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154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喷淋除尘组件,所述喷淋除尘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一酸洗塔组件,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二酸洗塔组件,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与第二酸洗塔组件的底端设有酸洗组件,所述第二酸洗塔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排气组件,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包括有酸洗仓,所述酸洗仓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侧面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酸洗仓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开设有填充槽,所述折流板所开设的填充槽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层,该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具有尾气酸洗反应更加充分的效果,且回收的酸洗液纯度高,二次使用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炉尾气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回转炉是一种煅烧、焙烧或干燥粒状及粉状物料的热工设备,在回转炉工作时会产生有毒有害的尾气,因此工业上会使用一种回转炉用的尾气回收处理系统,其作用是回收尾气并进行净化处理,从而防止有毒有害的尾气直接排放到外界空气中;现有技术下的传统回转炉尾气回收系统通常包括尾气收集装置,淋洗除尘器,酸液喷淋塔,以及排放塔等组件,尾气被排出时首先被尾气收集装置收集,然后通过管道运输至淋洗除尘器中进行尘土的清除,然后尾气通过管道运输至酸液喷淋塔中被酸液喷淋进行中和,最后净化后的尾气通过管道从排放塔中排放出去,但是实际使用时,传统的回转炉尾气回收系统仍然具有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下的回转炉尾气回收系统使用时,其回转炉尾气会从酸液喷淋塔的底部输入,然后向上浮起,同时利用酸液喷淋塔上方的酸液喷淋装置进行酸洗中和,从而去除其有害物质,但是该结构的弊端是,浮起的尾气竖直向上运动,其运动路径较短,从而导致其与酸洗液的接触时间十分短暂,从而造成回转炉尾气的酸洗效率低下;现有技术下的回转炉尾气回收系统使用时,酸液喷淋塔所使用的酸洗液从上喷淋落入下方后会被收集重新使用,但是尾气中所包含的杂质会被酸洗液带走,从而使酸洗液的纯度降低,导致后续二次使用的酸洗液的酸洗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喷淋除尘组件,所述喷淋除尘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一酸洗塔组件,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二酸洗塔组件,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与第二酸洗塔组件的底端设有酸洗组件,所述第二酸洗塔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排气组件;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包括有酸洗仓,所述酸洗仓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侧面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酸洗仓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开设有填充槽,所述折流板所开设的填充槽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层,所述酸洗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盖板;尾气收集后会被输送至喷淋除尘组件中进行处理,尾气收集的方式为常规技术手段,上述组件之间的连接安装方式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因此不做详细说明,酸洗仓底端所开设的漏水孔的作用是使酸洗液可以回流至酸液盒中,从而实现回收效果。
[0005]进一步的,所述喷淋除尘组件包括有除尘底座,所述除尘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
除尘仓,所述除尘仓的侧面入口固定连接有入气管,所述除尘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喷嘴,所述除尘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清洗液输送至输水管中,喷嘴再将清洗液往下喷出,清洗液的输送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不做详细说明,尾气会从出气管处流出。
[0006]进一步的,所述酸洗组件包括有酸液盒,所述酸液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酸液管,所述酸液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输送管,需要详细说明的是,折流板的形状为圆缺型,其作用是使尾气折弯流动,折流板在酸洗仓中呈方向相反交替排列,第二酸洗塔组件的内部结构与第一酸洗塔组件一致。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气塔,所述排气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离心风机可以将净化后的尾气吸入排气塔,然后尾气从排气塔的上方排出,离心风机的型号选用不做具体的限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输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喷头,所述酸液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酸洗仓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酸洗仓的底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漏水孔,所述折流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滤孔,所述盖板的上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喷头与盖板所开设的安装孔固定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设有第一酸洗塔组件,该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工作时,除尘后的尾气会通过出气管被送入酸洗仓中,并从酸洗仓的底部向上运动,利用酸洗仓中交替相反排列的折流板可以使尾气呈S形折弯运动,并配合上方喷头喷淋出的酸洗液进行酸洗中和处理,由于尾气的S型折弯运动可以使尾气与酸洗液反应时间增长,从而使酸洗中和的程度更加彻底。
[0011]2.本专利技术设有第一酸洗塔组件,该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工作时,压力泵将酸液盒中的酸洗液抽出并通过酸液管运输至环形输送管中,通过喷头从上方喷淋,喷淋中的酸洗液透过折流板所开设的滤孔,其杂质会被活性炭层吸附净化,酸洗液可以通过酸洗仓底端所开设的漏水孔回流至酸液盒中,此方式回流的酸洗液更加洁净,二次使用效果提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喷淋除尘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酸洗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酸洗仓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排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为:1、喷淋除尘组件;101、除尘底座;102、除尘仓;103、入气管;104、输水管;105、喷嘴;106、顶盖;107、出气管;2、第一酸洗塔组件;201、酸洗仓;202、折流板;203、连接轴;204、活性炭层;205、盖板;3、第二酸洗塔组件;4、酸洗组件;401、酸液盒;402、压力泵;
403、酸液管;404、环形输送管;405、喷头;406、固定板;5、排气组件;501、离心风机;502、排气塔;503、安装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喷淋除尘组件1,喷淋除尘组件1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一酸洗塔组件2,第一酸洗塔组件2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二酸洗塔组件3,第一酸洗塔组件2与第二酸洗塔组件3的底端设有酸洗组件4,第二酸洗塔组件3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排气组件5;在本实施例中,尾气收集后会被输送至喷淋除尘组件1中进行处理,尾气收集的方式为常规技术手段,上述组件之间的连接安装方式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因此不做详细说明。
[0021]参照图3,喷淋除尘组件1包括有除尘底座101,除尘底座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除尘仓102,除尘仓102的侧面入口固定连接有入气管103,除尘仓1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输水管104,输水管104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除尘组件(1),所述喷淋除尘组件(1)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一酸洗塔组件(2),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2)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二酸洗塔组件(3),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2)与第二酸洗塔组件(3)的底端设有酸洗组件(4),所述第二酸洗塔组件(3)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排气组件(5);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2)包括有酸洗仓(201),所述酸洗仓(201)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折流板(202),所述折流板(202)的侧面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03),所述连接轴(203)与酸洗仓(201)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202)开设有填充槽,所述折流板(202)所开设的填充槽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层(204),所述酸洗仓(2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盖板(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除尘组件(1)包括有除尘底座(101),所述除尘底座(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除尘仓(102),所述除尘仓(102)的侧面入口固定连接有入气管(103),所述除尘仓(1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输水管(104),所述输水管(104)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喷嘴(105),所述除尘仓(102)的上端面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石凤邓朝勇丁忠耀李斌张劲
申请(专利权)人:稀美资源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