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手术的双极电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02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手术的双极电凝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绝缘筒;两个所述绝缘筒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通孔内;两根电凝针,两根所述电凝针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绝缘筒内,两根所述电凝针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为工作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立体定向手术的双极电凝装置能够适配立体定向机器人以配合精确手术操作。适配立体定向机器人以配合精确手术操作。适配立体定向机器人以配合精确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手术的双极电凝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手术的双极电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立体定向手术是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是利用影像学定位和定向仪引导,将微电极、穿刺针、活检针等显微器械置入脑内特定靶点;通过记录电生理、留取组织标本、产生毁损灶或去除病灶等方法,来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病症。脑深部电刺激术是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精确定位,将刺激电极植入脑组织特定神经核团,经体外程控方法,给予神经核团一定刺激,改变其兴奋性,从而改善患者相应临床症状与体征。脑深部电刺激手术需用颅骨钻,钻透颅骨,暴露硬模,以往需用手术刀切开硬模,暴露大脑皮层,但是会导致脑脊液流失,进而脑组织位移,使得刺激电极植入准确性下降。近年来有尝试使用电凝针配合单级电凝,烧开硬模。
[0003]单级电凝风险较大,手术床主体多采用金属材质,当患者无意间接触到手术床金属部分时,会导致身体与手术床接触部分灼伤。因此采用双极电凝方式更具有优势,但是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手术的双极电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筒,所述鞘筒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鞘筒用于固定安装在机械臂上,所述鞘筒上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对齐;两个绝缘筒;两个所述绝缘筒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内;两根电凝针,两根所述电凝针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绝缘筒,且沿所述第一通孔和绝缘筒上下滑动,两根所述电凝针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为工作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定向手术的双极电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延伸至所述鞘筒内并固定套设在所述鞘筒,所述电凝针沿所述绝缘筒上下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立体定向手术的双极电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还安装有电子冷却片,所述安装座采用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电子冷却片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当所述电子冷却片通电时,安装座收缩,进而缩小两根所述电凝针之间的间距;当所述电子冷却片断电时,所述安装座恢复形状,进而使两根所述电凝针之间的间距恢复为初始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定向手术的双极电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冷却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电子冷却片的制冷面与所述安装座的顶面或者底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定向手术的双极电凝针,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电凝针的一端通过接头部分与电源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颍川朱冠宇杜婷婷安琪袁天朔马若宇张建国孟凡刚杨岸超张华刘焕光石林韩春雷姜胤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