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升降装置及水下勘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无人勘测系统的新能源浮力驱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蓄能器结构的温差能驱动自动升降装置及水下勘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升降装置是水下无人勘测系统进行剖面运动的动力源。然而,现有的自动升降装置主要由电能驱动电机,电机带动泵完成浮力变化,由于自身携带的电池数量有限,其寿命往往较短,电能耗尽后勘测设备失效,导致单次剖面勘测成本高昂。
[0003]温差能是通过相变换热装置装载相变材料,利用海水不同深度的温度变化使其发生相变,相变产生体积变化对外做功而产生的能量,现已广泛地运用在水下无人勘测装置的浮力调节系统上。
[0004]目前的温差能驱动自动升降装置所携带相变材料体积变化率小,浮力驱动能力不足;自身携带的各种加压设备能耗较大,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长期性、实时性的勘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壳体部,形成有容纳空间;相变换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部的外部,所述相变换热模块内部设有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部,形成有容纳空间;相变换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部的外部,所述相变换热模块内部设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随外部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变,使得所述相变换热模块内的压强变大或减小;油囊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部的外部,被配置为存储液压油并基于所述油囊模块的体积增大或减小使所述自动升降装置上升或下降;加压储能模块,与所述相变换热模块和所述油囊模块连通,被配置为在所述自动升降装置下降期间接收来自于所述油囊模块的液压油,并且在所述相变材料从液相变换成固相期间向所述相变换热模块输送液压油;以及驱动储能模块,与所述相变换热模块和所述油囊模块连通,被配置为将所述液压油输送到所述油囊模块,使得所述自动升降装置上升,并在所述相变材料从固相变换成液相期间接收来自于所述相变换热模块的液压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储能模块包括:第二能量储存单元,被配置为储存所述液压油;主动储能支路,与所述第二能量储存单元和所述油囊模块连通,并被构造成在所述自动升降装置下降期间而且所述相变材料从液相变为固相之前将所述油囊模块内的液压油泵送到所述第二能量储存单元;被动储能支路,与所述第二能量储存单元和所述油囊模块连通,并被构造成在所述自动升降装置下降期间而且所述相变材料从液相变为固相期间将所述油囊模块内的液压油基于压差输送到所述第二能量储存单元和所述相变换热模块;以及驱动储能支路,与所述第二能量储存单元和所述相变换热模块连通,并被构造成在所述相变材料从液相变为固相期间,将所述第二能量储存单元内的液压油基于压差输送到所述相变换热模块;其中,通过所述主动储能支路和所述被动储能支路从所述油囊模块流动到所述第二能量储存单元和所述相变换热模块的液压油的排出量等于通过所述驱动储能模块从所述相变换热模块流动到所述油囊模块的液压油的排入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换热模块还包括:液压油腔,被配置为在所述相变材料从固相变为液相期间体积变大,使得所述液压油腔内的液压油流向所述驱动储能模块,并且在所述相变材料从液相变为固相期间体积变小,使得所述液压油腔接收来自所述加压储能模块的液压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相变换热模块的压力;流量计,与所述加压储能模块、所述驱动储能模块和所述油囊模块连通,被配置基于所述油囊模块流入和流出的液压油的体积计算所述油囊模块内的总油量;以及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油囊模块连通,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油囊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醒飞,刘烨昊,徐佳毅,卫海桥,王士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