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安装空间的柴油机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38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小安装空间的柴油机真空泵,该真空泵包括泵体、端盖、转子以及至少两个旋片,所述泵体和端盖固定连接,且端盖和泵体围绕形成真空腔,所述旋片可伸缩安装在转子上,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与真空腔连通的进油孔,且所述进油孔位于靠近柴油机一侧,所述进油孔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与真空泵连通的第一出油道,所述端盖上开设有第二出油道,所述第一出油道和第二出油道连通构成出油孔,安装后,使得进油孔能够直接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出油孔能够直接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避免了油路管道的安装,从而减少安装空间。从而减少安装空间。从而减少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安装空间的柴油机真空泵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泵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小安装空间的柴油机真空泵。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按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气体捕集泵和气体传输泵。其广泛用于冶金、化工、食品、电子镀膜等行业。随着真空应用的发展,真空泵的种类已发展了很多种,其抽速从每秒零点几升到每秒几十万、数百万升。
[0003]真空泵内循环流动有真空泵油,气体从真空泵吸气口进入充满真空泵油的泵腔后,会混入悬浮油粒,含有油粒的气体经过油气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经过排气口排出,油粒则落入集油箱内,集油箱内收集的真空泵油在泵腔的负压作用,通过回油管流回泵腔内重复利用。
[0004]但是,现有的真空泵在其泵体上开设的进油孔需要通过油路管道才能与机油泵保持连通状态,使真空泵和机油泵的安装连接后,占用空间大,导致整体设备体积增加以及设备内布局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真空泵和机油泵的安装连接后,占用空间大,导致整体设备体积增加以及设备内布局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小安装空间的柴油机真空泵。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小安装空间的柴油机真空泵,该真空泵包括泵体、端盖、转子以及至少两个旋片,所述泵体的外端面和端盖内端面接触,所述泵体和端盖固定连接,且端盖和泵体围绕形成真空腔,所述转子偏心安装在泵体的真空腔内,所述转子和泵体的真空腔内壁相切,所述旋片可伸缩安装在转子上,所述旋片沿转子周向分布在转子外周面上,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与真空腔连通的进气孔以及排气孔,所述端盖上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输出端和真空腔连通,所述进油孔的输入端位于端盖的外端面上,且所述进油孔位于靠近柴油机一侧,所述进油孔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与真空泵连通的第一出油道,所述端盖上开设有第二出油道,所述第一出油道和第二出油道连通构成出油孔,所述第二出油道的输出端位于端盖的外端面上,将进油孔的输入端以及出油孔的输出端开设在端盖的端面上,且安装真空泵时将其端盖靠近柴油发动机,安装后,使得进油孔能够直接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出油孔能够直接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避免了油路管道的安装,从而减少安装空间。
[0007]为了解决真空泵进气孔双向流通阻碍进气的问题,进一步包括所述进气孔上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和真空泵之间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输出端和抽气管输入端连
通,所述单向阀输出端和真空泵的进气孔连通,避免气体回流。
[0008]为了解决进油以及出油流程长的问题,所述进油孔的轴线、第二出油道的轴线、端盖的轴线以及泵体的轴线两两平行,使得进油流程和出油流程短,提供油液循环的效率,从而提高真空腔内的润滑程度。
[0009]为了解决真空腔内机油的输入为连续过程,机油的输出为间歇的过程,机油易在真空腔内累计的问题,所述进油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出油道的横截面面积,用于平衡进油量与出油量,使单位时间内平均进油量小于或等于平均出油量。
[0010]为了解决进油以及出油流程长的问题,所述第二出油道的输入端真空腔的外周壁上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小安装空间的柴油机真空泵,将进油孔的输入端以及出油孔的输出端开设在端盖的端面上,且安装真空泵时将其端盖靠近柴油发动机,安装后,使得进油孔能够直接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出油孔能够直接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避免了油路管道的安装,从而减少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泵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泵体,2、端盖,3、转子,4、旋片,5、进油孔,6、出油孔, 61、第一出油道,62、第二出油道,7、抽气管,8、单向阀,9、真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6]如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减小安装空间的柴油机真空泵,该真空泵包括泵体1、端盖2、转子3以及至少两个旋片4,所述泵体1的外端面和端盖2内端面接触,所述泵体1和端盖2固定连接,且端盖2和泵体1围绕形成真空腔9,所述转子3偏心安装在泵体1的真空腔9内,所述转子3和泵体1的真空腔9内壁相切,所述旋片4可伸缩安装在转子3上,所述旋片4沿转子3周向分布在转子3外周面上,所述泵体1上开设有与真空腔9连通的进气孔以及排气孔,所述端盖2上开设有进油孔5,所述进油孔5的输出端和真空腔9连通,所述进油孔5的输入端位于端盖2的外端面上,且所述进油孔5位于靠近柴油机一侧,所述进油孔5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所述泵体1 上开设有与真空泵连通的第一出油道61,所述端盖2上开设有第二出油道62,所述第一出油道61和第二出油道62连通构成出油孔6,所述第二出油道62的输出端位于端盖2的外端面上,将进油孔5的输入端以及出油孔6的输出端开设在端盖2的端面上,且安装真空泵时将其端盖2靠近柴油发动机,安装后,使得进油孔5能够直接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出油孔6能够直接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避免了油路管道的安装,从而减少安装空间。
[0017]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孔上连通有抽气管7,所述抽气管7和真空泵之间安装有单向阀8,所述单向阀8输出端和抽气管7输入端连通,所述单向阀8输出端和真空泵的进气孔连通。
[0018]如图1所示,所述进油孔5的轴线、第二出油道62的轴线、端盖2的轴线以及泵体1的轴线两两平行,使得进油流程和出油流程短,提供油液循环的效率,从而提高真空腔内的润滑程度,且能够避免油液受力影响难以进入后流出真空腔9。
[0019]所述进油孔5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出油道62的横截面面积。
[0020]所述第二出油道62的输入端真空腔9的外周壁上。
[0021]端盖2上开设有用于供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和转子同轴,第一出油道 61呈倾斜布置,第一出油道61的输入端和真空腔9连通,第一出油道61的输出端和第二出油道62的输入端连通,能够减少油液经过流程。
[0022]安装后,真空泵的端盖2一侧靠近柴油发动机,使得进油孔5能够直接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即出油油路,出油孔6能够直接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即回油油路,将第二出油道62的输出端开设在端盖2的外端面上从而能够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即回油油路,避免了油路管道的安装,从而减少安装空间,现有技术中是将进油孔开设在真空泵泵体的弧状周面上而非设在泵体的端面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安装空间的柴油机真空泵,该真空泵包括泵体(1)、端盖(2)、转子(3)以及至少两个旋片(4),所述泵体(1)的外端面和端盖(2)内端面接触,所述泵体(1)和端盖(2)固定连接,且端盖(2)和泵体(1)围绕形成真空腔(9),所述转子(3)偏心安装在泵体(1)的真空腔(9)内,所述旋片(4)可伸缩安装在转子(3)上,所述旋片(4)沿转子(3)周向分布在转子(3)外周面上,所述泵体(1)上开设有与真空腔(9)连通的进气孔以及排气孔,其特征是,所述端盖(2)上开设有进油孔(5),所述进油孔(5)的输出端和真空腔(9)连通,所述进油孔(5)的输入端位于端盖(2)的外端面上,且所述进油孔(5)位于靠近柴油机一侧,所述进油孔(5)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相连通,所述泵体(1)上开设有与真空泵连通的第一出油道(61),所述端盖(2)上开设有第二出油道(62),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康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