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751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硝酸钾、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钾以及七水硫酸镁的置于容器内进行混合,再将向容器内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搅拌合成;S2:再将装富集培养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少量的海泥在。该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首先,B88、B237菌株具有较强的反硝化作用,能够有效降解培养基中的硝酸盐,B88、B237菌株的快速生长是好气性的,因此可以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制备过程中加入B88或B237菌株,以此提高降解的能力,且气性更加稳定,然后,利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处理氨氮浓度高达700mg/L的模拟废水,通过试验对温度,DO浓度,pH和水力停留时间因素进行研究,可以极大的提高了氨氮去除率。以极大的提高了氨氮去除率。以极大的提高了氨氮去除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反硝化菌剂
,具体为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反硝化菌剂是指一类能将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的细菌群剂,已知的有10 科、50个属以上的种类具有反硝化作用。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反硝化细菌是假单胞菌属;其次是产碱杆菌属,现有的反硝化菌剂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0003]如公开号CN106635923A一种适用于废水处理的高密度耐盐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通过在添加生物填料的SBR反应器内,接种耐盐反硝化菌,按照接种、富集培养、实际废水淘洗反复循环运行方式制备高密度耐盐反硝化菌剂。该菌剂耐受高渗透压及高盐环境,1%

10%的盐浓度不影响其脱氮效果,能够有效脱除含盐废水中的硝态氮及亚硝氮,实现高盐含氮废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够解决高盐条件下总氮难达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高密度耐盐反硝化菌剂可用于食品加工、生物酿造、农药、皮革等高盐含氨氮废水的生物处理;
[0004]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5]1.不便于选取气性稳定和降解能力高的菌株;
[0006]2.不便于提高氨氮的去除效果;
[0007]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不便于选取气性稳定和降解能力高的菌株,不便于提高氨氮的去除效果的问题。<br/>[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将硝酸钾、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钾以及七水硫酸镁的置于容器内进行混合,再将向容器内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搅拌合成;
[0011]S2:再将装富集培养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少量的海泥在,然后放在25

30℃的环境下培养3

10天。
[0012]优选的,S1中所述硝酸钾、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钾以及七水硫酸镁的比例在2:5:2:0.2,S1中所述的蒸馏水的含量为1000mg/L。
[0013]优选的,S1中所述上面成分溶解于水,调pH为7.2

7.6,分装于试管或烧瓶,于121℃蒸汽下灭菌20分钟后可得富集培养液。
[0014]优选的,S2中所述若培养液变混浊,有气泡产生,说明有反硝化菌生长,或检验其有无氨和亚硝酸产生。
[0015]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0016]S3:将富集培养液通过滤纸进行过滤,再将取过滤后的滤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然后通过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测培养基中的含氮量,测定菌株的反硝化作用能力;
[0017]S4:将筛选出的菌株在斜面上培养后,用10mL无菌水洗下,振荡混匀,然后通过稀释平板法测定筛选菌株的最适培养基及好气性;
[0018]S5:选取降解能力高和气性稳定的菌株,将其和培养基溶液一起放置在器皿内,之后以此加入母菌菌粉、淀粉、米糠、蛋白粉、营养肉汤粉和酵母提取物,再进行加热混合。
[0019]优选的,S3和S4中所述菌株种类为B88和B237菌株,且S3和S4中所述步骤均需要重复3次。
[0020]优选的,S5中所述母菌菌粉的含量在40%、淀粉30%、米糠30%、蛋白粉 20%、营养肉汤粉60%和酵母提取物10%,且加热混合后的pH为7

8.5,溶氧值再0.3mg/L。
[0021]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0022]S6:将加热混合后的物料添加至冷却塔中,冷却塔内的阻力减小,在风机的作用下,增大了风速和风量,提高了气水比,从而达到提高降温效果的目的,此时会得到粉剂;
[0023]S7:将冷却后的粉剂再放入低温灭菌柜内部对制备原料中含有的进行灭菌处理。
[0024]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0025]S8:利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处理氨氮浓度高达 700mg/L的模拟废水,通过试验对温度,DO浓度,pH和水力停留时间因素进行研究,选取最佳去除氨氮的效果;
[0026]S9:将物料放在干燥机内对湿润的物料进行干化处理,干化后的物料湿度保持在15%

18%之间;
[0027]S10:将物料包装好后,置于无氧低温环境内,环境温度保持在4℃下进行储存。
[0028]优选的,S8中所述温度23—25℃,DO浓度2mg/L,pH6.8—8.0,水力停留时间78h时,此时总氮去除率为86%~93%。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首先,B88、B237菌株具有较强的反硝化作用,能够有效降解培养基中的硝酸盐,B88、B237菌株的快速生长是好气性的,因此可以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制备过程中加入B88或B237菌株,以此提高降解的能力,且气性更加稳定,然后,利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处理氨氮浓度高达 700mg/L的模拟废水,通过试验对温度,DO浓度,pH和水力停留时间因素进行研究,可以极大的提高了氨氮去除率。
[0030]1.通过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测培养基中的含氮量,测定菌株的反硝化作用能力,重复3次,测定后在接种B88、B237的培养基中,含氮量明显降低,表明B88、B237菌株具有较强的反硝化作用,能够有效降解培养基中的硝酸盐,接着,将筛选出的菌株在斜面上30培养1d后,用10mL无菌水洗下,振荡混匀,分别转接1mL洗下的菌液于灭菌的硝酸盐培养基、反硝化细菌选培养基和YB培养基中,每个处理都分别在摇床和CO2培养箱中,30振荡培养1d,稀释平板法测定筛选菌株的最适培养基及好气性,重复3次,3次后得出B88、B237菌株的快速生长是好气性的,因此可以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制备过程中加入B88或 B237菌株,以此提高降解的能力,且气性更加稳定。
[0031]2.利用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处理氨氮浓度高达700mg/L 的模拟废水,使在温度23

25℃,DO浓度2mg/L,pH6.8

8.0,水力停留时间 78h时,进水CODCr为
2500mg/L,CODCr去除率为88%~93%,进水氨氮浓度 700mg/L,此时氨氮去除率为98%~99%,总氮去除率为86%~93%,因此极大的提高了氨氮去除率。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同步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硝酸钾、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钾以及七水硫酸镁的置于容器内进行混合,再将向容器内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搅拌合成;S2:再将装富集培养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少量的海泥在,然后放在25

30℃的环境下培养3

10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硝酸钾、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钾以及七水硫酸镁的比例在2:5:2:0.2,S1中所述的蒸馏水的含量为1000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上面成分溶解于水,调pH为7.2

7.6,分装于试管或烧瓶,于121℃蒸汽下灭菌20分钟后可得富集培养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若培养液变混浊,有气泡产生,说明有反硝化菌生长,或检验其有无氨和亚硝酸产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3:将富集培养液通过滤纸进行过滤,再将取过滤后的滤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然后通过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测培养基中的含氮量,测定菌株的反硝化作用能力;S4:将筛选出的菌株在斜面上培养后,用10mL无菌水洗下,振荡混匀,然后通过稀释平板法测定筛选菌株的最适培养基及好气性;S5:选取降解能力高和气性稳定的菌株,将其和培养基溶液一起放置在器皿内,之后以此加入母菌菌粉、淀粉、米糠、蛋白粉、营养肉汤粉和酵母提取物,再进行加热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芳坤宋迪薛飞余刚黄奕伟张帅威杨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沃德源环境技术济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