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751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解决了手工装配工时、工时长、易漏装、易错装,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中第一执行机构中的底板与框架中的底部支撑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二底板与框架中的底部支撑通过螺栓连接。对头枕模块进行装配时,工人分别从两个第一零件槽中各取一个轴和调节块,放在第二零件座上脚踩脚踏开关,带动大转盘旋转,此时下一空闲第二零件座转至人方向,重复上一操作。与此同时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二大转盘也同步接收PLC信号,第二执行机构中完成平衡帽、销钉和弹簧的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设计合理、操作流程简单,大大节省了装配的时间,还防止出现漏装及错装过程。过程。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头枕骨架内部零部件分总成自动装配,属于汽车内饰头枕零部件自动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越来越普及,人们在汽车内的时间越来越多,终端用户对车辆内饰用品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而汽车头枕是汽车内饰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汽车头枕模块上涉及到很多的零部件需要进行组装,包括调节块、轴、销钉、弹簧、平衡帽,每个头枕壳包含6组上述部分;但是头枕模块的内部零件装配时,都需要靠人工手工装配,按照顺序依次拿起平衡帽、弹簧、销钉、轴和调节块,以此步骤分别装配6次,手工装配工时每套50s, 6组共300s,整条线节拍单件需小于24s,所以需配备13人装配次组件,但人工装配有以下几个缺点:一是工时长:需要配备13人装配组件,耗费大量人力及人工成本;二是易漏装:人工装配过程中,由于工件较小且包含零件较多,极易导致过程中漏装一个或多个零件;三是易错装:人工装配过程中,由于工件较小且包含零件较多,极易导致过程中装错或装反工件;造成的费时较长、装错的零件较多、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以上缺点分析后,与实际生产规划情况相比较,决定通过设备自动装配来节省工时、防止漏装及错装过程,来保证装配后稳定、快速、合格。基于上述原因,进而设计了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解决了手工装配工时一是工时长:需要配备13人装配组件,耗费大量人力及人工成本;二是易漏装:人工装配过程中,由于工件较小且包含零件较多,极易导致过程中漏装一个或多个零件;三是易错装:人工装配过程中,由于工件较小且包含零件较多,极易导致过程中装错或装反工件;造成的费时较长、装错的零件较多、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其组成包括第一执行机构1、框架2和第二执行机构3,其中第一执行机构1中的底板1031与框架2中的底部支撑202 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执行机构3中的第二底板301与框架2中的底部支撑202 通过螺栓连接。
[0006]对头枕模块进行装配时,工人分别从两个第一零件槽1037中各取一个轴和调节块(取出的轴和调整块为一组的),先将轴放在第二零件座1036上,然后再将调节块放在第二零件座1036上脚踩脚踏开关,伺服电机103314在收到脚踏开关的信号后,带动大转盘1034旋转60度,此时下一空闲第二零件座1036转至人方向,重复上一操作,传感器10333进行检测轴与调整块安装高度是否超差,如果过高影响后续装配对准,此时需要进行人为调整替换;大转盘1034旋转两个60度,到伺服电机止逆环机构101处,并将装配好的销钉、弹簧和平衡帽安装到调整块上,旋转60度到压力及长度测试机构102处,测试调节模块压力、长度,判
断是否合格,旋转60度到分拣机构104处,通过上一步检测的合格产品,通过调整块机械手10419将产品抓取放入大导向槽1046处,合格的调整块滑出到工件槽204中,不合格的调整块在旋转60度,到初始位置,人工取出。
[0007]与此同时第二执行机构3中的第二大转盘307也同步接收PLC信号,第二执行机构3中的电机同样旋转60
°
,先通过下平衡帽物料振动盘机构302将平衡帽3024放入第二大转盘307的导向座309上,旋转60度弹簧分离器机构303 将弹簧放入,转转60的到上平衡帽物料振动盘机构308处将平衡帽3024放入,旋转60度到销钉物料振动盘机构304处,将销钉放入,再转60度到检验工件机构306处进行检测工件是否完整齐全并合格装配,若不合格设备报警停止,需人工手动更换一套合格组件放入再次检验,合格后设备恢复运转),最后旋转60 度转到初始位置等待第一执行机构1中伺服电机止逆环机构101进行抓取到第一执行机构1中并放入到调节块上,并通过下压气缸103310带动模块103311将其压紧。
[0008]以上所述的第一执行机构1和第二执行机构3同时进行,直到调整块机械手 10419将产品抓取放入大导向槽1046处,合格的调整块滑出到工件槽204中,不合格的调整块在旋转60度,到初始位置,人工取出为止,本工序结束。
[0009]所述的第一零件座1035和第二零件座1036分别为四个和两个,安装方式为安装两个第一零件座1035,再安装一个第二零件座1036,每个零件座之间的角度为60度。
