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夹合器及瓣膜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082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瓣膜夹合器及瓣膜修复系统,瓣膜夹合器包括中心轴筒、滑动构件、多个夹臂以及多个弹性构件,多个夹臂绕设在中心轴筒的外围,夹臂的远端部转动连接在中心轴筒上;滑动构件沿轴向滑动设置在中心轴筒中,滑动构件部分自中心轴筒的远端伸出;弹性构件的近端部与夹臂活动连接,弹性构件设置成在不受外力的工况下对夹臂施加指向中心轴筒的力,弹性构件的远端部与滑动构件连接,弹性构件设置成随滑动构件的滑动产生运动和形变以带动夹臂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瓣膜夹合器中弹性构件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向夹臂施加指向中心轴筒的力,从而压迫夹臂使其保持闭合状态,由此能够主动锁止夹臂,进而提高了手术效率。进而提高了手术效率。进而提高了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瓣膜夹合器及瓣膜修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瓣膜夹合器及瓣膜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心脏瓣膜指心房与心室之间或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其中房室瓣包括二尖瓣和三尖瓣,二尖瓣是附于左房室口周缘的两片瓣膜,借腱索连于乳头肌,有阻止左心室的血液流回左心房的作用,二尖瓣反流是由于二尖瓣叶及其相关结构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导致的二尖瓣前后叶吻合不良,二尖瓣反流时血流会从左心室倒流至左心房,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0003]外科手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认为是该类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风险高等缺点,近年来,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因其具有创伤小、相对安全、疗效好等优点而迅速发展,其中,依据外科手术瓣膜缘对缘缝合技术原理而研发的瓣膜修复方式由于安全性高、技术原理简单、可行性大受到肯定,在该手术过程中,瓣膜修复系统需要在瓣膜夹合器的夹臂锁止之后再解离,使瓣膜夹合器留存在患者体内。相关技术中瓣膜夹合器无法主动锁止,需要单独设置多个部件用于锁止,但多个部件结合锁止的结构不仅导致瓣膜夹合器体积过大,而且锁止步骤繁琐,影响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瓣膜夹合器无法主动锁止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瓣膜夹合器,所述瓣膜夹合器包括:
[0006]中心轴筒;
[0007]多个夹臂,所述多个夹臂绕设在所述中心轴筒的外围,所述夹臂的远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中心轴筒上;
[0008]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沿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筒中,所述滑动构件部分自所述中心轴筒的远端伸出;
[0009]多个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的近端部与所述夹臂活动连接,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成在不受外力的工况下对所述夹臂施加指向所述中心轴筒的力,所述弹性构件的远端部与所述滑动构件连接,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成随所述滑动构件的滑动发生运动和/或形变以带动所述夹臂转动。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瓣膜夹合器,由于弹性构件具有预载弹力,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向夹臂施加指向中心轴筒的力,从而压迫夹臂使其保持闭合状态,由此能够主动锁止夹臂,无需操作者单独执行锁止步骤,降低了操作难度,进而提高了手术效率;且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弹性构件,不仅能带动夹臂转动,还能够实现自锁,无需增设锁止机构,从而减小了瓣膜夹合器的体积和质量,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另外,由于无需增设锁止机构,瓣膜夹合器的夹臂的轴向尺寸可以增大,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与瓣膜的接触面积,即增大夹合
面积,进一步提高夹合效果。
[0011]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瓣膜夹合器,还可以具有如下所述的技术特征: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瓣膜夹合器还包括牵拉构件和捕捉构件,所述捕捉构件具有活动段和固定段,所述活动段面向所述固定段的一侧设置有捕捉齿,所述活动段与所述牵拉构件连接,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夹臂相连接。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臂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固定段自所述第一避让孔穿出并连接在所述夹臂背离所述中心轴筒的一侧,所述活动段位于所述夹臂面向所述中心轴筒的一侧。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避让孔,所述捕捉齿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二避让孔中。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捕捉构件具有预载闭合力,在不受外力的工况下,所述活动段与所述固定段相平行。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构件的形状设置为朝远离所述中心轴筒的方向凸起的弧形,或,所述弹性构件上设置有朝远离所述中心轴筒的方向凸起的折弯部。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构件的远端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为U形记忆合金丝,所述U形记忆合金丝的圆弧端与所述夹臂连接,所述U形记忆合金丝的开口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臂上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U形记忆合金丝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以与所述夹臂转动连接。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筒的近端部设置有凸缘,在所述夹臂闭合的工况下,所述弹性构件的近端部和所述夹臂的近端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凸缘之间能够夹持瓣膜。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夹臂闭合的工况下,以垂直于轴向的平面为截面,所述夹臂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臂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在所述夹臂闭合的工况下,两个所述夹臂的相对的边缘之间能够夹持瓣膜。
[002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瓣膜修复系统,所述瓣膜修复系统包括:
[0023]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瓣膜夹合器,以及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瓣膜夹合器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瓣膜夹合器输送到设定位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瓣膜夹合器的滑动构件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滑动构件滑动。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瓣膜修复系统,具有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瓣膜夹合器相同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5]下面对实施方式中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瓣膜夹合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2为图1所示瓣膜夹合器的主视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瓣膜夹合器的左视图;
[0029]图4为图3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瓣膜夹合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瓣膜夹合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2]图7为图6所示瓣膜夹合器的主视图;
[0033]图8为图6所示瓣膜夹合器的仰视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瓣膜夹合器中捕捉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瓣膜夹合器中捕捉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瓣膜夹合器的另一种主视示意图;
[003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瓣膜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瓣膜修复系统中驱动构件与滑动构件相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0039]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0040]1000、瓣膜修复系统;
[0041]100、瓣膜夹合器;
[0042]10、中心轴筒;11、安装座;101、凸缘;
[0043]20、夹臂;201、第一避让孔;202、连接耳;203、第二避让孔;204、连接孔;205、边缘;
[0044]30、滑动构件;
[0045]40、滑块;
[0046]50、弹性构件;501、折弯部;51、U形记忆合金丝;511、圆弧端;512、开口端;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夹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筒;多个夹臂,所述多个夹臂绕设在所述中心轴筒的外围,所述夹臂的远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中心轴筒上;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沿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筒中,所述滑动构件部分自所述中心轴筒的远端伸出;多个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的近端部与所述夹臂活动连接,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成在不受外力的工况下对所述夹臂施加指向所述中心轴筒的力,所述弹性构件的远端部与所述滑动构件连接,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成随所述滑动构件的滑动发生运动和/或形变以带动所述夹臂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夹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夹合器还包括牵拉构件和捕捉构件,所述捕捉构件具有活动段和固定段,所述活动段面向所述固定段的一侧设置有捕捉齿,所述活动段与所述牵拉构件连接,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夹臂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夹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固定段自所述第一避让孔穿出并连接在所述夹臂背离所述中心轴筒的一侧,所述活动段位于所述夹臂面向所述中心轴筒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夹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避让孔,所述捕捉齿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二避让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瓣膜夹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构件具有预载闭合力,在不受外力的工况下,所述活动段与所述固定段相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夹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的形状设置为朝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傲谢晨光周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领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