轮外侧的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直径,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轮经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用于带动所述编码器运转。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转动设置有摆臂,摆臂的末端转动设置有张力轮,所述张力轮与所述传动带抵触以调整环形带的张紧力。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上料机构和拾起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把叠设的待测物进行上料,所述拾起机构用于把上料机构供应的待测物逐个移送至所述传输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具有防粘连单元,所述防粘连单元用于防止叠设的待测物被所述拾起机构拾起时发生粘连。
[0012]更进一步的,防粘连单元包括支撑架、与支撑架配合使用的多个限位杆、设置在限位杆上的喷气结构以及毛刷,所述支撑架用于承托叠放的多个待测物,多个限位杆用于环绕挡止支撑架所承托的叠放的多个待测物;所述毛刷的刷毛用于抵触叠放的多个待测物的外侧面以防止待测物从承载架上移走时发生粘连;所述喷气结构用于对叠放的多个待测物之间喷气以防止待测物从承载架上移走时发生粘连。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除静电棒,除静电棒用于消除支撑架所承托的叠放的多个待测物上携带的静电。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平移驱动机构,所述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限位杆来回移动以调整两个喷气组件之间的间距;
[0015]防粘连单元还包括基架,防粘连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粘连单元的支撑架均设置在基架上,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有防粘连单元的第二个限位杆移动。
[0016]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架、驱动单元、传动辊以及多根传输辊,多根传输辊均转动设置于所述传输架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辊转动,所述传动辊设置有多个主动齿部,传输辊设置有传动齿部,多个主动齿部与多个传动齿部一一对应啮合。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合编码器进行待测物厚度的检测,即让待测物经过检测机构后,通过待测物触发编码器转动的幅度以测得待测物的厚度,通过待测物厚度实现检测效果,使得在传输待测物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待测物的防粘检测,提升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机构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检测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上料机构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一个防粘连单元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的喷气组件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的平移驱动机构隐去驱动螺母后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上料机构,2—传输机构,3—检测机构,5—防粘连单元,31—编码器,32—接触件,33—转轴,34—支撑臂,35—固定架, 36—动力单元,37—传动机构,52—支撑架,53—限位杆,54—喷气结构,55—毛刷,56—平移驱动机构,57—除静电棒,58—基架,321 —弹性圈,331—延伸臂,341—感应器,342—配重件,343—定位柱, 351—摆臂,352—张力轮,361—弹性条,371—第一传动轮,372—第二传动轮,373—传动带,521—托板,522—驱动板,523—摩擦片, 541—喷气组件,542—出气孔,561—手摇件,562—驱动丝杆,563 —驱动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
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包括传输机构2和检测机构3,所述上料机构1用于把叠设的待测物进行上料,所述检测机构3具有编码器31,所述检测机构3用于根据待测物触发编码器31的状态变化以检测待测物的厚度尺寸值,进而判定拾起机构所拾取的待测物是否粘连。
[0029]实际使用时,本技术还包括上料机构1和拾起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拾起机构用于把上料机构1供应的待测物逐个移送至所述传输机构2,所述传输机构2用于把拾起机构拾取的待测物传输至所述检测机构3。
[0030]具体的,该编码器31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装置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0031]把待测物叠放后放置在上料机构1上;
[0032]A.利用拾起机构自上料机构1拾起待测物,随后移送至传输机构 2;
[0033]B.利用传输机构2把待测物传输至检测机构3;
[0034]C.由待测物经过检测机构3而触发传输机构2的编码器31状态发生变化;
[0035]D.根据编码器31的状态变化检测待测物的厚度尺寸值。
[0036]即本技术在传输待测物的过程中会经过检测机构3,待测物会触发检测机构3而使得编码器31的状态发生变化,通过编码器31 状态变化前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传输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待测物传输至所述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具有编码器,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根据待测物触发编码器的状态变化以检测待测物的厚度尺寸值,进而判定拾起机构所拾取的待测物是否粘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接触件、转轴、支撑臂、固定架,支撑臂经由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接触件设置在支撑臂上,所述接触件用于与待测物接触;转动的转轴带动所述编码器运转,借助接触件未接触待测物时、待测物抵触接触件使得转轴转动时编码器的脉冲数据检测待测物的厚度尺寸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支撑臂转动的动力单元,支撑臂配置有感应器,当感应器检测到待测物时,动力单元驱动转轴正向移动,以使得转轴经由支撑臂带动接触件升起,便于待测物移动至接触件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架上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的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套设在两个传动轮外侧的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直径,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轮经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用于带动所述编码器运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转动设置有摆臂,摆臂的末端转动设置有张力轮,所述张力轮与所述传动带抵触以调整环形带的张紧力。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式电路板粘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侹朱辉林汝鹏赵卫平周银平
申请(专利权)人:迅得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