[0010]所述的安装两个第一零件座1035,分别安放右侧调整块和左侧调整块。
[0011]所述的再安装一个第二零件座1036,安放上方调整块。
[0012]所述的调整块所指的是右侧调整块、左侧调整块和上方调整块。
[0013]所述的轴为长齿轮轴和短齿轮轴,长齿轮轴与上方调整块是一组,短齿轮轴与右侧调整块和左侧调整块为一组。
[0014]所述的上平衡帽和下平衡帽都为同一种平衡帽。
[0015]所述的弹簧、平衡帽和销钉在两种调整块(左、右侧调整块和上方调整块) 上是通用的。
[0016]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7]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流程简单,大大节省了装配的时间,还防止出现漏装及错装过程,来保证装配后稳定、快速、合格,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与使用空间(人工需要13人,工作台每个按1.2平计算共15.6
ꢀ㎡
,设备3.6平,节省空间12

)。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第一执行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伺服电机止逆环机构10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中气缸机构101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4中转盘1013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图3中压力及长度测试机构10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3中转盘机构103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8中第一零件座1035的仰视图;
[0027]图10是图8中第一零件座1036的仰视图;
[0028]图11是图8中检测定位机构1032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是图8中工件旋转机构1033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是图3中分拣机构104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4是图13中分拣机构104的另一轴侧示意图;
[0032]图15是图1中框架2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6是图15中框架2的另一轴侧示意图;
[0034]图17是图2中第二执行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8是图17中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第一执行机构(1)、框架(2)和第二执行机构(3)组成,其中第一执行机构(1)中的底板(1031)与框架(2)中的底部支撑(202)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执行机构(3)中的第二底板(301)与框架(2)中的底部支撑(202)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执行机构(1)由伺服电机止逆环机构(101)、压力及长度测试机构(102)、转盘机构(103)和分拣机构(104)组成,其中伺服电机止逆环机构(101)中的支撑板(1011)与转盘机构(103)中的底板(1031)通过螺栓连接,压力及长度测试机构(102)中的三角支撑板(1021)与转盘机构(103)中的底板(1031)通过螺栓连接,分拣机构(104)中的大竖板(10421)与转盘机构(103)中的底板(103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伺服电机止逆环机构(101)由支撑板(1011)、气缸机构(1012)、转盘(1013)、传动轴防护板(1014)、防护轴套(1015)、第一伺服电机(1016)和轴承座(1017)组成,其中支撑板(1011)与传动轴防护板(1014)通过螺栓连接,转盘(1013)中的圆盘(10131)与传动轴防护板(1014)中长传动轴通过螺栓连接,气缸机构(1012)中的直线气缸连接板(10122)与转盘(1013)中的圆盘(10131)通过螺栓连接,防护轴套(1015)与传动轴防护板(1014)通过螺栓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016)与防护轴套(1015)通过螺栓连接,轴承座(1017)与转盘(1013)中的第一短轴(10134)通过轴承连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016)带动转盘(1013)转动;所述的气缸机构(1012)由直线气缸(10121)、直线气缸连接板(10122)、导轨(10123)、板(10124)、过渡板(10125)和机械爪(10126)组成,其中直线气缸(10121)与直线气缸连接板(10122)通过螺栓连接,直线气缸连接板(10122)与导轨(10123)通过导轨槽连接,导轨(10123)与板(10124)通过螺栓连接,板(10124)与过渡板(10125)通过螺栓连接,机械爪(10126)与过渡板(10125)通过螺栓连接,直线气缸(10121)控制