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05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气化炉,包括气化炉箱体和集灰箱,所述集灰箱固定设置在气化炉箱体的内底壁上,且气化炉箱体内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出料端设置在集灰箱的正上方,所述气化炉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灰门孔,所述集灰箱朝向出灰门孔的一端开设有出灰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现有的气化炉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气化炉在清理集灰箱,既能够实现便捷清理的效果,同时,改进后的气化炉结构设计合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实现简单易操作的效果,并且在清理的时可以达到高效率清理的效果。以达到高效率清理的效果。以达到高效率清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质气化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
,具体涉及生物质气化炉。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气炉制造的秸秆燃气,属于绿色新能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植物燃气产生的原料为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和一切可燃性物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每个农户每天只需植物原料三公斤至五公斤,方可解决全天生活用能,并且像液化气一样燃烧,完全可以改变我国农村烟熏火燎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取缔传统柴灶,替代液化气。
[0003]但是,现在市场上的生物质气化炉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生物质气化炉在将植物原料转化为植物燃气时,会产生一些灰尘和渣滓,然而,气化炉中的集灰箱一般都是不能移动的,因此,非常不方便清理集灰箱,进而影响了生物质气化炉的生产效率,也给工人的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生物质气化炉,以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
[0005](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包括气化炉箱体和集灰箱,所述集灰箱固定设置在气化炉箱体的内底壁上,且气化炉箱体内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出料端设置在集灰箱的正上方,所述气化炉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灰门孔,所述集灰箱朝向出灰门孔的一端开设有出灰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集灰箱内设置有推出机构,推出机构的操作,将集灰箱内的灰尘通过出灰口和出灰门孔推出到气化炉箱体外。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推出机构包括推出移动板、抽拉支撑杆和抽拉支撑盘,所述推出移动板活动设置在集灰箱内,且推出移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拉支撑杆,所述抽拉支撑杆活动插接在一号支撑通孔和二号支撑通孔内,且一号支撑通孔开设在气化炉箱体的侧壁上,所述二号支撑通孔开设在集灰箱的侧壁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抽拉支撑杆位于气化炉箱体外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抽拉支撑盘,所述抽拉支撑盘设置为圆形结构,且抽拉支撑盘外固定套设有防滑橡胶套。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灰门孔内活动设置有封堵机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封堵门、推拉支撑板和L形固定杆,所述封堵门活动插接在出灰门孔内,且封堵门可对出灰口进行封堵,所述封堵门位于气化炉箱体内的一侧上铰接有推拉支撑板的一端,且推拉支撑板的另一端铰接在L形固定杆上,所述L形固定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滑动环的外侧壁上,且支撑滑动环活动套设在抽拉支撑杆外,所
述抽拉支撑杆外缠绕连接有支撑复位弹簧,且支撑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滑动环的侧壁上和抽拉支撑杆的侧壁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封堵门上设置有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防脱支撑杆和防脱支撑槽,所述防脱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封堵门的侧壁上,且防脱支撑杆滑动设置在防脱支撑槽内,所述防脱支撑槽开设在出灰门孔的孔壁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推出移动板远离抽拉支撑杆的一端上设置有刮灰组件,刮灰组件设置在集灰箱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刮灰组件包括一号旋转刮灰刀、一号转动杆、横向承托板和驱动齿轮,所述一号旋转刮灰刀与集灰箱的内底壁相滑动设置,且一号旋转刮灰刀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横向承托板的下端面上,且横向承托板固定连接在推出移动板的侧壁上,所述一号转动杆外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驱动直齿条相啮合,所述驱动直齿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集灰箱的内侧壁上,所述驱动直齿条活动插接在移动通孔内,且移动通孔开设在推出移动板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一号转动杆外固定套设有一号驱动飞轮,且一号驱动飞轮外滚动设置有传动皮带的一端,所述传动皮带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二号驱动飞轮,且二号驱动飞轮固定套设在二号转动杆外,所述二号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横向承托板的下端面上,且二号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旋转刮灰刀,所述二号旋转刮灰刀与集灰箱的内底壁相滑动设置。
