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91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连接部件,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二连接部件,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分别抵靠于免拆保温模板的内外两侧,第二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的侧面,且第三挡板抵靠于内模板,第一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挡板,第一连接部件的另一端穿过免拆保温模板并连接于第二挡板和/或第二连接部件,以使第三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连接于墙体的内外两侧。实现在现浇免拆保温模板现场应用过程中免拆保温模板与内模板之间间距均匀,保证了墙体厚度均匀一致。同时,能适用于不同厚度免拆保温模板的通用性。温模板的通用性。温模板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我国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因后贴式保温存在脱落问题且需要额外工期等问题而逐渐向建筑结构与保温系统同步施工的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方向发展。目前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技术主要有集成保温的装配式预制构件与现浇免拆保温模板两种。现浇免拆保温模板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在墙身钢筋两侧设置免拆保温模板与内模板(一般为木模板),张拉对拉螺栓、设置两侧支护系统后在免拆保温模板与内模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的墙体。由于张拉对拉螺栓、设置两侧支护系统过程中存在向内的力产生作用,往往导致免拆保温模板与内模板之间的空腔间距(即墙体厚度)存在偏差,导致墙体厚薄不均,产生后期无法弥补的施工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一挡板分别抵靠于免拆保温模板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的侧面,且所述第三挡板抵靠于内模板,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免拆保温模板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混凝土浇注于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以使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连接于墙体的内外两侧。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穿过所述第二挡板,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具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插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具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插槽,所述第一连接插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插槽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构件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且所述托架的顶面用于支撑抵靠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构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托架和所述第二挡板;
[0010]和/或,所述托架的端部具有向上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具有定位缺口,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插入至所述定位缺口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热材料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热套;
[0013]和/或,所述第二挡板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热套。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上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
[0015]和/或,所述第二挡板上具有若干个第二通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形状均呈板状,所述免拆保温模板包括若干个相互拼接的保温板,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保温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抵靠于相邻两个所述保温板。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构件的材料均为金属或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分别抵靠于免拆保温模板的内侧和内模板,实现在现浇免拆保温模板现场应用过程中免拆保温模板与内模板之间间距均匀,保证了墙体厚度均匀一致。同时,通过第一挡板抵靠于免拆保温模板的外侧,能适用于不同厚度免拆保温模板的通用性。并兼具托架功能且阻热断桥。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在使用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在使用时的正视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在使用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2]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在使用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第一限位构件1
[0035]第一挡板11
[0036]第一通孔111
[0037]第一连接部件12
[0038]第一连接插槽121
[0039]第二限位构件2
[0040]第二挡板21
[0041]第二通孔211
[0042]第三挡板22
[0043]第二连接部件23
[0044]第二连接插槽231
[0045]托架24
[0046]弯折部241
[0047]定位缺口242
[0048]加强筋25
[0049]免拆保温模板10
[0050]保温板101
[0051]墙体20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技术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0053]实施例1
[0054]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该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构件1和第二限位构件2,第一限位构件1包括第一挡板11和第一连接部件12,第二限位构件2包括第二挡板21、第三挡板22和第二连接部件23,第二挡板21和第一挡板11分别抵靠于免拆保温模板10的内外两侧,第二连接部件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挡板21和第三挡板22的侧面,且第三挡板22抵靠于内模板,第一连接部件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挡板11,第一连接部件12的另一端穿过免拆保温模板10并连接于第二挡板21和/或第二连接部件23,混凝土浇注于第三挡板22和第二挡板21之间,以使第三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一挡板分别抵靠于免拆保温模板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的侧面,且所述第三挡板抵靠于内模板,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免拆保温模板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混凝土浇注于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以使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连接于墙体的内外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穿过所述第二挡板,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具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插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具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插槽,所述第一连接插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插槽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免拆保温模板限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构件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且所述托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强刘念界季良周夏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圣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