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新广专利>正文

永磁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74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定子、转子、控制器、发电机、充电器、蓄电池及传感器构成。定子类似于传统的电机的定子结构,其定子线圈并不象传统的电机的定子线圈顺着定子铁心的槽,而是缠绕着定子铁心的齿,有若干组线圈;由转轴、导磁体、非磁性体及永磁体组成极性沿圆周交替的多磁极转子。转子轴的一端输出功率,另一端连接一个发电机和传感器部件,发电机通过充电器与蓄电池相连接,定子线圈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测取转子磁极相对于定子铁心齿的位置信号,给定子各组线圈交替通不同方向的电流,则转子因其永磁极受到定子齿的电磁极的吸引力矩和排斥力矩而旋转,从而驱动发电机和向外输出功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耗电少、效率极高、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特别是一种永》兹能机。技术背景永磁电机有比传统的电机效率高、损耗小、体积小等优点,但节能效果 并不显著。永磁电机中的永磁体主要用来励磁,永磁体能的利用率很低。如 何充分提高永磁能的利用率,并使其转化为可实际使用的其它形式的能量, 是现代科技的重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永i兹能机,目的是充分有效地使永磁能直接转化为可实 际使用的机械能,从而提供一种能耗极小且环保的动力源。 本专利技术按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由定子、转子、控制器、发电机、充电器、蓄电池及传感器构成。 定子类似于传统的电机的定子结构,但本专利技术的定子线圈并不象传统的电机的定子线圏顺着定子铁心的槽,而是缠绕着定子铁心的齿,有若干组线圈; 由转轴、导磁体、非磁性体及永磁体组成极性沿圓周交替的多磁极转子。转 子轴的一端可安装动力输出轮,另一端连接一个发电机和传感器部件,发电 机通过充电器与蓄电池相连接,定子线圈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控制器 根据传感器测取转子磁极相对于定子铁心齿的位置信号,给定子各组线圏交 替通不同方向的电流,则转子因其永磁极受到定子齿的电磁极的吸引力矩和 排斥力矩而旋转,从而驱动发电机和向外输出功率。本专利技术定子的齿数及相 应的线圈组数、转子磁极数或永磁体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而定;而且 转子永》兹体的组合方式是多样的。假设将所述永磁能机中的转子用纯软铁做成有若干齿的转子代替,那么 它的工作原理与开关磁阻电机很相似,不计损耗,开关磁阻电机输出能量等 于输入的电能,并不节能。而本专利技术使转子永磁极同时获得定子一个电磁极磁极吸? j力矩和定子另 一个电磁极的斥力矩,而且引力矩或斥力矩均由电磁场与永磁场共同提供;开关磁阻电机仅是定子齿的电磁力吸引其转子的软铁 齿,而且这个引力仅由电磁场提供。所以,永磁能机输出能量大于需输入的 电能。本实用型性定子的电磁极与转子永磁极之间作用力大小与在它们之间 间隙中的磁感应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而此磁感应强度值是电磁极和永磁极磁 感应强度的叠加值,若保持此值不变,提高永磁极在所述间隙中的磁感应强 度值,等量地减小电磁极在所述间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值的,则所述永磁能机 输出能量值不变,但大幅度地降低了所需输入的电能,这就是说永磁能机能 量输出输入差值变大。所以所述永》兹能机巧妙使用永磁体能,使能量增值, 而且增值随永磁场的增强而大幅度增长,这个增值的能量的大部分向外输出, 小部分用于给永磁能机自身提供能量。还应该指出,本实用型性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永磁电机(详细了解可参 考有关资料)有实质上的不同,永磁电机利用定子的旋转电磁场与含有永磁 体的转子磁场相互作用驱动转子,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而本实用型性基于 电磁体与永磁体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永磁电机定子电磁力与转子永磁力对其 转子产生的转矩不如本实用型性的大,原因是这种定子电磁力仅对转子产生 引力矩,而本实用型性转子永磁极同时受到定子齿的电磁极的吸引力矩和排 斥力矩。永磁电机定子的旋转电磁场会在转子铁心和永磁体中感应出涡流造 成能量损耗,而且涡流生热造成危害,旋转电磁场还会在转子铁心中产生磁 滞损耗。而本实用型性的定子磁场进入转子的磁力线很少,在转子中感应很 弱,所以本实用型性节能比永磁电机显著的多。