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系统及旋挖钻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507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包括具有液压锁的拉绳油缸和为所述拉绳油缸供油的液压泵,还包括压力切断阀;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压泵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二油口通过所述液压锁的第一单向阀与所述拉绳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拉绳油缸的拉紧力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所述拉绳油缸的拉紧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截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通过设置压力切断阀,在拉绳油缸的拉紧力到达预设值时自动切断油路,无需观察人员判断钢丝绳的拉紧状态并指挥拉紧动作的停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系统及旋挖钻机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及旋挖钻机。

技术介绍

[0002]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广泛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基础施工程,配合不同钻具,适用于干式(短螺旋)、湿式(回转斗)及岩层(岩心钻)的成孔作业,旋挖钻机具有装机功率大、输出扭矩大、轴向压力大、机动灵活,施工效率高及多功能等特点。
[0003]对于采用加压卷扬进行加压的旋挖钻机,旋挖钻机加压卷扬的钢丝绳一端用楔套固定,不可伸缩,另一端连接于拉绳油缸活塞杆端,可随拉绳油缸活塞杆伸出和缩回实现钢丝绳松绳和拉紧。当旋挖钻机加压卷扬工作时,拉绳油缸活塞杆缩回,钢丝绳拉紧;当旋挖钻机不工作时,拉绳油缸活塞杆伸出,加压卷扬的钢丝绳松绳。
[0004]现有技术中的拉绳油缸所使用的液压系统,在加压卷扬需要工作时,操作者在驾驶室操作拉绳油缸,进行拉紧钢丝绳动作,此时需要另一个人在钻机旁边观察钢丝绳的拉紧情况,当加压卷扬钢丝绳绷紧并紧贴滑轮槽时,通知操作者停止操作,操作者松开拉紧按钮。
[0005]如图1所示,现有的旋挖钻机中的液压系统中,当需要拉绳油缸3拉紧时,副阀片建立负载,并通过多路阀11将负载反馈至液压泵4,液压泵4建立压力,操作人员需操作三位四通的电磁换向阀10左侧得电,此时电磁换向阀10由常态中位切换至左位,压力油通过电磁换向阀10左位,经过压力锁2的第一单向阀到达拉绳油缸3的有杆腔,拉绳油缸3执行拉紧钢丝绳的动作。操作员在驾驶室操作的同时,需要另一名人员在旋挖钻机旁观察钢丝绳的拉紧情况,当钢丝绳绷紧并紧贴滑轮槽时,通知操作员停止操作,操作者松开拉紧按钮并断开电磁换向阀10,使电磁换向阀10处在中位,此时拉绳油缸3有杆腔和无杆腔的压力由液压锁2保持,拉绳油缸3保持拉紧力;松绳过程中操作人员操作三位四通的电磁换向阀10右侧得电,此时电磁换向阀10由常态中位切换至右位,压力油通过电磁换向阀10右位,经过压力锁2的第二单向阀到达拉绳油缸 3的无杆腔,拉绳油缸3执行放松钢丝绳的动作,同时另一名人员在旋挖钻机旁观察钢丝绳的放松情况,并及时通知操作员停止操作,操作者松开松绳按钮并断开电磁换向阀10,使电磁换向阀10回复至中位。
[0006]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液压系统在实现钢丝绳的拉紧动作时需要另一个人在旁边观察并指挥,较为麻烦,且由于观察人员经验差异,仅凭人员目测很难准确判断每次钢丝绳的拉紧状态。
[0007]因此,如何保证在一个操作人员也可完成拉紧作业的前提下,避免人为判断拉紧状态带来的准确度低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系统,以实现单个操作人员也可
以准确完成拉绳油缸的拉紧作业过程的目的。
[0009]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挖钻机。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液压系统,包括具有液压锁的拉绳油缸和为所述拉绳油缸供油的液压泵,还包括压力切断阀;
[0012]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压泵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二油口通过所述液压锁的第一单向阀与所述拉绳油缸的有杆腔连通;
[0013]所述拉绳油缸的拉紧力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
[0014]所述拉绳油缸的拉紧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截止。
[0015]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压力切断阀为常开式液控阀,所述压力切断阀的液控口与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连通,当所述压力切断阀的液控口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所述拉绳油缸的拉紧力达到预设值。
[0016]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压力切断阀为常开式液控换向阀,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三油口与油箱连通;
[0017]当所述压力切断阀的液控口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三油口截止;
[0018]当所述压力切断阀的液控口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截止。
[0019]可选地,在上述液压系统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拉绳油缸的有杆腔供油管路上的供油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0020]当所述供油压力小于压力预设值时,所述拉绳油缸拉紧力小于预设值;
[0021]当所述供油压力达到压力预设值时,所述拉绳油缸拉紧力达到预设值。
[0022]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压力切断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三油口与油箱连通;
[0023]当所述供油压力小于压力预设值时,所述压力切断阀失电,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三油口截止;
[0024]当所述供油压力达到压力预设值时,所述压力切断阀得电,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截止。
[0025]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压力切断阀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拉绳油缸在紧绳工况和松绳工况之间切换的工况切换阀;
[0026]所述工况切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压泵连通,所述工况切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工况切换阀的第三油口通过所述液压锁的第二单向阀与所述拉绳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工况切换阀的第四油口与油箱连通;
[0027]当所述工况切换阀的阀芯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工况切换阀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第三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
[0028]当所述工况切换阀的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工况切换阀的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
[0029]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工况切换阀常态时,阀芯处于第一位置。
[0030]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工况切换阀为二位四通手动换向阀或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0031]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系统中,所述液压泵在所述拉绳油缸处于松绳工况时输出的压力油压力为30~45bar。
[003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具备以上技术效果的一项或者多项。
[0033]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设置了用于限制拉绳油缸拉紧钢丝绳最大拉紧力的压力切断阀,该压力切断阀在拉绳油缸进行拉紧钢丝绳的动作,且拉紧力小于预设值时,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液压泵与拉绳油缸之间的油路连通;并在拉紧力达到预设值时,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截止,液压泵与拉绳油缸之间的油路截止,此时拉绳油缸停止拉紧钢丝绳的动作,拉绳油缸内保持预设值的拉紧力工作。在拉绳油缸拉紧钢丝绳的工作过程中,无需人为观察指挥,规避了人员观察准确度低的问题,同时减少了一个操作人员,降低了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系统,包括具有液压锁(2)的拉绳油缸(3)和为所述拉绳油缸(3)供油的液压泵(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切断阀(1);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压泵(4)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第二油口通过所述液压锁(2)的第一单向阀与所述拉绳油缸(3)的有杆腔连通;所述拉绳油缸(3)的拉紧力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所述拉绳油缸(3)的拉紧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截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切断阀(1)为常开式液控阀,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液控口与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第一油口连通,当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液控口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所述拉绳油缸(3)的拉紧力达到预设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切断阀(1)为常开式液控换向阀,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第三油口与油箱(6)连通;当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液控口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第三油口截止;当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液控口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第一油口截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拉绳油缸(3)的有杆腔供油管路上的供油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当所述供油压力小于压力预设值时,所述拉绳油缸(3)拉紧力小于预设值;当所述供油压力达到压力预设值时,所述拉绳油缸(3)拉紧力达到预设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切断阀(1)为电磁换向阀,所述压力切断阀(1)的第三油口与油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焰明牛慧峰张昊李金龙李远虎陈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车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