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71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搬运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包括:一个框架;一个控制把手,水平与所述框架的侧边固接;一个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控制把手上;一个定位机构,固设于所述框架的侧边;至少一个真空吸附机构,固设于所述框架底端的中部;两个防坠机构,固设于所述框架底端的左右两侧;两个限位机构,设于所述框架底端的左右两侧;至少一个传感器,设于所述框架的底端;一个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真空吸附机构、防坠机构以及传感器连接,并设于所述框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电池模组的搬运安全性以及效率,极大的降低了搬运成本。极大的降低了搬运成本。极大的降低了搬运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搬运设备
,特别指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的兴起和大力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制造业也必将高速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制造急需突破产能、质量及安全的瓶颈。汽车动力电池(电池模组)在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搬运以进行下一步的组装,传统主要上存在人工搬运和全自动搬运两种方法,但是存在如下缺点:
[0003]1、电池模组的质量普遍较重,人工搬运效率低,且在抓取电池模组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电池模组掉落,造成电池模组损坏或者引起人身安全事故等诸多问题;2、全自动搬运夹爪的电线、气管等配件多,检测传感器、气动元器件的成本高昂,且故障率较高。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实现提升电池模组的搬运安全性以及效率,降低搬运成本,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实现提升电池模组的搬运安全性以及效率,降低搬运成本。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包括:
[0007]一个框架;
[0008]一个控制把手,水平与所述框架的侧边固接;
[0009]一个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控制把手上;
[0010]一个定位机构,固设于所述框架的侧边;
[0011]至少一个真空吸附机构,固设于所述框架底端的中部;
[0012]两个防坠机构,固设于所述框架底端的左右两侧;
[0013]两个限位机构,设于所述框架底端的左右两侧;
[0014]至少一个传感器,设于所述框架的底端;
[0015]一个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真空吸附机构、防坠机构以及传感器连接,并设于所述框架内。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设有若干个控制按钮,各所述控制按钮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0018]两个弹簧压缩子机构,垂直设于所述框架的侧边,且压缩端朝上;
[0019]一块连接平板,分别与各所述弹簧压缩子机构的下端固接;
[0020]至少一个弹簧定位销,设于所述连接平板上,且定位方向朝内。
[0021]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吸附机构包括:
[0022]一块汇流板,下端设有若干个气孔;
[0023]一个吸气接口,与所述汇流板连通;
[0024]一个吹气接口,与所述汇流板连通;
[0025]若干个止回阀,一端分别与一所述气孔连通;
[0026]若干个吸盘,分别与一所述止回阀连通;
[0027]至少两个限位柱,设于所述汇流板的下端;
[0028]一个主储气罐;
[0029]一个真空发生器,分别与所述吸气接口、吹气接口以及主储气罐连通,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0030]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吸附机构还包括:
[0031]一个备储气罐,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通。
[0032]进一步地,所述防坠机构包括:
[0033]一个第一气缸,固设于所述框架底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0034]一个水平导轨,与所述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0035]一个第二气缸,设于所述水平导轨的末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0036]一个垂直导轨,与所述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0037]一个兜底平板,与所述垂直导轨的底端固接。
[003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0039]两根直线轴承,顶端与所述框架的底端可拆连接;
[0040]一块限位块,与两根所述直线轴承的底端固接。
[0041]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接近传感器。
[0042]进一步地,还包括:
[0043]一个通信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0044]进一步地,还包括:
[0045]两个微调把手,对称固设于所述框架的两个侧边。
[0046]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47]1、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和限位机构对电池模组进行定位和限位,保证半自动入箱夹具以正确的位置夹取电池模组,再设置防坠机构对电池模组的底部进行兜底,避免电池模组在夹取过程中掉落,并设置接近传感器用于判断半自动入箱夹具是否放置到位,放置到位才启动真空吸附机构吸附到电池模组上,避免吸附不牢,最终极大的提升了电池模组搬运的安全性,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搬运,极大的提升电池模组的搬运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全自动搬运,结构更加简单,硬件成本更加低廉,运维成本低,极大的降低了电池模组的搬运成本。
[0048]2、通过设置备储气罐提供备用气源保障气压的稳定,避免主储气罐断气时电池模组掉落,进一步提升了电池模组搬运的安全性。
[0049]3、通过设置直线轴承与框架的底端可拆连接,即可按需调整限位机构的位置,以适配不同尺寸的电池模组,极大的提升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50]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51]图1是本技术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2是本技术控制把手及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3是本技术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4是本技术真空吸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5是本技术防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6是本技术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7是本技术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的电路原理框图。
[0058]标记说明:
[0059]100

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1

框架,2

控制把手,3

控制面板,4

定位机构,5

真空吸附机构,6

防坠机构,7

限位机构,8

传感器,9

单片机,10

通信模块,11

微调把手,12

电池模组,31

控制按钮,41

弹簧压缩子机构,42

连接平板,43

弹簧定位销,51

汇流板,52

吸气接口,53

吹气接口,54

止回阀,55

吸盘,56

限位柱,57

真空发生器,61

第一气缸,62

水平导轨,63

第二气缸,64

垂直导轨,65

兜底平板,7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框架;一个控制把手,水平与所述框架的侧边固接;一个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控制把手上;一个定位机构,固设于所述框架的侧边;至少一个真空吸附机构,固设于所述框架底端的中部;两个防坠机构,固设于所述框架底端的左右两侧;两个限位机构,设于所述框架底端的左右两侧;至少一个传感器,设于所述框架的底端;一个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真空吸附机构、防坠机构以及传感器连接,并设于所述框架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设有若干个控制按钮,各所述控制按钮分别与单片机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弹簧压缩子机构,垂直设于所述框架的侧边,且压缩端朝上;一块连接平板,分别与各所述弹簧压缩子机构的下端固接;至少一个弹簧定位销,设于所述连接平板上,且定位方向朝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半自动入箱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机构包括:一块汇流板,下端设有若干个气孔;一个吸气接口,与所述汇流板连通;一个吹气接口,与所述汇流板连通;若干个止回阀,一端分别与一所述气孔连通;若干个吸盘,分别与一所述止回阀连通;至少两个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斌刘永邹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