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41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包括基座和过滤机构,所述基座的上方分布有炉缸,且炉缸的顶部连接有炉身,所述炉身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右侧设有排烟管,用于过滤废气的所述过滤机构安装于排烟管的内腔,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块、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活性炭吸附网、卡块和固定螺栓。该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采用多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将侧吹炉内部反应时所产生的材料和料渣进行分离,同时也可以对料渣进行再次的分离降解,从而方便后续对料渣的处理,而通过设置的过滤机构可以对生成所产生的废气进行有效的过滤处理,而通过设置的支撑腿和减震弹簧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


[0001]本技术涉及侧吹炉
,具体为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

技术介绍

[0002]重金属冶金行业在铅、铜冶炼等领域通常采用带有炉缸的固定式竖直侧吹炉,侧吹炉横截面积大多为长圆形或长方形,炉顶一般由耐火材料砌筑为大体水平的穹窿形或水平炉顶;侧吹炉作为一种高效熔池熔炼火法冶金炉型,近年来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侧吹炉原料适用性强、冶炼强度高、渣含有价金属指标优异等诸多优势显著,有色金属行业中侧吹炉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0003]市场上的侧吹炉传统的结构设计,普遍存在着在熔池内金属冶炼过程中沉降分离效果差,同时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的中间渣料、灰料和工业废物无法有效处理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包括基座和过滤机构,所述基座的上方分布有炉缸,且炉缸的顶部连接有炉身,所述炉身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右侧设有排烟管,用于过滤废气的所述过滤机构安装于排烟管的内腔,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块、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活性炭吸附网、卡块和固定螺栓,所述安装块的左侧连接有第二过滤层,且第二过滤层的下方设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下方设有活性炭吸附网,且活性炭吸附网的左侧连接有卡块,所述安装块的内侧连接有固定螺栓。
[0007]优选的,所述炉缸的内侧设有高阶炉缸段,且高阶炉缸段的左侧分布有低阶炉缸段,所述低阶炉缸段的上方分布有反应炉膛区,且反应炉膛区的右侧分布有电热沉降区。
[0008]优选的,所述炉缸的右侧顶端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炉缸的右侧设有溢流放渣口,所述炉缸的内腔左侧设有虹吸反应区,且虹吸反应区的左侧连接有虹吸放出口,所述炉身的前表面设有侧吹风口,所述排烟管的外表面安装有检修门,所述基座的顶部安装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外侧设有减震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炉缸与炉身呈一体化结构,且炉缸与基座呈平行状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排烟管与炉身呈垂直状分布,且排烟管延伸于炉身的内腔与炉身呈一体化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层通过第一过滤层与活性炭吸附网呈平行状分布,且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网的尺寸一致。
[0012]优选的,所述卡块与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网卡接连接,且卡块与安装块呈平行状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检修门通过铰链与排烟管转动连接,且安装块与检修门焊接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等距分布在基座的顶部,且支撑腿与基座呈垂直状分布。