机械爪(10126)的前后伸缩;所述的转盘(1013)由圆盘(10131)、竖板(10132)、圆盘Ⅰ(10133)和第一短轴(10134)组成,其中圆盘(10131)与竖板(10132)通过焊接连接,竖板(10132)与圆盘Ⅰ(10133)通过焊接连接,第一短轴(10134)与圆盘Ⅰ(10133)固定连接,圆盘(10131)和圆盘Ⅰ(10133)分别安装两个气缸机构(1012);所述的压力及长度测试机构(102)由三角支撑板(1021)、第一导轨(1022)、滑块(1023)、连接板(1024)、L板(1025)、第一L板(1026)、第一直线气缸(1027)、倒拉油缸(1028)、油缸座(1029)和导轨座(10210)组成,其中三角支撑板(1021)与第一导轨(1022)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导轨(1022)与连接板(1024)通过滑块(1023)连接,L板(1025)与连接板(1024)通过螺栓连接,L板(1025)与第一L板(1026)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直线气缸(1027)与第一L板(1026)通过螺栓连接,倒拉油缸(1028)的两端分别两个油缸座(1029)固定连接,导轨座(10210)连接板(1024)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油缸座(1029)与导轨座(10210)间隙配合;所述的转盘机构(103)由底板(1031)、检测定位机构(1032)、工件旋转机构(1033)、大转盘(1034)、第一零件座(1035)、第二零件座(1036)、第一零件槽(1037)、重力锁死块座(1038)和重力锁死块(1039)组成,其中检测定位机构(1032)中的第一支撑板(10321)与底板(1031)通过螺栓连接,工件旋转机构(1033)中的支撑座(103313)和竖铝型材(10331)与底板(1031)通过螺栓连接,大转盘(1034)与工件旋转机构(1033)中的旋转机构(103312)通过螺栓连接,第一零件座(1035)和第二零件座(1036)分别与大转盘(1034)通过螺栓连接,
第一零件槽(1037)与底板(1031)固定连接,两个重力锁死块座(1038)分别与第一零件座(1035)、第二零件座(1036)通过螺栓连接,两个重力锁死块(1039)分别与两个重力锁死块座(1038)通过销轴连接,实现每转动60度,靠重力锁死块(1039)进行锁死;所述的检测定位机构(1032)由第一支撑板(10321)、第二直线气缸(10322)、锁死块(10323)、第一传感器板(10324)、第二传感器板(10325)、第二传感器(10326)和第一传感器(10327)组成,其中第一支撑板(10321)与第二直线气缸(10322)通过螺栓连接,锁死块(10323)与第二直线气缸(10322)通过螺栓连接,第一传感器板(10324)和第二传感器板(10325)与第一支撑板(10321)通过螺栓连接,第二传感器(10326)和第一传感器(10327)分别与第二传感器板(10325)和第一传感器板(10324)固定连接,第一传感器(10327)检测第一零件座(1035)到位时,通过第二直线气缸(10322)顶起锁死块(10323)与重力锁死块(1039)配合将其锁死,第二传感器(10326)检测第二零件座(1036)到位时,通过第二直线气缸(10322)顶起锁死块(10323)与重力锁死块(1039)配合将其锁死;所述的工件旋转机构(1033)由竖铝型材(10331)、传感器板(10332)、传感器(10333)、第三传感器板(10334)、第一连接板(10335)、移动机构(10336)、第一L型连接板(10337)、第三直线气缸(10338)、第二L型连接板(10339)、下压气缸(103310)、模块(103311)、旋转机构(103312)、支撑座(103313)和伺服电机(103314)组成,其中竖铝型材(10331)与传感器板(10332)通过螺栓连接,传感器(10333)与第三传感器板(10334)通过螺栓连接,第三传感器板(10334)与第一连接板(10335)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连接板(10335)与移动机构(10336)通过螺栓连接,移动机构(10336)与第一L型连接板(10337)通过螺栓连接,第一L型连接板(10337)与第三直线气缸(10338)通过螺栓连接,第三直线气缸(10338)与第二L型连接板(10339)通过螺栓连接,第二L型连接板(10339)与下压气缸(103310)通过螺栓连接,下压气缸(103310)与模块(103311)通过螺栓连接,旋转机构(103312)与伺服电机(103314)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旋转机构(103312)与支撑座(103313)通过螺栓连接,旋转机构(103312)与第三传感器板(10334)和第一连接板(10335)通过轴承连接,实现旋转机构(103312)上的盘与大转盘(1034)转动;所述的分拣机构(104)由转轴(1041)、轴座(1042)、底块(1043)、竖板(1044)、楔块(1045)、大导向槽(1046)、横板(1047)、第一板(1048)、转动机构(1049)、第二导轨(10410)、第二连接板(10411)、第三连接板(10412)、第四直线气缸(10413)、顶板(10414)、第五直线气缸(10415)、第一直线气缸连接板(10416)、第二板(10417)、大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晟格拉默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