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定子机座电机的绕组绝缘与导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412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冷定子机座电机的绕组绝缘与导热结构,电机机座两端具有电机端盖,电机机座的壁厚内设有循环水道,其特征在于:在加工、压制好的定子铁心中及定子绕组的两端浇注充填满由环氧树脂、丙三醇和硅微粉混合成的环氧树脂混合绝缘体。(*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涉及一种水冷机座电机的绕组绝缘与导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温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台电机的性能指标及可靠性,因此,对电机设计者来说,一要考虑如何使电机能有效降温,二要研究如何控制温升。现有技术中,电机的降温措施之一是对电机定子机座进行水冷设计,如图2所示,在电机定子机座的外侧壁4上设置有循环水道,通过冷却循环介质带走电机散发出的热量,其热量传递途径为铁心5中的一部份热量直接传递给机座4,由水道3从出水口带出;定子绕组6及端部的热量比较分散,大部份通过空气传递给端盖1和4进行热交换后再散发出去。众所周知,空气的热传导率是很低的,导热效果较差,由于高功率密度电机内部的发热量是很高,特别是线圈绕组发热量较高,单靠空气导热难以满足降温要求,时间长了就可能烧坏绕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定子机座电机的绕组绝缘与导热结构,以改善定子绕组端部与水冷定子机座内壁之间的绝缘与导热,提高水冷电机的冷却效果,确保电机可靠运转。实现上述目的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加工、压制好的定子中及定子绕组两端浇注充填满由环氧树脂、丙三醇和硅微粉混合成的环氧树脂混合绝缘体,以使定子线包与定子机座间无空隙存在。如此所述的本技术,定子铁心内部的一部份热量直接传递给机座由水道从水口带出,而定子绕组及端部的热量和定子铁心中另一部份热量,由环氧绝缘体集中后传递到机座进行热交换后由水道一并带出。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技术定子铁心及字子绕组两端均用环氧树脂混合物封装,其与电机定子机座间无间隙存在,定子内、特别是线包发出的热量,可由环氧绝缘体传递到通有循环冷却介质的机座上,进行热交换后由水道带出。由于环氧介质的热传导率高于空气的热传导率,故本技术使水冷电机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本技术的样机证明,采用环氧结构水冷定子机座的电机,冷却后电机的温升可下降到40K左右,而没有用环氧结构的水冷定子机座结构的电机通过空气冷却后,电机的温升大概在70K左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一般水冷定子机座结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说明。由图1见,图中标号8为电机转子,4为电机机座,机座4两端具有电机端盖1,电机机座4的壁厚内设有循环水道,图中标号3、7为冷却循环水流的进、出水口。本实施例在加工、压制好的定子铁心5中及定子绕组6的两端浇注充填满由环氧树脂、丙三醇和硅微粉混合成的环氧树脂混合绝缘体2。权利要求1,一种水冷定子机座电机的绕组绝缘与导热结构,电机机座两端具有电机端盖,电机机座的壁厚内设有循环水道,其特征在于在加工、压制好的定子铁心中及定子绕组的两端浇注充填满由环氧树脂、丙三醇和硅微粉混合成的环氧树脂混合绝缘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水冷定子机座电机的绕组绝缘与导热结构,电机机座两端具有电机端盖,电机机座的壁厚内设有循环水道,本技术的特点是,在加工、压制好的定子铁心中及定子绕组的两端浇注充填满由环氧树脂、丙三醇和硅微粉混合成的环氧树脂混合绝缘体。本技术使水冷电机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文档编号H02K15/00GK2674748SQ20032012249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贡俊, 杨锟, 唐名钟, 黄苏融, 谢国栋, 张琪 申请人: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贡俊杨锟唐名钟黄苏融谢国栋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