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装置及应用其的加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76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及应用其的加工系统,其中下料装置包括运料组件、承料组件、推料组件、存料组件;运料组件设有运料轨道,物料沿运料轨道输送至承料组件的上方;承料组件设有相对于运料轨道升降的升降端,升降端上设有用于承托物料的承料空间,且升降端在运料轨道与存料组件之间往复移动;推料组件设有推料端,推料端用于对升降端上的物料施加外力以使物料移动至存料组件内;存料组件设有存储物料的存料空间,存料空间设有开口,且开口设有可相对存料空间平移开启的接料部,接料部承托推料端推送至存料组件内的物料;当接料部相对开口平移开启时,位于存料组件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掉入存料空间内。相比现有技术,本下料装置能高效平稳地进行下料操作。下料装置能高效平稳地进行下料操作。下料装置能高效平稳地进行下料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料装置及应用其的加工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及应用其的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不锈钢管的加工过程中,抛光是不锈钢管加工的最后工序,对于抛光完成后的物料需要下料以便于后续的包装运输,这一操作过程需要借助专用的下料装置来辅助完成。因不锈钢管产品表面质量要求较高,不能有磕损、划损、擦花等,且不锈钢管经过经过抛光后,不锈钢管表面有较高温度,容易烫伤操作人员,然而目前的下料装置对不锈钢管的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容易导致不锈钢管在下料时产生摩擦,严重影响不秀钢管的表面质量;且叠放不锈钢管时未设置相应缓冲的结构,使得较薄的不锈钢管容易磕碰而产生无法修复的凹陷,导致不锈钢管报废,造成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缺少推动结构及存料结构,造成下料效率较低,导致实用性较差。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物料平稳高效下料的下料装置,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下料装置。
[0005]下料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料组件、承料组件、推料组件、存料组件;所述运料组件设有运料轨道,物料沿所述运料轨道输送至所述承料组件的上方;所述承料组件设有相对于所述运料轨道升降的升降端,所述升降端上设有用于承托物料的承料空间,且所述升降端在所述运料轨道与所述存料组件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推料组件设有推料端,所述推料端用于对所述升降端上的物料施加外力以使物料移动至所述存料组件内;所述存料组件设有存储物料的存料空间,所述存料空间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设有可相对所述存料空间平移开启的接料部,所述接料部承托所述推料端推送至所述存料组件内的物料;当所述接料部相对所述开口平移开启时,位于所述存料组件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掉入所述存料空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料组件包括运料架,所述运料架连接有升降动力缸、横移动力缸,所述运料架在所述升降动力缸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运料轨道升降、在所述横移动力缸的驱动下往复移动于所述运料轨道与所述存料组件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架的上侧面呈内凹状设置,所述运料架的上侧面凹陷处形成所述承料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组件还包括存料架,所述存料架设置在所述接料部的下方,所述存料空间设在所述存料架内;所述接料部连接有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忠陈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源金信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