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组绕线及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12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绕组的绕线和排出,其中,将线材(9)缠绕到线圈架(10)上而形成了绕组(6~8)。使一对杆状销(90)从绕组(6~8)的中心轴方向插入到线圈架(10)中。使推出器(40)从相反方向抵接于线圈架(10)上的绕组(6~8)。在该状态下,当从销(90)拔出线圈架(10)时,推出器(40)从线圈架(10)推出绕组(6~8),然后绕组(6~8)以排列状态堆积到一对销(90)的周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在电动马达或发电机定子等上使用的绕组,更详细地说,涉及从线圈架排出已缠绕于线圈架的绕组。
技术介绍
关于在电动马达或发电机的定子上使用的绕组,公知的有如下方法将线材缠绕于线圈架而形成了绕组后,仅将绕组从线圈架上推出到从转台朝上突出的销周围。在转台上,在规定圆上立设有多个销;当绕组被排出到所有的销周围时,转台被搬出,再搬入新的转台,然后进行将绕组向线圈架绕线和从线圈架向销周围排出绕组。日本特许厅于2000年发行的JP2000-245120A提出了如下的插入装置将缠绕到多个销的多个绕组压入到沿轴向形成于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定子铁芯的内周的槽中。
技术实现思路
在从线圈架将绕线完毕的绕组从销上方朝销排出时,有时绕组散乱,其上层绕线与下层绕线混乱。绕线混乱状态的绕组由于相交叉的线材间有空隙而增加了绕组的表观体积。从而,当插入装置将绕线混乱的绕组压入到定子铁芯的槽内时,无法在槽内整齐地收容绕组,结果不得不减小绕组容纳于铁芯中的体积。另一方面,如果强行将绕组插入到槽中,就会损伤线材。而且,当绕组混乱时,由于从槽两端突出到外侧的绕组端部的长度参差不齐,结果绕组端部的长度变长。从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排列的状态将绕线完毕的绕组排出到销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在将线材缠绕到线圈架而形成了绕组后,使绕组从线圈架脱落而使其堆积到销周围的绕组绕线及排出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序使销进入到形成了绕组的线圈架的规定位置;使推出器与销进入方向相反地抵接于线圈架上的绕组;从销上拔出线圈架,通过推出器将绕组从线圈架上朝销周围推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在将线材缠绕到线圈架而形成了绕组后、将绕组从线圈架挂落到销周围的绕组绕线及排出装置,具有使销从绕组的中心轴线方向进入到缠绕了线材的线圈架的规定位置的机构、使推出器朝与销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于线圈架上的绕组的机构、从销上拔出线圈架后借助推出器将绕组从线圈架朝销周围推出的机构。本专利技术其他的详细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进行说明,并表示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绕组绕线及排出装置的立体图。图2具有绕组卷线和排出装置的推出器的要部、及线圈架的立体图。图3A~3G是说明绕组排出工序的、包括绕组截面图的线圈架和推出器的侧视图。图4A、4B是被排出的绕组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图5A~5F说明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绕组绕线和排出装置所进行的绕组排出工序,是包括绕组截面图的线圈架和推出器的侧视图。图6A、6B是由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绕组绕线和排出装置排出的绕组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的图1,绕组绕线和排出装置具有配置于台座2上的线圈架移动机构31、推出器机构46、夹持机构76、飞轮机构29、排出机构93及刀具72。线圈架移动机构31使线圈架10在飞轮机构29与排出机构93之间移动。飞轮机构29和夹持机构76使用线材9向移动到飞轮机构29的线圈架10的外周进行绕线。刀具72在进行绕线后切断从线圈架10延伸出的线材9。推出器机构46从移动到排出机构93的线圈架10排出绕组。参照图示的互相正交的X、Y、Z这3个轴说明用于这种作业的各构件的结构及动作。X轴和Y轴相当于水平方向,Z轴相当于垂直方向。