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以及车辆用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482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以及车辆用前照灯,能够提高托架的刚性并且能够实现整体的轻型化。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50)具备:以旋转轴(56)为中心进行旋转且对来自光源的光的遮蔽量进行调整的灯罩部件(51);产生驱动灯罩部件(51)的动力的螺线管(52);将螺线管(52)的动力传递至灯罩部件(51)的传递部件(53);以及保持旋转轴(56)及螺线管(52)的板状的托架(54),托架(54)具有:在车辆搭载状态下沿水平面配置且支撑螺线管(52)的基座部(61);以及以从基座部(61)的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后方端部向上方折弯的状态设置且支撑旋转轴(56)的灯罩支撑部(62)。且支撑旋转轴(56)的灯罩支撑部(62)。且支撑旋转轴(56)的灯罩支撑部(6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以及车辆用前照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以及车辆用前照灯。

技术介绍

[0002]公知有与具备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配光控制的可动灯罩机构的车辆用前照灯相关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可动灯罩、使可动灯罩转动的螺线管、以及将螺线管的动力传递至可动灯罩的连杆部件的车辆用前照灯。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64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车辆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中,在将平板状的托架折弯而成的片部固定有螺线管。然而,螺线管是具有铜线、钢板的部件,重量较大。因此,若安装在上述那样的将托架折弯而成片部,则托架容易因振动以及冲击等而变形。因此,为了提高刚性,需要加厚托架的板厚,可动灯罩机构的轻型化是困难的。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托架的刚性并且能够实现整体的轻型化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以及车辆用前照灯。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具备:灯罩部件,其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且对来自光源的光的遮蔽量进行调整;驱动装置,其产生驱动上述灯罩部件的动力;传递部件,其将上述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至上述灯罩部件;以及板状的托架,其保持上述旋转轴及上述驱动装置,上述托架具有:基座部,其在车辆搭载状态下沿水平面配置,且支撑上述驱动装置;以及灯罩支撑部,其以从上述基座部的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后方端部向上方折弯的状态设置,且支撑上述旋转轴。
[0011]在上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中,优选上述托架具有以从上述基座部的前方端部向下方折弯的状态设置的加强部。
[0012]在上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中,优选上述基座部具有向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左右方向的外侧伸出的安装部。
[0013]在上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中,优选上述基座部具有在车辆搭载状态下的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开口部,上述传递部件配置为在上述上下方向上贯通上述开口部。
[0014]上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优选还具备装配于上述基座部且覆盖上述开口部的罩部件。
[0015]在上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中,优选上述驱动装置具有外壳,上述外壳具有板状部件向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折弯而成的形状,且在上下方
向的上部具有与上述基座部嵌合的多个突起部,多个上述突起部在上述外壳的上部中的上述前后方向成为板厚方向的位置和上述左右方向成为板厚方向的位置至少设置一个以上,上述基座部具有使多个上述突起部插入的嵌合孔。
[0016]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具备:光源;以及对来自上述光源的光进行配光控制的上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
[0017]专利技术效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托架的刚性并且能够实现整体的轻型化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以及车辆用前照灯。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可动灯罩机构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剖视图。
[0020]图2是表示可动灯罩机构的一例的立体图。
[0021]图3是表示可动灯罩机构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4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可动灯罩机构的情况的一例的主视图。
[0023]图5是表示从左方观察可动灯罩机构的情况的一例的侧视图。
[0024]图6是表示可动灯罩机构的托架的一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以及车辆用灯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置换而且容易的、或者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上下、左右的各方向是车辆用前照灯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搭载状态下的方向,表示从驾驶席观察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情况下的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与铅垂方向平行,左右方向是水平方向。
[0026]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可动灯罩机构的车辆用前照灯100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车辆用前照灯100具备光源10、反射体20、透镜30、安装部件40、以及可动灯罩机构50。光源10、反射体20、透镜30、安装部件40以及可动灯罩机构50构成所谓的投影型的灯单元。
[0027]车辆用前照灯100分别安装于车辆前部的左侧以及右侧。在安装于车辆的情况下,车辆用前照灯100收放在由未图示的灯壳体和灯透镜(例如,透明的外部透镜等)形成的灯室,并与未图示的光轴调整机构连接。光轴调整机构能够进行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光轴调整。以下,作为车辆用前照灯100,以安装于车辆的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为例进行说明。该情况下,对于车辆用前照灯100而言,左右方向的右侧为车辆的外侧,左侧为车辆的内侧。此外,安装于车辆的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相对于车辆用前照灯100为左右对称的结构,能够进行同样的说明。
[0028]在灯室内,有时除了上述灯单元以外,还配置有例如车距灯单元、转向灯单元、日间行车灯单元等。另外,在灯室内,有时配置有内部面板(未图示)、内部壳体(未图示)、内部透镜(未图示)等。
[0029][光源][0030]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10例如是LED、OLED(有机EL)等半导体型光源。光源10具有
发光面11。在车辆用前照灯100安装于车辆的情况下,发光面11例如朝向上方,与水平面平行地配置。光源10固定于安装部件40。光源10配置在比后述的透镜30的光轴AX更靠下方。
[0031][反射体][0032]反射体20将来自光源10的光朝向透镜30反射。反射体20配置于光源10的上方,例如使用树脂部件等耐热性高而且不透光性的材料来形成。反射体20通过螺钉等固定部件固定于安装部件40。
[0033][透镜][0034]透镜30相对于反射体20配置在车辆的前方。透镜30例如支撑于透镜支架31。透镜30具有焦点(未图示)和光轴AX。透镜30的光轴AX与反射体20的光轴一致或者基本上一致。透镜30将来自反射体20的反射光以及来自光源10的直射光照射至车辆的前方。
[0035][安装部件][0036]安装部件40安装有光源10、反射体20、透镜30、以及后述的可动灯罩机构50。另外,安装部件40散发由光源10产生的热。
[0037][可动灯罩机构][0038]可动灯罩机构50配置在光源10与透镜30之间。如图1所示,可动灯罩机构50具备灯罩部件51、螺线管(驱动装置)52、传递部件53、托架54、以及罩部件55。如图1所示,可动灯罩机构50是通过使灯罩部件51在第一位置P1(参照实线)至第二位置P2(参照虚线)为止的范围内旋转,从而对由反射体20反射的来自光源10的光的遮蔽量进行调整的机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灯罩部件,其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且对来自光源的光的遮蔽量进行调整;驱动装置,其产生驱动上述灯罩部件的动力;传递部件,其将上述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至上述灯罩部件;以及板状的托架,其保持上述旋转轴及上述驱动装置,上述托架具有:基座部,其在车辆搭载状态下沿水平面配置,且支撑上述驱动装置;以及灯罩支撑部,其以从上述基座部的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后方端部向上方折弯的状态设置,且支撑上述旋转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架具有以从上述基座部的前方端部向下方折弯的状态设置的加强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座部具有向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左右方向的外侧伸出的安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可动灯罩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部俊也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