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场地围挡用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410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场地围挡用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包括采集数据传感器、控制端、可循环喷淋系统;所述采集数据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施工场地的环境监测仪以及GPRS无线传输模块,环境监测仪对监测范围内的可吸入颗粒物,如PM2.5、PM10等的数值进行监测,通过GPRS无线传输模块把数值传递给控制端,控制端设置有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预警值,当传递过来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数值超过预警值时,控制端开启可循环喷淋系统,当可吸入颗粒浓度数值降到预警值之下时,则关闭可循环喷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自动进行喷淋降尘、水资源循环利用,达到较好地降尘效果,节约大量水资源,环保经济实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场地围挡用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施工场地围挡用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如地铁建设、道路维修等施工场地出现在城市中,而施工场地是可吸入粉尘颗粒物污染主要来源之一,施工扬尘是导致城市雾霾的重要原因,危害城市居民的健康,因此加强施工场地扬尘污染治理已成为改善城市空气污染的迫切需求。
[0003]目前大部分标准施工场地围墙上设置了喷淋系统进行降尘,但没有设置回收系统,造成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且围挡的一侧多为人行通道,由于喷头设置不当、风速较大等原因,导致大片水雾覆盖通道,造成往来行人的不适,特别是冬天的时候,洒落人行通道的水雾结冰,对过往的行人造成安全隐患,且较多的喷淋系统是采用人工手动开启控制,虽然有些工地也实行了扬尘监测系统的智能控制,但智能程度不高,并没有推广普及。因此,亟需一种施工场地围挡用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场地围挡用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施工场地围挡用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数据传感器、控制端、可循环喷淋系统;所述采集数据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施工场地的环境监测仪以及GPRS无线传输模块,环境监测仪对监测范围内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进行监测,通过GPRS无线传输模块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数值传递给控制端,控制端设置有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数值的预警值,当传递过来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数值超过预警值时,控制端开启可循环喷淋系统,可循环喷淋系统向施工场地喷水。
[0007]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8]进一步地,可循环喷淋系统开启后,当连续10分钟监测到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低于预警值时,控制端关闭可循环喷淋系统,可循环喷淋系统停止向施工场地喷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可循环喷淋系统包括高压水泵、上水管、喷淋主管、喷淋架、围挡、集水箱、电磁阀;所述高压水泵的一端与集水箱相连,另一端与上水管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水泵内置传感器,从而通过控制端控制高压水泵所施加的压力,进一步可以控制雾化喷头的喷雾量;所述上水管与水平设置的喷淋主管固定连接并相连通,所述电磁阀设置在上水管上;所述喷淋架包含挡板,所述挡板是朝向施工场地一侧开口的半包围结构,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喷淋主管上;所述喷淋主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围挡。
[0010]进一步地,所述喷淋架还包括紧固件、挡板孔、喷淋支管、雾化喷头;所述挡板孔开
为雾化喷头,5为围挡,6为集水槽,7为第二过滤网,8为集水箱,9为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7]结合图1

3所示,一种施工场地围挡用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包括采集数据传感器、控制端、可循环喷淋系统;
[0028]所述可循环喷淋系统包括高压水泵1、上水管2、喷淋主管3、喷淋架4、围挡5、集水箱8、电磁阀9;所述高压水泵1内置传感器,从而通过控制端控制高压水泵1所施加的压力,进一步可以控制雾化喷头4

5的喷雾量;所述高压水泵1的一端与集水箱8相连,另一端与上水管2固定连接;所述上水管2与水平设置的喷淋主管3通过三通接头固定连接并相连通,所述电磁阀9设置在上水管2上;所述喷淋架4包括挡板4

1、紧固件4

2、挡板孔4

3、喷淋支管4

4、雾化喷头4

5;所述挡板4

1呈一侧开口的半包围结构,所述挡板4

1的顶面为可朝向施工场地内伸长和反向收缩的板体,根据喷雾的大小调整挡板范围,所述挡板4

1固定连接在喷淋主管3上;所述挡板孔4

3开设在挡板4

1的底面,挡板孔4

3上设置有紧固件4

2,挡板4

1通过紧固件4

2固定在喷淋主管3上;所述喷淋支管4

4一端穿过挡板孔4

3和喷淋主管3通过三通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紧固件4

2,位于挡板4

1内,所述雾化喷头4

5固定连接在喷淋支管4

4上;所述喷淋主管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围挡5,所述围挡5下端朝向施工场地的一侧安装有集水槽6,集水槽6一方面可以收集雾化喷头4

5喷出的部分水资源,还可以收集雨水以及基坑开挖排出的地下水,将收集到的水资源通过集水槽6流入集水箱8,所述集水槽6的截面为“U”形,且集水槽6的顶端设有第一过滤网,避免杂物进入集水箱8;所述集水箱8放置在围挡5的下方,所述集水箱8内部水平安装有第二过滤网7,避免杂物进入循环系统,所述集水箱8内还设置有水位监控系统,水位监控系统包含浮球阀,当水位降到设定值时,浮球阀自动打开,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系统进行补水,从而避免收集水量不够的问题。
[0029]所述上水管2、喷淋主管3、喷淋支管4

4均是PVC给水管,具有管道自重小,便于安装、拆卸方便、造价低等优点。
[0030]所述采集数据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施工场地的环境监测仪以及GPRS无线传输模块,环境监测仪对监测范围内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进行监测,通过GPRS无线传输模块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数值传递给控制端,控制端设置有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数值的预警值,当传递过来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数值超过预警值时,则通过GPRS无线传输模块发射信号给高压水泵1中的信号接收器,打开高压水泵1,同时打开电磁阀9,高压水泵1将来自集水箱8中的水源泵送至喷淋主管3,水从喷淋主管3分别输送至各个喷淋支管4

4,最后从雾化喷头4

5喷出进行喷淋降尘,因为有挡板4

1起到阻挡的作用,所以水分不会落入到后方的人行道中;喷淋后散落在空气中的水分或接触挡板5后流入集水槽6并最终流入集水箱8,或直接落入集水箱8中,完成水分的回收利用;当连续10分钟监测到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低于预警值时,控制端关闭可循环喷淋系统,停止可循环喷淋系统向施工场地喷水。
[0031]需要注意的是,专利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2]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场地围挡用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数据传感器、控制端、可循环喷淋系统;所述采集数据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施工场地的环境监测仪以及GPRS无线传输模块,环境监测仪对监测范围内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进行监测,通过GPRS无线传输模块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数值传递给控制端,控制端设置有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数值的预警值,当传递过来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数值超过预警值时,控制端开启可循环喷淋系统,可循环喷淋系统向施工场地喷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循环喷淋系统开启后,当连续10分钟监测到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低于预警值时,控制端关闭可循环喷淋系统,可循环喷淋系统停止向施工场地喷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循环喷淋系统包括高压水泵(1)、上水管(2)、喷淋主管(3)、喷淋架(4)、围挡(5)、集水箱(8)、电磁阀(9);所述高压水泵(1)的一端与集水箱(8)相连,另一端与上水管(2)固定连接;所述上水管(2)与水平设置的喷淋主管(3)固定连接并相连通,所述电磁阀(9)设置在上水管(2)上;所述喷淋架(4)包含挡板(4

1),所述挡板(4

1)是朝向施工场地一侧开口的半包围结构,所述挡板(4

1)固定连接在喷淋主管(3)上;所述喷淋主管(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围挡(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环保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架(4)还包括紧固件(4

2)、挡板孔(4

3)、喷淋支管(4

4)、雾化喷头(4

5);所述挡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小金张婷婷许子涵徐祥张以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