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033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沿气流流动方向由前往后布置的多态热交换模块(1)、激冷模块(2)、前旋喷洗涤模块(3)、塔内整流模块(4)、中旋喷洗涤模块(5)、预聚结分离模块(6)、后旋喷洗涤模块(7)、精密羽叶分离模块(9)及其在线清理模块(8)组成的标准组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化装置,结构紧凑,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功能丰富,能防止烟气波动工况导致装置堵塞,提升装置长周期操作弹性和分离效率,实现在不同季候环境条件和波动工况下的烟气脱硫和二氧化碳减排装置稳定运行,是针对现有传统装置在空间场地局促受限条件下顺利实现技术升级改造的较好选择。下顺利实现技术升级改造的较好选择。下顺利实现技术升级改造的较好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脱硫及碳中和减排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热电、冶金、石油炼制、能源化工、天然气处理与输送、海上平台和陆上终端油气开采、焦化、造纸、环保、制药和食品等行业领域中,几乎无一例外会产生不少各类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组份的烟气,需要经过分离净化装置处理以达标排放。尤其是热电企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石油化工企业硫磺装置尾气焚烧烟气等,均含有显著量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和粉尘。
[0003]国内外现有仅针对烟气脱硫降尘为目的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比如国内化工行业采用的烟气氨法脱硫塔,又如国内火电行业采用的从国外同行业引进烟气脱硫塔,再如国内石化行业采用从国外引进的硫磺尾气焚烧烟气脱硫塔以及重催再生烟气脱硫塔等,主要针对烟气脱硫降尘净化处理而并没有包含针对烟气二氧化碳进行实质性降碳减碳排放处理,尤其针对波动工况烟气脱硫和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难以寻觅。
[0004]因此,在全球提倡“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大趋势下,国内外许多企业正迫切需要获得一种烟气脱硫和二氧化碳碳中和减碳一体化装置,尤其是针对波动工况烟气脱硫和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
[0005]基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既显著提升现有传统装置烟气脱硫及碳中和减碳运行状态,又能针对现有传统装置在现有空间场地局促受限条件下顺利实现技术升级改造。
[0007]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沿气流流动方向由前往后布置的多态热交换模块、激冷模块、前旋喷洗涤模块、塔内整流模块、中旋喷洗涤模块、预聚结分离模块、后旋喷洗涤模块、精密羽叶分离模块及其在线清理模块组成标准组态的装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多态热交换模块为标准结构的单程管壳式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装置烟气入口起始环节。
[0009]进一步地,所述激冷模块包括固设在激冷模块筒体上的第一旋喷导管和安装在激冷模块筒体内侧第一旋喷导管末端的第一旋喷阀组,所述激冷模块首端与所述多态热交换模块尾端相连。
[0010]进一步地,所述前旋喷洗涤模块为含有第二旋喷导管和第二旋喷阀组的文丘里管,前旋喷洗涤模块首端与所述激冷模块尾端相连,前旋喷洗涤模块尾端与洗涤塔筒体切向相连相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塔内整流模块包含横向整流隔板、纵向整流隔板和格栅围板,塔内整流模块设置在前旋喷洗涤模块与洗涤塔筒体连通口上侧并通过格栅围板与洗涤塔筒体内壁相连。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旋喷洗涤模块包括固设在洗涤塔筒体腰部的第三旋喷导管和安装在洗涤塔筒体内侧第三旋喷导管上的第三旋喷阀组,中旋喷洗涤模块设置在塔内整流模块后端并与洗涤塔筒体内壁相连。
[0013]进一步地,所述预聚结分离模块由填料、多因子旋流子母分离内件组二者单独组态或相互搭配组态构成,预聚结分离模块设置在中旋喷洗涤模块后端并与洗涤塔筒体内壁相连。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后旋喷洗涤模块包括固设在洗涤塔筒体中上部的第四旋喷导管和安装在洗涤塔筒体内侧第四旋喷导管上的第四旋喷阀组,后旋喷洗涤模块设置在预聚结分离模块后端并与洗涤塔筒体相连。
[0015]进一步地,所述精密羽叶分离模块包含精密羽叶分离内件组及抗虹吸短路降液器,设置在本一体化装置顶部的洗涤塔变径锥内且所述精密羽叶分离模块与所述在线清理模块相向布置并与洗涤塔变径锥顶部内壁相连;在线清理模块包括固设在洗涤塔筒体上部的第五旋喷导管和安装在洗涤塔筒体内侧第五旋喷导管末端的第五旋喷阀组,在线清理模块设置在后旋喷洗涤模块后端正对精密羽叶分离模块位置并与洗涤塔筒体内壁相连。
[0016]可选地,所述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由壳体以及沿气流流动方向由前往后布置的多态热交换模块、激冷模块、前旋喷洗涤模块、塔内整流模块、中旋喷洗涤模块、预聚结分离模块、后旋喷洗涤模块、精密羽叶分离模块及其在线清理模块的一种或几种结构单元顺序组态而成,由这些结构单元顺序组态的装置,均能不同程度提升传统装置运行效果;采用的结构单元越完备,对提升装置运行效果越佳。
[0017]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本技术一体化装置具有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复合功能,能防止烟气波动工况导致装置堵塞,提升装置长周期操作弹性和分离效率,实现在不同季候环境条件和波动工况下的烟气脱硫和二氧化碳减排装置稳定运行;
[0019]2、本技术一体化装置结构紧凑,是针对现有传统装置在空间场地局促受限条件下顺利实现技术升级改造的较好选择。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标准组态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多态热交换模块组态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激冷模块组态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前旋喷洗涤模块组态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塔内整流模块组态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中旋喷洗涤模块组态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预聚结分离模块组态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预聚结分离模块组态示意图。
[0029]图9为本技术的精密羽叶分离模块组态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技术的在线清理模块组态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技术的烟囱组态示意图。
[0032]图12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组态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1