飞轮机构29具有飞轮20和旋转台71,该飞轮20是在台座2上绕Z轴旋转的圆筒形状,该旋转台71在飞轮20的外侧独自旋转。在飞轮20的内周朝内固定有供给线材9的出线嘴21。借助引导管22从未图示的线材供给装置向出线嘴21供给线材9。在旋转台71的外周部固定有旋转夹70。如图所示,在旋转夹70夹持着从出线嘴21送出的线材9的状态下,当旋转台71在X轴与Y轴所确定的平面内旋转位移时,线材9沿飞轮20的上端24滑动。此时,为了使飞轮20的上端24与线材9能顺利地相对位移,上端24做成其高度沿圆周方向圆滑变化的形状。线圈架移动机构31具有响应驱动器32的驱动而沿Y轴方向移动的左右移动台33、响应驱动器34的驱动而相对于左右移动台33沿Z轴方向移动的升降台35。线圈架10被固定在升降台35上。通过驱动驱动器32、34,线圈架10在相当于飞轮20的大致中心的绕线位置与分度台92上的绕组排出位置之间移动。下面,参照图2A、2B,说明线圈架10的结构。线圈架10由沿Y轴方向分割成2段的第1区段11和第2区段15构成。第1区段11和第2区段15被配置于内侧的弹簧向互相靠近的方向施加弹力。在第1区段11形成有与Z轴方向平行的两个引导孔12。而且,在第1区段11的与第2区段15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上形成有与Z轴方向平行的2条第1引导槽14。由于在与第1区段11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2处台阶,第2区段15从上朝下减小其截面。第2区段15被这些台阶划分成大架部26、中架部27、小架部28。而且。大架部26、中架部27、小架部28各自的X轴方向的尺寸随着远离第1区段11而逐渐增大。其增大率按照大架部26、中架部27、小架部28的顺序增大。在第2区段15形成有沿Z轴方向的第2引导槽17。参照图3A~3G,在大架部26及与第1区段11的大架部26相邻的部位绕线有大绕组6。在中架部27及与第1区段11的中架部27相邻的部位绕线有中绕组7。在小架部28及与第1区段11的小架部28相邻的部位绕线有中绕组8。绕组6~8使用连续的同一线材9从大绕组6朝小绕组8依次绕线。再参照图1,在线圈架移动机构31的升降台35上安装有线圈架10和楔块62。线圈架10在第1区段11和第2区段15能以沿Y轴方向相对位移的状态被卡定于升降台35。楔块62根据安装于升降台35的气缸63的伸缩来改变朝第1区段11与第2区段15的间隙插入的深度。当楔块62更深地插入第1区段11与第2区段15的间隙时,第1区段11和第2区段15抵抗弹簧而沿相分离的方向位移,线圈架10的外径增大。另一方面,当楔块62从线圈架10的第1区段11和第2区段15之间沿后退方向即Z轴方向向上方位移时,第1区段11和第2区段15被弹簧施加弹力而朝互相接近的方向位移,线圈架10的外径减小。即,通过由气缸63的驱动使楔块62相对于线圈架10上下位移,从而使线圈架10的外径变化。在此,线圈架10的外径变化是指大架部26、中架部27、小架部28的外径都产生变化。楔块62、气缸63以及向相接近方向对第1区段11和第2区段15施加弹力的弹簧共同构成了使线圈架10的直径变化的扩缩机构61。在升降台35上,在沿Y轴方向从楔块62向飞轮20侧稍微离开的位置,通过支承构件36分别固定有始绕夹73和终绕夹74。刀具72配置于旋转台71与分度台92之间,在朝线圈架10的绕线完毕后切断线材9。夹持机构76隔着旋转台71设置于与分度台92相反侧的台座2的一端,夹持机构76具有升降台78、水平移动台80以及拉出夹75。上述升降台78响应气缸77的驱动而相对于台座2沿Z轴方向位移;上述水平移动台80响应驱动器79的驱动而相对于升降台78沿Y轴方向位移;上述拉出夹75被固定于水平移动台80上。排出机构93具有2个被支承于分度台92的圆形转台91,该分度台92被构成为在台座2上绕Z轴旋转。转台91被分别构成为在分度台92上在由X轴Y轴确定的水平面上旋转。2个转台91距分度台92的中心等距离且间隔180度地配置,通过分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组绕线及排出方法,其在将线材(9)缠绕到线圈架(10)而形成了绕组(6~8)后,使绕组(6~8)从线圈架(10)脱落而使其堆积在销(90)周围;其具有以下工序:使销(90)从绕组(6~8)的中心轴线方向插入到形成有绕组(6~8 )的线圈架(10)的规定位置;使推出器(40)朝与销(90)的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于线圈架(10)上的绕组(6~8);从销(90)拔出线圈架(10),由推出器(40)将绕组(6~8)从线圈架(10)朝向销(90)周围推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能均氏家义浩
申请(专利权)人: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