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振子振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85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对振动电机的振动结构的改良。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与壳体相配接的端盖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子组件设于壳体的内腔,在转子组件的转动轴上设有内振子,所述内振子的重心偏离于转动轴的中轴线。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2.工作效率高,能量损耗少,不易受外界干扰;3.转动轴窜动小,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性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振动电机的振动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振动电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采用的电机基本上是将振动块设置在电机壳体的外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偏心转子和有该转子的扁平型振动电机及该转子制造方法(专利号99124972.0),该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偏心转子,通过将轴承与整流子自身一体化,减少部件个数、有利于安装降低成本、可大量生产,其包括印刷电路整流子基体材料,在中心形成轴安装用孔,在其周围的一面形成多个扇形体型件;卷绕型电枢线圈,在印刷电路整流子基体材料的另一面偏心并与其一体化;末端接线部,在印刷电路整注子基体材料的外周部设置;轴承部,贯通上述轴安装用孔,一部分突出于扇形体型件侧;在印刷电路整流子基体材料上设置的偏心砝码。还有人提出了一种具有枢轴式电枢的振动电机(专利号85101773)振动电机包括有定子(3),具有二个平面线圈(9、11)的铁蕊(13),并至少有一个磁铁(15、16)。圆弧形弓形空气隙形成于互相间隔较远的线圈(9、11)的端面处,在气隙中,电枢(7)的滑动元件(23、25)是可以活动的,电枢(7)安装在电机轴(5)上,能绕枢轴转动。这些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技术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其振动块的设置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安装带来不便。易使轴弯曲在工作时,电机的工作效率不高,能量损耗较大,工作的稳定性也不甚理想,电机的抗干扰能力不高,导致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此外,振动块与转动轴的配接也不甚合理,在长时间工作后容易产生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振动块的设置不甚合理,电机的工作效率不高,稳定性不甚理想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振动块置于壳体内腔,设计合理,有利安装,工作效率高,能量损耗少,不易受外界干扰的内振子振动电机。本技术同时又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不够紧凑,转子的设计不甚合理,转动轴窜动较大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设计科学,转动轴窜动小,使用寿命长的内振子振动电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内振子振动电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与壳体相配接的端盖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子组件设于壳体的内腔,在转子组件的转动轴上设有内振子,所述内振子的重心偏离于转动轴的中轴线。本技术将振动子设置在壳体之内,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外界环境对电机的影响,使得电机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而且优化了电机的构造,使之更趋合理。作为优选,所述的内振子为扇形体,并通过卡扣结构与转动轴相配接,所述转动轴的中轴线与所述内振子同轴设置。采用卡扣结构便于装配,且配合也较为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轴上通过轴承B配接有与之同轴的线圈固定块,所述的线圈固定块上配接有线圈,所述的线圈设于定子组件的磁钢外围。线圈通过胶水与线圈固定块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轴套接于轴承A上,所述轴承A通过轴承套与壳体相配接;在轴承套上设有磁钢。作为优选,所述的内振子一侧设有环圈,所述的环圈由塑料制成,其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中轴线相互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轴的一端设有换向器,与之相应一端的端盖上设有电刷,其引出线穿经端盖至外界。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轴承套相配接的配接段;所述的轴承A和轴承B为含油轴承。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2、工作效率高,能量损耗少,不易受外界干扰;3、转动轴窜动小,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性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转动轴和内振子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内振子振动电机,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与壳体相配接的端盖组件。转子组件设于壳体1的内腔,在转子组件的转动轴4上设有内振子9,所述内振子9的重心偏离于转动轴4的中轴线。内振子9为扇形体,并通过卡扣结构与转动轴4相配接,所述转动轴4的中轴线与所述内振子9同轴设置。转动轴4上通过轴承B7配接有与之同轴的线圈固定块8,所述的线圈固定块8上配接有线圈5,所述的线圈5设于定子组件的磁钢6外围。所述的转动轴4套接于轴承A3上,所述轴承A3通过轴承套2与壳体1相配接;在轴承套2上设有磁钢6。所述的内振子9一侧设有环圈10,所述的环圈10由塑料制成,其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4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的转动轴4的一端设有换向器13,与之相应一端的端盖12上设有电刷11,其引出线14穿经端盖12至外界。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与轴承套2相配接的配接段15;所述的轴承A3和轴承B7为含油轴承。工作时,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设于壳体内的内振子转动。由于振子设置在壳体内,外界对其的干扰和影响就较小。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转动轴,内振子以及环圈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内振子振动电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与壳体相配接的端盖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子组件设于壳体(1)的内腔,在转子组件的转动轴(4)上设有内振子(9),所述内振子(9)的重心偏离于转动轴(4)的中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振子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内振子(9)为扇形体,并通过卡扣结构与转动轴(4)相配接,所述转动轴(4)的中轴线与所述内振子(9)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振子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动轴(4)上通过轴承B(7)配接有与之同轴的线圈固定块(8),所述的线圈固定块(8)上配接有线圈(5),所述的线圈(5)设于定子组件的磁钢(6)外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振子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动轴(4)套接于轴承A(3)上,所述轴承A(3)通过轴承套(2)与壳体(1)相配接;在轴承套(2)上设有磁钢(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振子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动轴(4)套接于轴承A(3)上,所述轴承A(3)通过轴承套(2)与壳体(1)相配接;在轴承套(2)上设有磁钢(6)。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振子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内振子(9)一侧设有环圈(10),所述的环圈(10)由塑料制成,其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4)的中轴线相互重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振子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内振子(9)一侧设有环圈(10),所述的环圈(10)由塑料制成,其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4)的中轴线相互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振子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动轴(4)的一端设有换向器(13),与之相应一端的端盖(12)上设有电刷(11),其引出线(14)穿经端盖(12)至外界。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振子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动轴(4)的一端设有换向器(13),与之相应一端的端盖(12)上设有电刷(11),其引出线(14)穿经端盖(12)至外界。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振子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与轴承套(2)相配接的配接段(15);所述的轴承A(3)和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振子振动电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与壳体相配接的端盖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子组件设于壳体(1)的内腔,在转子组件的转动轴(4)上设有内振子(9),所述内振子(9)的重心偏离于转动轴(4)的中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时金厉力波任秉之张国云陆勤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