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择性冷却定制强度热成形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成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选择性冷却定制强度热成形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热成形工艺是一种将成形与热处理相结合的非等温金属板料成形工艺,其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由NorrbottensJemverk于1973年开发,并且在1975年在沃尔沃卡车上得到应用。在1984年,萨博公司首次使用热成形技术制造了汽车侧边门内防撞梁,上世纪90年代,法国雷诺汽车首次使用热成形技术制造的保险杠,同期瑞典钢铁集团制造了第一件热成形B柱。随着热成形零件显现出的巨大优势,汽车上热成形零件的使用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提升。
[0003]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的主要工艺是:如图1所示,将室温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0.5
‑
3mm高强度薄钢板加热到900
‑
950℃,并保温3
‑
10分钟使组织全部奥氏体化,之后将处于红热状态的钢板通过转运工具传送到带有冷却装置的模具内进行冲压成形,通过模具对板料的保压作用可以使其以大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择性冷却定制强度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板料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900
‑
950℃保温3
‑
8min,使组织奥氏体化;奥氏体化完成后软区A工艺为:软区冷却至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并等温1
‑
60秒;后回火至510
‑
595℃,并等温15
‑
60秒;最后整体淬火成形至室温,最终得到铁素体+珠光体+少量马氏体组织,软区抗拉强度为850
‑
1300MPa;奥氏体化完成后硬区工艺为:保持硬区温度在700
‑
850℃,后随软区整体回火至750
‑
950℃,最后整体淬火成形至室温,得到全马氏体组织,硬区抗拉强度为1500
‑
2200MP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冷却定制强度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为300
‑
45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冷却定制强度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1
‑
5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冷却定制强度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采用射流冷却或接触式冷却方式。5.一种选择性冷却定制强度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君,梁校,王德成,张文良,侯俊卿,杨涛,罗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