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建雄专利>正文

具有调隙电磁制动器的电动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956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调隙电磁制动器的电动机装置,藉由弹性片来铆接着电磁制动器的可动轭铁的铝质支持构件以螺丝固定在另一铝质皮带轮上,皮带轮则借助螺栓固定在电动机装置输出轴之细颈部上,而在细颈部一端的台阶部和皮带轮之间堆叠设置复数片间隔调整片。借助减少适合数目的间隔调整片,可以调整制动器的可动轭铁和固定在装置上的摩擦构件间的间隙,保持制动器动作的正确性。(*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电磁制动器。该电磁制动器可用以调整摩擦构件与可动轭铁二者之间的间隙,以便使用于诸如涡流耦合电动机装置中。举例而言,装设于转矩输出轴上的皮带轮以及藉由弹性片固定可动轭铁的支持构件,借助电磁制动器动作时产生抗拒上述弹性片吸引该可动轭铁,令其与设在电动机装置外壳的摩擦构件互相摩擦抵接,因而对上述皮带轮施加制动的附设电磁制动器之电动机装置,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可动轭铁与摩擦构件二者均会摩损,在非制动状态下二者之间隙会逐渐变大,而当此间隙超过一定限度后,电磁制动器被通电,对可动轭铁施加以吸引力时,可动轭铁和摩擦构件之间不易产生足够的摩擦制动力,因而无法对上述皮带轮施加正确的制动作用。针对上述,已知方法是在上述间隙超过一定限定时,将摩擦构件更换为新品,但必须在更换时分解很多零件,作业上非常不方便。为了改善上述缺点,在已知的先有技术之中,有一种如图二所示,在该设计中,转矩输出轴30设有台阶部31,而铆接有电磁制动器的可动轭铁32之弹性构件33以及皮带轮34则固接在一支持体35上,借助在输出轴30的台阶部31和支持体35间堆叠多片间隔片36,因而可利用减少间隔片36来补偿可动轭铁32和摩擦构件间因长久操作而增大的间隙。此一先有技术的设计虽能改善前述提及的缺点,但在实用上仍有其不便之处,因为在进行间隔片36之取出调整之前,必须先拆除输出轴30前端的螺母37,再将支持体35以及固接于其上的皮带轮34与弹性构件和可动轭铁32等组合一起卸下。这是不易进行的操作而且整个组合体重量很大,拆卸工作既费时亦须精密地再加以组合,因此,使得可动轭铁32和摩擦构件间之间隙的调整工作得以便利进行的改良势在必行。本技术根据上述缺点所提出的改良性设计,可借助更简单的操作来进行上述可动轭铁和摩擦构件间之间隙的调整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偿上述两制动用构件间的摩损,更可使得具有可控制的转矩传输功能的例如涡流耦合电动机装置中的电磁制动器可以保持长久的良好性能。本技术的构思是如下实现的一种具有调隙电磁制动器的电动机装置,其中电磁制动器系由固定于电动机装置框架上的定子轭铁、嵌置于定子轭铁的凹槽中的线圈、设置于定子轭铁凹槽的开口部之制动衬片、以及和定子轭铁端部及制动衬片作轴向相对的可动轭铁所构成,其中可动轭铁系藉由一弹性片固定在一支持构件上,而支持构件和皮带轮互相固接,皮带轮则固定在电动机装置输出轴的细颈部上,而且在细颈部一端的台阶部和皮带轮之间堆叠复数片可以调整上述可动轭铁和制动衬片及定子轭铁端面之间的间隙大小的调整片。依据本技术的设计,其中制动器之间隙的调整工作,只须拆卸皮带轮的单一构件即可,操作较为简单因而易于进行。同时拆卸的部分重量较小,非专业人员亦可进行调整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整体构造而言,本技术构造更简洁,构件数更少,重量更轻,体形更精巧,可以降低成本以及简化加工程序。依据本技术的电磁制动器,其中藉由弹性片而固定着制动器的可动轭铁的支持构件系以螺丝固定在皮带轮上,后者利用螺栓锁固在装置转矩输出轴的细颈部上,在输出轴的细颈部一端的定位用台阶部和皮带轮之间堆叠复数片调整片,借助改变调整片的数目即可调整可动轭铁的轴向位置,亦即调整可动轭铁和制动器的摩擦构件间之间隙。附图简略说明附图说明图1系依据本技术的电动机装置之剖视图。图2系常用电动机装置的剖视图。图1为本创作的一实施例,其中包含一以连续方式运转的感应电动机2,另有一电磁离合器3以可控制方式将感应电动机2的转动能量传输至电动机装置1的转矩输出轴4。图1所示的电磁离合器系为一涡电流耦合式离合器,利用后者可以使输出轴4启动回转或加速。