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体偶联药物及其中间体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体偶联药物及其中间体和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抗体偶联药物(ADC)是近年来制药行业关注的热点之一。由于许多抗体药物在临床中的疗效不尽如人意,许多行业巨头越来越多地把目光转向ADC药物。目前国外已有七个ADC药物获批上市销售。2000年5月17日FDA批准辉瑞公司的Gemtuzumab Ozogamicin(商品名Mylotarg)上市,用于治疗首次复发、60岁以上、CD33+、不适合细胞毒化疗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虽然该药在2010年遭撤市,但又于2017年重新上市,同年辉瑞的Inotuzumab ozogamicin(商品名Besponsa)也被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B细胞ALL。2011年8月19日,FDA批准Seattle Genetics公司开发的Brentuximab Vedotin(商品名Adcetris)上市,用于治疗CD30阳性的霍杰金淋巴瘤(HL)和罕见疾病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连接基药物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基药物偶联物的结构通式为:L3‑
L2‑
L1‑
D;D为细胞毒性药物;
‑
L1‑
的结构如式I或II所示,其a端与所述的细胞毒性药物相连,e端和与所述的L2的c端相连;其中,X和Y各自独立地为苯丙氨酸残基、丙氨酸残基、甘氨酸残基、缬氨酸残基、谷氨酸残基、天冬氨酸残基、半胱氨酸残基、谷氨酸残基、组氨酸残基、异亮氨酸残基、亮氨酸残基、赖氨酸残基、甲硫氨酸残基、脯氨酸残基、丝氨酸残基、苏氨酸残基、色氨酸残基或酪氨酸残基;p和q各自独立地为2~4中任一整数;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C1~C6烷基或被1、2或3个R1‑
a
取代的C1~C6烷基;R1‑
a
各自独立地为R3R4N
‑
或R5S(O)2‑
;R3、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C1~C6烷基;
‑
L2‑
为为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n为1~12中任一整数;
‑
L2‑
的c端与所述的
‑
L1‑
的e端相连,
‑
L2‑
的f端与所述的L3‑
的d端相连;L3‑
为其中d端与所述的
‑
L2‑
的f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基药物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胞毒性药物为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优选为含羟基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更优选为喜树碱类化合物,最优选为
和/或,当所述的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C1~C6烷基时,所述的C1~C6烷基为C1~C4烷基,优选为甲基;和/或,当所述的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被1、2或3个R1‑
a
取代的C1~C6烷基时,所述的C1~C6烷基为C1~C4烷基,优选为乙基;和/或,当所述的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C1~C6烷基时,所述的C1~C6烷基为C1~C4烷基,优选为甲基或乙基;和/或,当所述的R5为C1~C6烷基时,所述的C1~C6烷基为C1~C4烷基,优选为甲基;和/或,当所述的
‑
L1‑
的结构为如式II所示时,所述的
‑
L2‑
为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基药物偶联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细胞毒性药物为含羟基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时,所述的
‑
L1‑
与所述的D中的羟基以醚键的形式连接,优选更优选为和/或,当所述的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被1、2或3个R1‑
a
取代的C1~C6烷基时,所述的被1、2或3个R1‑
a
取代的C1~C6烷基为和/或,所述的
‑
(X)
p
‑
为其氨基端和所述的式I中的羰基端相连;
和/或,所述的
‑
(Y)q
‑
为为其氨基端和所述的式II中的羰基端相连,优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基药物偶联物,其特征在于,X各自独立地为缬氨酸残基或丙氨酸残基;和/或,p为2;和/或,所述的Y各自独立地为甘氨酸残基或苯丙氨酸残基;和/或,q为4;和/或,所述的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1、2或3个R1‑
a
取代的C1~C6烷基;和/或,所述的R1‑
a
为R5S(O)2‑
;和/或,所述的
‑
L2‑
为优选和/或,所述的n为6~9中任一整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基药物偶联物,其特征在于,
‑
L1‑
为
或者,
‑
L2‑
L1‑
为为
或者,
‑
L1‑
D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基药物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基药物偶联物为如下任一方案所述:方案1:D为X和Y各自独立地为苯丙氨酸残基、丙氨酸残基、甘氨酸残基或缬氨酸残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被1、2或3个R1‑
a
取代的C1~C6烷基;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霞,张文伯,沈毅珺,杨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