[0015](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的气化炉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气化炉在清理集灰箱,既能够实现便捷清理的效果,同时,改进后的气化炉结构设计合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实现简单易操作的效果,并且在清理的时可以达到高效率清理的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在集灰箱的左侧箱体上开设了出灰口,同时在出灰口的同侧气化炉箱体上开设了出灰门孔,通过出灰口和出灰门孔的设置,可以保证在对集灰箱内清理灰尘和渣滓时,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和便捷操作的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在集灰箱内设置了推出机构,推出机构的设置,可以达到便捷清理灰尘和渣滓的效果,具体地,推出机构的结构设计合理,在清理灰尘和渣滓时只需要从气化炉箱体的外侧操作,即可达到清理的效果,从而有效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操作性能。
[0018]本专利技术中在出灰门孔内增设了封堵机构,封堵机构的设置,用于出灰门孔的打开和封堵,具体地,在生物质气化炉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封堵机构完成对出灰门孔的封堵,避免热量和扬起的灰尘通过出灰门孔逸散到空气中,在清理灰尘和渣滓时,推出机构的工作会驱动封堵机构运动,封堵机构运动会打开出灰门孔,此时保证灰尘和渣滓能够顺利的运动到气化炉箱体外。
[0019]本专利技术中在推出移动板的左侧增设了刮灰组件,刮灰组件的设置,用于刮除粘附在集灰箱的内侧壁上的灰尘和渣滓,这样在推出移动板移动时,可以有效防止被卡住,同时,刮灰组件对粘附灰尘和渣滓的清除,也可以保证推出移动板更高效的刮除集灰箱内的灰尘和渣滓。
[0020]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在推出机构运动的过程中,会驱动封堵机构和刮灰组件
实现联动,这样既可以降低设备的操作难度,同时,又可以提高设备的清理灰尘和渣滓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物质气化炉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生物质气化炉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生物质气化炉图1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生物质气化炉图1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如下:气化炉箱体1、集灰箱2、出灰口21、推出机构3、推出移动板31、抽拉支撑杆32、抽拉支撑盘33、一号支撑通孔34、二号支撑通孔35、出灰门孔4、封堵机构5、封堵门51、防脱支撑杆52、防脱支撑槽53、推拉支撑板54、L形固定杆55、支撑滑动环56、支撑复位弹簧57、刮灰组件6、一号旋转刮灰刀61、一号转动杆62、横向承托板63、驱动齿轮64、驱动直齿条65、固定块66、一号驱动飞轮67、传动皮带68、二号驱动飞轮69、二号转动杆610、二号旋转刮灰刀611、移动通孔6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1

4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包括气化炉箱体1和集灰箱2,集灰箱2固定设置在气化炉箱体1的内底壁上,且气化炉箱体1内设置有料斗,料斗的出料端设置在集灰箱2的正上方,气化炉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灰门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包括气化炉箱体(1)和集灰箱(2),所述集灰箱(2)固定设置在气化炉箱体(1)的内底壁上,且气化炉箱体(1)内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出料端设置在集灰箱(2)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灰门孔(4),所述集灰箱(2)朝向出灰门孔(4)的一端开设有出灰口(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箱(2)内设置有推出机构(3),推出机构(3)的操作,将集灰箱(2)内的灰尘通过出灰口(21)和出灰门孔(4)推出到气化炉箱体(1)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机构(3)包括推出移动板(31)、抽拉支撑杆(32)和抽拉支撑盘(33),所述推出移动板(31)活动设置在集灰箱(2)内,且推出移动板(3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拉支撑杆(32),所述抽拉支撑杆(32)活动插接在一号支撑通孔(34)和二号支撑通孔(35)内,且一号支撑通孔(34)开设在气化炉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二号支撑通孔(35)开设在集灰箱(2)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支撑杆(32)位于气化炉箱体(1)外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抽拉支撑盘(33),所述抽拉支撑盘(33)设置为圆形结构,且抽拉支撑盘(33)外固定套设有防滑橡胶套。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门孔(4)内活动设置有封堵机构(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5)包括封堵门(51)、推拉支撑板(54)和L形固定杆(55),所述封堵门(51)活动插接在出灰门孔(4)内,且封堵门(51)可对出灰口(21)进行封堵,所述封堵门(51)位于气化炉箱体(1)内的一侧上铰接有推拉支撑板(54)的一端,且推拉支撑板(54)的另一端铰接在L形固定杆(55)上,所述L形固定杆(55)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滑动环(56)的外侧壁上,且支撑滑动环(56)活动套设在抽拉支撑杆(32)外,所述抽拉支撑杆(32)外缠绕连接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韩强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元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