如欲使输出轴4减速或制动使其停止回转,则须另一电磁制动器5配合操作。上述涡电流耦合式离合器的构造并非本技术的主题,故不予详述。以下说明本技术电磁制动器的构造。电磁制动器5的定子轭铁6系以螺丝7固定在电动机装置1的铝质框架8上。定子轭铁6的剖面呈“[”字形并在其凹槽内嵌装制动器线圈9。在凹槽的开口端则嵌合固定有作为摩擦构件用的制动衬片10。和上述定子轭铁6的端面及制动衬片10呈轴向相对的可动轭铁11系藉由一弹性片12而固接在一铝质支持构件13上。可动轭铁11和定子轭铁6之间的空气间隙形成电磁制动器5的主间隙。可动轭铁11和弹性片12大体上为呈环状的平板,而弹性片12则稍呈弯曲状,因而使可动轭铁11可沿着输出轴4的轴向朝向制动衬片10移动,两者间的摩擦阻力是制动器之制动力的来源,而其间之间隙大小会随着长时间之使用而增大,故须加以补偿调整。可动轭铁11的支持构件13是利用多支螺丝14固定在铝质皮带轮15上。在输出轴4上设有一细颈部20,而皮带轮15则借助螺栓18固接在输出轴4的细颈部20上。在细颈部20一端的定位用台阶部16和皮带轮15的端面之间则堆叠有复数片间隔调整片17,各间隔调整片17的厚度约为0.1至0.2mm之间。上述组合使输出轴4、可动轭铁11、皮带轮15等成一体地回转加速或制动。本技术制动器的动作方式概述如下当欲对皮带轮15予以制动而使之减速或停止时,则切断涡流耦合式离合器3的激磁电流,并且向电磁制动器5的线圈9通入制动用控制电流。此时输出轴4不再耦合至感应电动机2的驱动轴(图中未编号),而制动器5的可动轭铁11则受到巨大的磁力吸引使之抗拒弹性片12的弹力而朝向制动衬片10及定子轭铁6移动,而且紧压磨接后者,藉此产生阻力来对皮带轮15施加制动。在输出轴4或皮带轮15的转速下降至预定值时,立即切断对制动器线圈9的激磁电流。在长时间进行上述制动操作之后,会导致可动轭铁11以及制动衬片10和定子轭铁6的端面产生摩损,使其间之间隙加大,因而使制动力不足。此时可以打开皮带轮的盖体19,松下螺栓18,从输出轴4上卸下皮带轮15,再减少对应于可动轭铁11及制动衬片10之摩损量所需的间隔调整片17之片数后,再安装皮带轮15于输出轴4上,藉此可以将制动器5之间隙值G调整到正确的数值。由上述之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技术中复数片的间隔调整片17系堆叠在输出轴4的细颈部20一端的台阶部16和皮带轮15之间,故可以借助移去与可动轭铁11及制动衬片10间之间隙的增大值所对应的间隔调整片17来调整制动器中主间隙的大小,因此可以简单地补偿了可动轭铁11以及定子轭铁6和制动衬片10之摩损,后两者之端面系位于同一平面上。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调隙电磁制动器的电动机装置,其中电磁制动器系由固定于电动机装置框架上的定子轭铁、嵌置于定子轭铁的凹槽中的线圈、设置于定子轭铁凹槽的开口部之制动衬片、以及和定子轭铁端部及制动衬片作轴向相对的可动轭铁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可动轭铁系藉由一弹性片固定在一支持构件上,而支持构件和皮带轮互相固接,皮带轮则固定在电动机装置输出轴的细颈部上,而且在细颈部一端的台阶部和皮带轮之间堆叠复数片可以调整上述可动轭铁和制动衬片及定子轭铁端面之间的间隙大小的调整片。专利摘要一种具有调隙电磁制动器的电动机装置,藉由弹性片来铆接着电磁制动器的可动轭铁的铝质支持构件以螺丝固定在另一铝质皮带轮上,皮带轮则借助螺栓固定在电动机装置输出轴之细颈部上,而在细颈部一端的台阶部和皮带轮之间堆叠设置复数片间隔调整片。借助减少适合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调隙电磁制动器的电动机装置,其中电磁制动器系由固定于电动机装置框架上的定子轭铁、嵌置于定子轭铁的凹槽中的线圈、设置于定子轭铁凹槽的开口部之制动衬片、以及和定子轭铁端部及制动衬片作轴向相对的可动轭铁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可动轭铁系藉由一弹性片固定在一支持构件上,而支持构件和皮带轮互相固接,皮带轮则固定在电动机装置输出轴的细颈部上,而且在细颈部一端的台阶部和皮带轮之间堆叠复数片可以调整上述可动轭铁和制动衬片及定子轭铁端面之间的间隙大小的调整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建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