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系统用油路喷油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883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系统用油路喷油结构,包括用于构成油路通道的油路管路,所述的油路管路一端连接上游接口,所述的油路管路另一端设有喷油口,所述的喷油口从内侧至出口处油路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的喷油口油路出口外侧设有横截面积突然放大的扩张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油路管路的另一端设置喷油口,喷油口从内侧至出口处油路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以用来增加润滑油液的管路压力,其中喷油口油路出口外侧设有横截面积突然放大的扩张口,由于管路内增压的油液高速从喷油口喷出,在扩张口的作用下,迅速发散。这样的喷油口结构在高速油束的两侧形成螺旋气流,使空气和机油充分混合,形成油雾。油雾能润滑各个运动部件。形成油雾。油雾能润滑各个运动部件。形成油雾。油雾能润滑各个运动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系统用油路喷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系统用油路喷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内燃机发动机,内部需要设置相应的润滑管路,现有的润滑管路结构单一,通常仅作为润滑油通道,功能单一,对发动机内如凸轮室的润滑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在使用中存在功能单一、润滑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充分润滑发动机内结构的润滑系统用油路喷油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润滑系统用油路喷油结构,包括用于构成油路通道的油路管路,所述的油路管路一端连接上游接口,作为改进,所述的油路管路另一端设有喷油口,所述的喷油口从内侧至出口处油路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的喷油口油路出口外侧设有横截面积突然放大的扩张口。
[000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油路管路的油路的最小处横截面积为S1,喷油口最小处油路的横截面积为S2,喷油口扩张口的油路横截面积为S3,则S1/S2大于1.5;S3/S2大于1.8。
[000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油路管路内设有单向通入喷油口的单向阀。
[000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油路管路的另一端设置喷油口,喷油口从内侧至出口处油路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以用来增加润滑油液的管路压力,其中喷油口油路出口外侧设有横截面积突然放大的扩张口,由于管路内增压的油液高速从喷油口喷出,在扩张口的作用下,迅速发散。其有益效果是,这样的喷油口结构在高速油束的两侧形成螺旋气流,使空气和机油充分混合,形成油雾。油雾能润滑各个运动部件。
附图说明
[0008]图1 是本技术的润滑系统油路管路的剖视图。
[0009]图2 是本技术润滑系统箱体视图。
[0010]图3 是本技术油路管路的喷油口横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见图1

3,本实施案例,一种润滑系统用油路喷油结构,包括用于构成油路通道的油路管路1,所述的油路管路1一端连接上游接口,所述的油路管路1另一端设有喷油口2,所述的喷油口2从内侧至出口处油路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的喷油口2油路出口外侧设有横截面积突然放大的扩张口3。
[0012]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油路管路1通常可设置于曲轴箱内,喷油口2可置入凸轮室内,曲轴箱内可设置一连通油路管路1上游端的储油室,油路管路1的另一端喷油口2
朝向或置入凸轮室。当需要润滑时,由于喷油口2从内侧至出口处油路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会提高喷油口2的喷射压力,参见图3,增压的喷油口2在高速油束的两侧形成螺旋气流,使空气和机油充分混合,形成油雾。漂浮的油雾能有效润滑各个运动部件,还能跟空气流进入上摇臂室,从而使上摇臂室里面的零件得到充分润滑。
[0013]为了达到有效的喷射油雾效果,所述的油路管路1的油路的最小处横截面积为S1,喷油口2最小处油路的横截面积为S2,喷油口2扩张口3的油路横截面积为S3,则S1/S2大于1.5;S3/S2大于1.8。
[0014]所述的油路管路1内还可设有单向通入喷油口2的单向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系统用油路喷油结构,包括用于构成油路通道的油路管路,所述的油路管路一端连接上游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路管路另一端设有喷油口,所述的喷油口从内侧至出口处油路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的喷油口油路出口外侧设有横截面积突然放大的扩张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用油路喷油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全宇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普园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