本实用型性有益的效果是1 、本实用型性充分地将永磁能转换为可直接实际使用的机械能;2、 本实用型性耗电很少,损耗小,效率极高,节能,因而运行费用很低;3、 本实用型性,不产生有害气体,噪音小,发热较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停止时转子位置示意图;图4为图3中转子转到其磁极与定子铁心齿正对时的示意图;图5至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子的另外三种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示。机座1、机壳7、软磁钢片(如硅钢片)叠成的定子铁心 8、缠绕着定子铁心8齿的线圈26、在定子铁心8内壁设置两个沿径向充磁 的小永》兹体23和27、端盖2和10及轴承外圈6和9固接组成定子;非磁性 转轴5、导》兹体24、四块沿垂直于轴线方向充》兹的永石兹体21、四块非》兹性体 25、四块导磁体22、非磁性端板3和20及轴承内圈4和11固结组成转子, 四块永磁体21与定子铁心8内壁相对的极的极性沿圓周交替分布;所述轴 承是机械式的或磁悬浮式的或组合式的;使定子小永磁体23和27与转子磁 极的相互作用力,比线圈26通电后定子铁心8的齿与转子磁极的相互作用力 小许多,而比线圏26端电后定子铁心8的齿与转子磁极的相互作用力大;定 子铁心8的齿弧与转子外圓隔一间隙,在转轴5的一端连接一台发电机13 和传感器的圓盘12,传感器的传感头18用支板19固定于端盖10,传感器是 光电型的或霍尔型的或电磁型的或其它形式的;发电机13、充电器15、蓄电 池16、控制器17及线圈26连接起来,传感头18与控制器17用导线14'连 接起来。转轴5的另一端可安装动力输出轮。控制器17用现代硬软件技术易 制作。如图3示,本专利技术在停止状态,由于永磁体异极间的吸引,转子上有两 块永^磁体21的磁极与永磁体23和27沿径向正对。若要启动,通过控制器 17给线圈26通电,且使定子铁心8的b齿内弧磁极为N极、c齿内弧磁极为S极、d齿内弧磁极为N极、e齿内弧磁极为S极,那么,转子每一个磁极受 到与它邻近的定子铁心8齿的电磁推拉力矩(永磁体23和27对转子的作用 力矩很小),使转子反时针转到图2所示位置,这时,传感器传感头18将此 位置信号传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立即改变线圏26中的电流方向,定子铁 心8齿b、 c、 d、 e的极性同时改变,如图4示,由于转子的极性与定子各齿 的极性相同而产生相互排斥力,转子受到的排斥力的合力为零,转子依惯性 转过图4所示位置,接着转子每一个磁极又受到与它邻近的定子铁心8齿的 电磁推拉力矩而继续转动,此过程重复循环,转子不断被驱转。控制器17 还可控制线圈26中的电流的大小以改变轴5的输出功率。启动时,转子的转 动方向由控制器17控制线圈26中的电流方向确定。前述的原理已说明,轴 5的输出能量除带动发电机13给永磁能机自身供电维持运行,还剩余大部分 用来对外做功。所以本专利技术一永磁能机启动后,若不人为停止将永动。本专利技术转子的另一种结构,如图5示,转子由非磁性轴5、导磁圓筒28、 径向充磁的永磁块32、切向充磁的永磁块30、导磁块29及非磁性块31固结 而成,永磁块32与永磁块30同极性相聚以在转子外圓形成强磁极,永磁块 32组4并成的永-兹环,还可用一整块圓环形永磁体沿周向分区且沿径向极性交 替充磁制成;该结构转子外圓磁极的数量及永磁块32、永磁块30的数量根 据实际需要设计而定。本专利技术转子的另一种结构,如图6示,转子由非磁性轴5、导磁圆筒35、 径向充磁的永磁块33、导磁块36及非磁性块34固结而成,各永磁块33朝 转子外圓的极性沿圓周交替,该结构转子外圆磁极的数量及永磁块33的数量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而定。本专利技术转子的另一种结构,如图7示,转子由轴41、非磁性圓筒40、切 向充;兹的永磁块38、导磁块39及非磁性块37固结而成,各永磁块38同极 性相聚形成转子的磁极,且使转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能机,其特征是:由定子、转子、控制器、发电机、充电器、蓄电池及传感器构成;定子类似于传统的电机的定子结构,但本专利技术的定子线圈并不象传统的电机的定子线圈顺着定子铁心的槽,而是缠绕着定子铁心的齿,有若干组线圈;由转轴、导磁体、非磁性体及永磁体组成极性沿圆周交替的多磁极转子;转子轴的一端可安装动力输出轮,另一端连接一个发电机和传感器部件,发电机通过充电器与蓄电池相连接,定子线圈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测取转子磁极相对于定子铁心齿的位置信号,给定子各组线圈交替通不同方向的电流,则转子因其永磁极受到定子齿的电磁极的吸引力矩和排斥力矩而旋转,从而驱动发电机和向外输出功率;本专利技术定子的齿数及相应的线圈组数、转子磁极数或永磁体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而定;而且转子永磁体的组合方式是多样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广
申请(专利权)人:刘新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