多态热交换模块;1a

热烟气入口;1b

热烟气出口;1c

冷烟气入口;1d

冷烟气出口;2

激冷模块;2a

激冷水入口;2b

第一旋喷导管; 2c

第一旋喷阀组;2d

第一旋喷水雾;2e

激冷模块烟气入口;2f

激冷模块烟气出口;2g

激冷模块筒体;3

前旋喷洗涤模块;3a

前旋喷洗涤模块烟气入口; 3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沿气流流动方向由前往后布置的多态热交换模块(1)、激冷模块(2)、前旋喷洗涤模块(3)、塔内整流模块(4)、中旋喷洗涤模块(5)、预聚结分离模块(6)、后旋喷洗涤模块(7)、精密羽叶分离模块(9)及其在线清理模块(8)组成的标准组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态热交换模块(1)为标准结构的单程管壳式换热器,设置在装置烟气入口起始环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模块(2)包括固设在激冷模块筒体(2g)上的第一旋喷导管(2b)和安装在激冷模块筒体(2g)内侧第一旋喷导管(2b)末端的第一旋喷阀组(2c),所述激冷模块(2)首端与所述多态热交换模块(1)尾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旋喷洗涤模块(3)为含有第二旋喷导管(3b)和第二旋喷阀组(3c)的文丘里管,前旋喷洗涤模块(3)首端与所述激冷模块(2)尾端相连,前旋喷洗涤模块(3)尾端与洗涤塔筒体(12)切向相连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内整流模块(4)包含横向整流隔板(4a)、纵向整流隔板(4b)和格栅围板(4c),塔内整流模块(4)设置在前旋喷洗涤模块(3)与洗涤塔筒体(12)连通口上侧并通过格栅围板(4c)与洗涤塔筒体(12)内壁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烟气脱硫及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旋喷洗涤模块(5)包括固设在洗涤塔筒体(12)腰部的第三旋喷导管(5a)和安装在洗涤塔筒体(12)内侧第三旋喷导管(5a)上的第三旋喷阀组(5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力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诺卫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