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916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属于林下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于澳洲坚果林下栽植荔浦芋头、珠芽魔芋、饭豆或银叶山蚂蝗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澳洲坚果林林分郁闭度在0.1以下;所述荔浦芋头、珠芽魔芋、饭豆或银叶山蚂蝗与澳洲坚果林间距0.7m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林木的生长量与产量,缩短林地的经营周期,有效提高林地持续经营及综合经营收益,有效解决林木与农作物间的水肥光矛盾,改善林地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学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林下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济林可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特色经济林是云南省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山区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中国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m3左右。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后林改时期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主要手段。促进特色经济林持续发展,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基础。
[0003]林下经济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初步可以理解为以林地资源作为依托,以科技作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资源,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和养殖的生态系统。开展合理的林下经济建设,符合现代化林业发展的趋势,是新形势下不可或缺的重点项目,更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股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0004]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属山龙眼科(Proteaceae)澳洲坚果属(Macadamia F.Muell.),源自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先后被引入世界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栽培在云南(西双版纳、临沧)、广东和台湾。临沧市澳洲坚果种植区属于低热河谷的山区、半山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种植区的最高海拔为3504米,最低海拔为450米,适宜种植海拔450

1600米。
[0005]然而,澳洲坚果果实的收获需要一年至多年时间,生产时间、经营周期长;行间的空闲面积较多,在树木的休眠期和生长期间,造成大量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的浪费;澳洲坚果的产出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受大小年影响;山坡非耕林地的土壤肥力低,土壤理化性质差。因此,提供一种澳洲坚果林下栽培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一种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通过在澳洲坚果林下栽植荔浦芋头、珠芽魔芋、饭豆或银叶山蚂蝗,提升生产经济效益,并保证栽植作物的存活率。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于澳洲坚果林下栽植荔浦芋头、珠芽魔芋、饭豆或银叶山蚂蝗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澳洲坚果林林分郁闭度在0.1以下;所述荔浦芋头、珠芽魔芋、饭豆或银叶山蚂蝗与澳洲坚果林间距0.7m以上。
[0009]优选的是,所述澳洲坚果林树冠冠幅3

5.5m,株行距为5

6m
×6‑
8m。
[0010]优选的是,所述栽植前进行林地清理,清除地上杂木、杂草。
[0011]优选的是,所述澳洲坚果林下耕作层深≥0.2m,栽植前深翻0.15m以上。
[0012]更优选的是,所述深翻后施用体积比10%

50%有机肥料,拌匀浇透;所述有机肥料为桉树料、印楝种子和迷迭香叶为原料的植物源有机药肥。
[0013]优选的是,于澳洲坚果林行间起垄,间距为0.05

0.15m,高度为0.1

0.15m。
[0014]优选的是,3

4月于垄上点播荔浦芋头或珠芽魔芋块茎,或5

6月于垄上撒播饭豆或银叶山蚂蝗种子。
[0015]更优选的是,所述荔浦芋头或珠芽魔芋株距为0.1

0.15m,栽植深度为0.05

0.1m。
[0016]更优选的是,所述饭豆播种量为0.006

0.008kg/m2,所述银叶山蚂蝗播种量为0.0015

0.0022kg/m2,播种后覆土0.05

0.1m。
[0017]优选的是,所述栽植后灌溉,浇透土壤0.1

0.2m。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通过林下套种农作物,能够有效地利用林地土地。
[0020](2)有效提高林木的生长量与产量。林下土壤在种植农作物,实现了澳洲坚果与林下农作物之间的水肥共享,在地表径流、雨水下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作用,土壤中营养成分更加活跃,农作物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转移到林木的根系及其周围,间接地提供给林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
[0021](3)缩短林地的经营周期。澳洲坚果果实的收获需要一年至多年时间,而农作物的种植到收获通常为8

10个月的时间,本专利技术能将土地的产品产出时间缩短,进一步减少林地的经营周期。
[0022](4)有效提高林地的持续经营。澳洲坚果树行间的空闲面积较多,在树木的休眠期和生长期间,通过增加农作物的种植,一方面能够改善因果树大小年产生的收获率不同的情况,另一方面增加对农作物的管护而带来的持续经营。
[0023](5)有效提高林地的综合经营收益。单纯依靠澳洲坚果的产出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林下种植农作物既不影响坚果产出,又能提高土地的其他产品产出,且农作物当年种植当年就可见效。
[0024](6)有效解决林木与农作物间的水肥光矛盾。在林木和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中,由于澳洲坚果林分的郁闭度在0.1以下,所以在对光能的获取上,林木与农作物不存在明显的竞争作用。其次,澳洲坚果与农作物之间有0.7m的缓冲距离,且澳洲坚果根系相对较深,农作物根系相对较浅,对于土壤中养分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在农作物的管护过程中,定期的灌溉不仅使农作物水分充足,通过扩散及渗透作用同样给林木提供一定量的水分补充。
[0025](7)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本专利技术解决山坡非耕林地的土壤肥力低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培肥、理化性状调理,并在一定时期内显著增强土壤肥力,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优化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于澳洲坚果林下栽植荔浦芋头、珠芽魔芋、饭豆或银叶山蚂蝗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澳洲坚果林林分郁闭度在0.1以下;所述荔浦芋头、珠芽魔芋、饭豆或银叶山蚂蝗与澳洲坚果林间距0.7m以上。
[0027]本专利技术优选澳洲坚果林树冠冠幅3

5.5m,株行距为5

6m
×6‑
8m;进一步优选树冠
冠幅4.5m,株行距为5m
×
6m。澳洲坚果经济林经过人工抚育管理,控制冠幅及株行距,侧枝能够稳定在一定数量,且对林下作物的影响被控制。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选择坡度平缓的澳洲坚果林,有利于农作物耕作。
[0028]本专利技术优选在初春季节进行林地清理,将林地上的杂木、杂草清理干净。
[0029]本专利技术优选澳洲坚果林下耕作层深≥0.2m,栽植前深翻0.15m以上,耙细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澳洲坚果林下栽植荔浦芋头、珠芽魔芋、饭豆或银叶山蚂蝗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澳洲坚果林林分郁闭度在0.1以下;所述荔浦芋头、珠芽魔芋、饭豆或银叶山蚂蝗与澳洲坚果林间距0.7m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澳洲坚果林树冠冠幅3

5.5m,株行距为5

6m
×6‑
8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前进行林地清理,清除地上杂木、杂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澳洲坚果林下耕作层深≥0.2m,栽植前深翻0.15m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翻后施用体积比10%

50%有机肥料,拌匀浇透;所述有机肥料为桉树料、印楝种子和迷迭香叶为原料的植物源有机药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澳洲坚果林土地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澳洲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思腾尚瑞广苏建荣杨建荣白海东樊绍光万晓丽罗国发刘适平李智华石定宏张燕平吴疆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