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84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包括远端花形结构电极承载部分(1)、过渡段单腔管管(2)、可调弯段导管(3)、主体段导管(4)和操控手柄(5),其特征在于:远端花形结构电极承载部分(1)具有多个支撑脊(6),相邻两个支撑脊(6)的末端通过远端柔性连接件(7)连接形成闭合结构的支撑臂花形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极承载部分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花瓣状”自适应闭合结构以及多个电极阵列组,可以多方向收集心电信号,克服了电传导方向限制性,避免了因为传导方向不同而带来的信息遗漏。漏。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融导管,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房颤动(俗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也是21世纪全球心血管疾病领域面临的一大严峻挑战。中国约有1000万人正在忍受这一疾病的折磨,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导管消融治疗是目前治愈房颤的有效手段之一。标测导管是医生追踪疾病来源,制定消融方案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的高密度标测导管虽然实现了标测密度的提高,但因无法确定信号传导方向,使电信号的标测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消融导管不能多方向收集心电信号,由于电传导方向限制性,造成传导方向不同而带来的信息遗漏;(2)现有市场产品未采用闭环结构设计,无法降低导管发生心内缠绕和电极触碰概率,无法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性。(3)现有产品组装难度大。
[0004]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5]一种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包括远端花形结构电极承载部分(1)、过渡段单腔管管(2)、可调弯段导管(3)、主体段导管(4)和操控手柄(5),其特征在于:远端花形结构电极承载部分(1)具有多个支撑脊(6),相邻两个支撑脊(6)的末端通过远端柔性连接件(7)连接形成闭合结构的支撑臂花形平面。
[0006]优选地,所述花形支撑臂平面与可弯段导管(3)管身纵轴面呈一定夹角便于与组织贴靠。
[0007]优选地,远端支撑脊(6)和柔性连接件(7)上均设置多个环电极(8),其中通过调整环电极(8)的间距和数量实现高密度标测或者通过不同的电极排列组合,实现多方向心电信号的收集和记录。
[0008]优选地,多个环电极(8)设置呈矩形和等边三角形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支撑脊(6)上的2个环电极(8),与相邻两个支撑脊(6)之间的柔性连接件(7)上的2个环电极(8)形成正四边形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柔性连接件(7)上分别提供的1个环电极(8),与相邻两个柔性连接件(7)连接的支撑脊(6)通过1个环电极(8)形成等边三角形阵列排布。
[0009]优选地,花形支撑臂平面由8个闭合结构组成,每个支撑脊6上的环电极(8)与相邻两个柔性连接件(7)上两个环电极(8)形成等边三角形阵列结构,实现60
°
、120
°
多方向角度心电信号收集。
[0010]优选地,花形结构电极承载部分(1)由内部支撑由支撑脊(6)和柔性连接件(7)造成,支撑脊(6)为支撑臂支架(10),柔性连接件(7)为柔性连接杆(11),柔性连接杆(11)两端分别与一根支撑臂支架(10)的末端相连接。
[0011]优选地,每根柔性连接杆(11)中部设计一个凸起结构(111),有利于降低分支收拢力值,便于支撑臂支架(10)的收拢入鞘。
[0012]优选地,支撑臂支架(10)和柔性连接杆(11)做成一体式结构(12),一体式结构(12)的柔性连接杆末端与相邻支撑臂支架(10)折点相连接形成远端连接点(13),每个支撑臂支架与相邻连接杆有且仅需要连接一次。
[0013]优选地,支撑臂支架(10)内部设计有盐水管(15),盐水管(15)远端与支撑臂平面近端平行,导管使用过程盐水灌注,避免支撑脊(6)近端产生血栓。
[0014]优选地,过渡段单腔管(2)的支架底座内设置有2个5D磁感应器(17),两个5D磁感应器(17)通过同轴件(18)进行固定,分别固定在同轴件(15)的第一磁感应器固定凹槽(20)内和第二磁感应器凹槽(21)内;其中,一个5D磁感应器(17)与过渡段单腔管(2)的主体轴线平行,另一个5D磁感应器(17)与渡段单腔管(2)的主体轴线呈一定的夹角;同轴件(15)的两个磁感应器固定槽设计为近端装交汇结构,可以使2个5D磁感应器导线在同轴件(15)近端汇聚在同一个通道内,然后一同进入主体段导管(4)的传感器导线孔内。
[0015]该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电极承载部分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花瓣状”闭合结构以及多个电极阵列组,可以多方向收集心电信号,克服了电传导方向限制性,避免了因为传导方向不同而带来的信息遗漏。
[0017](2)本专利技术使用多个闭合结构形成支撑部提高心内标测效率,也可以通过对等距阵列电极组上施加高压脉冲进行消融治疗。
[0018](3)本专利技术电极承载部分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花瓣状”闭合结构较目前市场多分支产品,具有更加安全的闭环结构设计,可以大大降低导管发生心内缠绕概率,提高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0019](4)本专利技术远端支撑臂采用“L”形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组装难度,降低连接点硬度,更有利于导管收鞘管。
附图说明
[0020]图1:本专利技术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本专利技术中支撑臂平面形成花型的示意图;
[0022]图3:图2中的环电极位置示意图;
[0023]图4:图2中的环电极夹角示意图;
[0024]图5: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杆与支架第一种连接示意图;
[0025]图6: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杆与支架第二种连接示意图;
[0026]图7: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臂剖面图;
[0027]图8:本专利技术中导管远端盐水灌注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本专利技术中磁感应器组装方式第一示意图;
[0029]图10:本专利技术中磁感应器组装方式第二示意图;
[0030]图11:本专利技术可弯段导管截面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
花形结构电极承载部分;2

过渡段单腔管;3

可弯段导管;4

主体段导管;5


控手柄;6

支撑脊;7

远端柔性连接件;8

环电极;9

外层绝缘材料层;10

支撑臂支架;11

连接杆;12

一体式结构;13

远端连接点;14

腔管;15

盐水管;16

环电极导线;17

5D磁感应器;18

同轴件;19

牵拉线;20

第一磁感应器固定凹槽;21

第二磁感应器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图1至图11,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包括远端花形结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包括远端花形结构电极承载部分(1)、过渡段单腔管管(2)、可调弯段导管(3)、主体段导管(4)和操控手柄(5),其特征在于:远端花形结构电极承载部分(1)具有多个支撑脊(6),相邻两个支撑脊(6)的末端通过远端柔性连接件(7)连接形成闭合结构的支撑臂花形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形支撑臂平面与可弯段导管(3)管身纵轴面呈一定夹角便于与组织贴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端支撑脊(6)和柔性连接件(7)上均设置多个环电极(8),其中通过调整环电极(8)的间距和数量实现高密度标测或者通过不同的电极排列组合,实现多方向心电信号的收集和记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环电极(8)设置呈矩形和等边三角形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支撑脊(6)上的2个环电极(8),与相邻两个支撑脊(6)之间的柔性连接件(7)上的2个环电极(8)形成正四边形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柔性连接件(7)上分别提供的1个环电极(8),与相邻两个柔性连接件(7)连接的支撑脊(6)通过1个环电极(8)形成等边三角形阵列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花形支撑臂平面由8个闭合结构组成,每个支撑脊6上的环电极(8)与相邻两个柔性连接件(7)上两个环电极(8)形成等边三角形阵列结构,实现60
°
、120
°
多方向角度心电信号收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花形结构的高密度标测自适应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花形结构电极承载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慧民何斌程华胜曾金梁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