[0015]有益技术效果:该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采用多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将侧吹炉内部反应时所产生的材料和料渣进行分离,同时也可以对料渣进行再次的分离降解,从而方便后续对料渣的处理,而通过设置的过滤机构可以对生成所产生的废气进行有效的过滤处理,从而防止废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而通过设置的支撑腿和减震弹簧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的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基座;2、炉缸;3、炉身;4、高阶炉缸段;5、低阶炉缸段;6、反应炉膛区;7、电热沉降区;8、进料口;9、排烟管;10、过滤机构;1001、安装块;1002、第二过滤层;1003、第一过滤层;1004、活性炭吸附网;1005、卡块;1006、固定螺栓;11、电加热装置;12、溢流放渣口;13、虹吸反应区;14、虹吸放出口;15、侧吹风口;16、检修门;17、支撑腿;18、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考图1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包括基座1和过滤机构10,基座1的上方分布有炉缸2,且炉缸2的顶部连接有炉身3,炉缸2与炉身3呈一体化结构,且炉缸2与基座1呈平行状分布,炉缸2的内侧设有高阶炉缸段4,且高阶炉缸段4的左侧分布有低阶炉缸段5,低阶炉缸段5的上方分布有反应炉膛区6,且反应炉膛区6的右侧分布有电热沉降区7,炉身3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8,通过进料口8可以将反应所需要的材料加入到炉身3的内腔当在,使其进行反应,且进料口8的右侧设有排烟管9,排烟管9与炉身3呈垂直状分布,且排烟管9延伸于炉身3的内腔与炉身3呈一体化结构,通过设置的排烟管9可以将反应所产生的废气排出;
[0022]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用于过滤废气的过滤机构10安装于排烟管9的内腔,过滤机构10包括安装块1001、第二过滤层1002、第一过滤层1003、活性炭吸附网1004、卡块1005和固定螺栓1006,安装块1001的左侧连接有第二过滤层1002,且第二过滤层1002的下方设有第一过滤层1003,第一过滤层1003的下方设有活性炭吸附网1004,第二过滤层1002通过第一过滤层1003与活性炭吸附网1004呈平行状分布,且第二过滤层1002、第一过滤层1003和活性炭吸附网1004的尺寸一致,通过设置的活性炭吸附网1004可以对废气进行吸附处理,而后再通过第一过滤层1003和第二过滤层1002进行再次的过滤处理,从而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且活性炭吸附网1004的左侧连接有卡块1005,卡块1005与第二过滤层1002、第一过滤层1003和活性炭吸附网1004卡接连接,且卡块1005与安装块1001呈平行状分布,安装块1001的内侧连接有固定螺栓1006,通过固定螺栓1006可以将第二过滤层1002、第一过滤层1003和活性炭吸附网1004固定在安装块1001的左侧;
[0023]请参考图1、图3和图4所示,炉缸2的右侧顶端设有电加热装置11,炉缸2的右侧设
有溢流放渣口12,炉缸2的内腔左侧设有虹吸反应区13,且虹吸反应区13的左侧连接有虹吸放出口14,通过设置的虹吸放出口14可以将反应所产生的材料进行排出,炉身3的前表面设有侧吹风口15,设置的侧吹风口15可以使助燃气体进入到反应炉膛区6的内部,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排烟管9的外表面安装有检修门16,检修门16通过铰链与排烟管9转动连接,且安装块1001与检修门16焊接连接,通过设置的检修门16可以方便对过滤机构10进行检修和更换,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腿17,且支撑腿17的外侧设有减震弹簧18,设置的减震弹簧18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支撑腿17等距分布在基座1的顶部,且支撑腿17与基座1呈垂直状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过滤机构(10),所述基座(1)的上方分布有炉缸(2),且炉缸(2)的顶部连接有炉身(3),所述炉身(3)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8),且进料口(8)的右侧设有排烟管(9),用于过滤废气的所述过滤机构(10)安装于排烟管(9)的内腔,所述过滤机构(10)包括安装块(1001)、第二过滤层(1002)、第一过滤层(1003)、活性炭吸附网(1004)、卡块(1005)和固定螺栓(1006),所述安装块(1001)的左侧连接有第二过滤层(1002),且第二过滤层(1002)的下方设有第一过滤层(1003),所述第一过滤层(1003)的下方设有活性炭吸附网(1004),且活性炭吸附网(1004)的左侧连接有卡块(1005),所述安装块(1001)的内侧连接有固定螺栓(10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缸(2)的内侧设有高阶炉缸段(4),且高阶炉缸段(4)的左侧分布有低阶炉缸段(5),所述低阶炉缸段(5)的上方分布有反应炉膛区(6),且反应炉膛区(6)的右侧分布有电热沉降区(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料渣分离的结构的侧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缸(2)的右侧顶端设有电加热装置(11),所述炉缸(2)的右侧设有溢流放渣口(12),所述炉缸(2)的内腔左侧设有虹吸反应区(13),且虹吸反应区(13)的左侧连接有虹吸放出口(14),所述炉身(3)的前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明陈甦牛德草王耀杨卫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